APP下载

城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2018-05-09丁春琴

中国集体经济 2018年15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老龄化服务业

丁春琴

摘要:如今,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人口基数过大导致的公共服务设施不到位则为养老问题带来了不便。因此,我国的养老形式主要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但是,由于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中年人在面临工作压力的同时还要上孝父母、下教子女,在照顾老人方面压力很大。因此,在城市中,无论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还是机构养老,都更加依赖专业人才。

关键词:老龄化;城市养老;服务业;专业人才

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问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压力;一方面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人们逐渐习惯将专业的问题交由专业人士完成。基于此,在养老问题上,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逐渐由最初的家庭养老转变为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养老。这可以说是一个好现象,不过随之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由于之前我国大多为家庭赡养老人,对机构养老不是很重视,导致了这方面人才的缺乏,如今随着人们思想的转变愿意选择这种养老方式,但是人才的培养却需要时间。可以说,当前养老人才队伍的建设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城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进行了一些研究,希望对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有所帮助。

一、人口老龄化及相关问题

(一)我国老龄人口现状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16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2.3亿,占总人口的16.7%;65岁以上人口为1.5亿,占总人口的10.8%。预计到2020年,我国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会达到3067万人;预计到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我国将要发展为超老年型国家。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知,我国人口比例逐渐失衡,老龄化严重,而年龄越大的老年人,丧失自主生活能力的可能性越大,相应需要更多社会资源的照顾。对老年人的服务是否到位,不但关乎老年人自己的生活,也关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可以说,老年群体的生活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的文明程度。

(二)老年人生活面临的问题

老龄化和养老问题之所以会被提出来,最主要原因就是老年人会面临身体机能下降、更容易生病等健康问题而需要更多的医疗和照顾。而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甚至在老人生病時都只能抽出很少的时间照顾,更别说平时的陪伴了,这容易使老人产生孤独感。

此外,老年人退休之后没有了经济来源,如果没有养老保险,则经济上的压力更大。

(三)家庭赡养老人的压力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现在成长起来的这代人多是独生子女,一对夫妻正常情况下要赡养四个老人和自己的一个孩子,而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有些夫妻会选择生二胎。也就是说,平均一对夫妻要承担起在生活上和经济上照顾六个人的责任。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体力上,压力都是很大的,如果碰到孩子很小,而老人又生病的情况,则更是分身乏术。在这种情况下,将照顾老人衣食起居的工作交由专业人士会方便得多。

此外,由于之前人们观念守旧,认为家里有儿子还将老人送到养老机构,就是“不孝”。但是现在经济水平有所提高,人们的观念也有所转变,特别是现代人工作性质的转变增加了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增加了社会对机构养老的认可程度。

二、城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城市养老管理人才现状

现在很多养老机构管理人员的专业并不对口,有些来自与养老服务行业完全无关的专业,有些则来自公共管理、社会工作以及行政等专业。公立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是人事调动任职,私立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则为聘用制。无论是公立养老机构还是私立养老机构,其管理人员都有机会参加专门的培训,从而有利于更好地进行管理。

但是,目前我国的现状是私立养老机构面临的压力更大,为了使养老机构能持续经营,管理人员会更多地将心思放在如何提高入住率和改善经营状况方面而不是如何切实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面。这无疑是本末倒置,但是由于私营养老机构面临的生存现状,这种做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也从另一方面表明了加快养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任务是多么急迫。

(二)城市养老服务人才现状

目前,整个城市养老服务人才存在的显著问题就是服务人员结构失衡。

首先,城市养老服务人才在年龄方面存在失衡状况。养老服务人员年龄偏大。当然,这使得他们与老年人的价值观较为相似,在照顾老人的同时也能拉近心理距离,使老人生活的更加舒心,减少孤独感。但是,服务人员是需要照顾老人的,他们自己本身年龄偏大,就可能存在一些体力不足等问题,对照顾老人的工作可能身体上吃不消,而他们自己家里可能也有老人和子女要照顾,导致压力更大。这样不但服务人员更加劳累,老年人也可能得不到最好的照顾。但是,年轻人现在很少愿意进入这个行业,就导致了这个行业的人才得不到补充。

其次,城市养老服务人才在性别方面存在失衡现象。一方面,女性更细心,会对老人照顾更加周到;另一方面,有些男性可能深受传统守旧思想的影响,认为“伺候人”是女性干的活儿,从而不愿意进入这个行业。这都导致现在的养老机构中除了医生和个别护理员外,很少有男性护理者。这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很多男性老年人觉得不方便。另外由于某些老人可能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在照顾他们时需要耗费更多体力,女性护理人员护理起来可能会非常困难。

最后,城市养老服务人才在学历方面整体偏低,专业水平不足。医生等个别养老服务人员的学历和专业水平自然能够达到要求,但是养老机构需要最多的普通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却整体偏低。虽然国家已经规定了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标准,但是现在很多养老院的护理员都是失业人员或者乡村地区出来打工人员,由于其本身学历水平有限,即使进行培训,效果可能也不是很理想。

三、关于城市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首先,要从政策上对养老服务人才建设进行规划和完善。国家的政策能够吸引人才和指引人才发展,对推动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各地政府部门应该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范,将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纳入到政策体系,全局统筹,科学布局,根据本地养老服务的现状制定合理政策,创造良好的环境,指引人才的发展,为养老服务机构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其次,在财政上给予一定支持。无论公立或私营,养老机构都有前期投资大、周期长且回报率低的特征。由于养老机构能够造福人民,政府在财政上应该给予支持,可以通过减免税费、提供补贴等形式对养老机构进行支持。此外,政府也可以在养老人才的培养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证养老机构的人才充足。由于养老机构利润不大,很少有企业愿意赞助或者投资,政府可以通过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为养老院提供资金。

再次,加强养老服务业的人才隊伍建设。由于专业性不明确,目前很多人还将其等同为“保姆”“家政人员”。由于目前养老服务业急需大量人才,正是进行养老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好时机。高等教育中的某些院系,如医学等,可以根据自身特征,开办专门针对老年护理的专业,使养老服务专业化、学科化。还可以与国外一些专业学校加强交流,增加我国在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能力。行业准入机制也可以提高人才的专业水平。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则会使该行业的社会认可度提高,有利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这个行业当中。

最后,可以从法律层面加强对养老服务人才队伍的保障。养老服务人员工资水平不高,缺乏五险一金等也是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的原因。虽然我国有《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权益保障法》,但是并没有具体的关于养老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针对性法律,而养老行业从业人员目前以年龄偏大的弱势群体居多,法律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监督,法律实施力度不强。因此,从法律层面切实保障这一行业从业人员的权益,也会为这个行业吸引更多人才。

四、结语

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急需高质量养老人才,而目前关于养老人才的培养并不能满足该行业的需求。这需要我们加快对养老服务行业专业人才建设的研究,找出应对之策,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这个行业,使老年人能够享受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路晓丹.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探索[J].现代交际,2017(17).

[2]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汇总数据[DB/OL].http://www.stats.gov.cn/tjsj/pcsj/rkpc/6rp/indexch.htm.

[3]中国养老产业白皮书[N].中国经营报,2016.

[4]李婷.养老机构中专业化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

*基金项目: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2017125)。

(作者单位: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老龄化服务业
文化强国背景下 特殊教育专业人才道德建设的思考
老龄化是医药行业的福音吗
健康月历
2019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服务业企业100强
德国拟启动实施专业人才战略
北京超老龄化将持续50年以上
市场主导下高校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初探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