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与大数据分析机制构建

2018-05-08方芳

卷宗 2018年4期
关键词:馆藏数据库特色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也被逐渐应用到了图书馆地方特色数据库的构建中,辅助以大数据分析技术的支持,结合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不仅能促进具有地域文化特色、民族特色、民俗特色的文献资源,媒体资源得以保存,还能借助特色馆藏资源数据库面向用户提供特色化信息服务,进一步拓展图书馆的服务范围。鉴于此,本文就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与大数据分析机制的构建展开探讨,并提出具体的研究思路,以供广大读者借鉴。

关键词: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大数据;构建;问题研究

1 图书馆地方特色资源数据库建立的必要性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图书馆也逐渐向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数据化方面发展,数字图书馆建设成为了图书馆发展的新方向。情报学理论上的数字图书馆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传统图书馆应秉承“信息化自主创新”发展理念,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数字技术构建一体化知识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线上服务。另一方面,图书馆应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传承和保存文化记忆,构建特色资源数据库对地域文化进行传承并予以保护。从目前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来看,文化记忆是文化传承与发扬的重要基础,缺乏对文化记忆的保存,人们将很难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图书馆作为社会知识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在文化记忆保存,文化传承与发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借助技术和人才资源优势,图书馆能将不同形式的文化资源包括音视频资源、图片、书籍文献、实物资源进行保存,针对一些珍贵的物质资源,图书馆利用数字技术对其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存储到相应的资源数据库供读者进行查询。由此,图书馆利用数字技术构建特色资源数据库,有利于地域内的优秀文化艺术及思想成果进行长期保存和利用,形成长期的文化记忆,供读者了解地域历史变迁及民俗文化演变。

2 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的构建途径

(一)对不同资源媒介进行数字化处理

最早开展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的图书馆,保存着大量以录像带、磁带等早期模拟信号存储介质为主的媒体资源。但是在信息服务过程中,这些媒体资源有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点,如不能长期保存、无法与计算机进行数据联通,侵占存储空间等。因此,在信息时代,图书馆有必要对这些信号介质类多媒体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运用信息技术和设备让其与计算机和互联网对接,以便提升使用效率。可以利用专业影像视频软件对模拟信号介质类媒体资源重新编码,将其转化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件格式,借以提高多媒体资源使用效率。一方面图书馆要不断拓展信息来源渠道,面向社会各个领域广泛搜集有价值的特色信息源并对信息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储存到相应的数据库中,另一方面图书馆要竭力拓展数字服务范围,面向社会各个领域用户提供特色资源服务支撑。

(二)对特色资源数据立体化管理

图书馆在整合和利用特色数据资源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构建面向读者的资源服务中心。图书馆要将各种多媒体资源分类整理后转换为信息数据存储到专业服务器上,方便读者在网络覆盖范围内直接获取信息资源。同时,图书馆要利用JSP+MySQL软件开发面向读者的客户服务系统,让读者通过该系统快速查询特色数据资源,获取数据信息,为读者提供高效、优质的信息服务。

(三)科学化利用数字资源

目前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资源大部分以光盘作为存储媒介,通过光盘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但是光盘面向读者提供借阅服务时,容易使用不当发生毁坏,重新采购又将付出大量成本,于某些已经绝版的媒体资料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图书馆要对专业的特色资源数据进行备份、对珍贵媒体资源进行复制,为用户提供复制品。图书馆要利用DVD刻錄机(DVD+/-RW),对光盘媒介多元化进行存储、多渠道备份,最大程度上保护特色资源,防止特色资源出现损毁。

(四)促进实体馆藏与虚拟资源相互融合

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的构建应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依托网络平台构建的线上特色资源数据库,一种是线下以实体书籍、实物为主的特色馆藏资源库。对于数字图书馆而言,选择较多的还是线上的特色资源数据库。利用互联网技术、模块集成技术可构建一体化知识资源服务平台,借助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功能,为线上用户及移动终端用户提供知识服务。这种特色数据库以信息技术为导向,建设周期短,投资较低,受到众多图书馆青睐。实体资源数据库相对虚拟性的数字化数据库而言,在数据利用、管理效能、存储空间上有着较大限制,过低的存储效能限制了实体资源数据库的使用效果。但是,实体资源特色数据库以实体资源为蓝本,其教育意义和说服力更显著。因此,伴随着我国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应全面融合实体与虚拟资源来扩大信息来源渠道,优化服务架构,提高服务效率。

3 图书馆面向用户的大数据分析机制构建

(一)构建大数据分析系统为用户信息检索服务

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综合性的用户需求分析体系,根据用户的基本信息、查阅习惯、数据使用方式分析用户的信息需求,为用户提供数据共享、个性化信息管理、特色资源利用于一体的智能检索服务。现代信息技术所定义的智能化服务概念是基于用户需求形成的集成化信息服务模式,以资源共享为导向、智能检索为手段,为用户精准、便捷、快速、高效的服务。

(二)构建馆藏目录信息查询平台加快资源流通

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图书馆构还应该充分利用信息交互技术就馆藏资源进行电子化目录呈现。现代图书馆所储藏的信息资源、书籍数字资源日益庞大,为了提高信息查询效率,图书馆就很有必要建立馆藏资源目录检索机制来优化本馆的资源架构。图书馆要根据本馆的信息资源类型、数量、规格建立统一的资源目录,系统的进行分类,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找到自己所需的文献。

(三)建立大数据学习中心

在大数据利用视域中,图书馆要想将系统的最大效能发挥出来就要全面整合学术文献、学习类数据信息,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互联网学习中心。依托数字图书馆学习支撑平台的学术服务应具备完善的资源数据库,能为各个领域的科研学者、读者、用户提供学术资源支撑,加快学习进程。另一方面,学习支持平台要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检索、分析,为用户提供学习辅助决策,满足用户高效率、多元化学习的需要。

综上所述,图书馆特色数据资源数据库的构建要以用户为中心,着力扩大信息来源渠道,对实体资源和多媒体特色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资源数据库提供存储空间。同时图书馆要面向用户构建线上数据库和实体资源库,将虚拟资源与现实资源相结合,利用大数据技术面向用户提供高质量信息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效率。

参考文献

[1]陈臣,陈双飞.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数字图书馆高效搜索引擎[J].现代情报.2014(01)

[2]何毅.资源发现知识导航——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J].中国索引.2013(04)

[3]温浩宇,李京京.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图书馆异构数据集成研究[J].情报杂志.2013(09)

作者简介

方芳(1979-),女,云南宣威,云南省宣威市图书馆,研究方向:关于地方文献的收藏、利用及重要性、公共图书馆今后的发展方向及思考、少儿图书馆的自我定位及服务方向、随着图书馆的不断发展今后对工作人员的要求等。

猜你喜欢

馆藏数据库特色
馆藏
特色种植促增收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中医的特色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