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018-05-08玄立春

卷宗 2018年4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规划措施

摘 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环境保护,并且相关的研究人员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其次分析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提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问题;措施

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涵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提出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 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环评法第七、八条分别规定: 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应当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国务院有关部门、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其组织编制的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应当在该专项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向审批该专项规划的机关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办[2006]109 号),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内容应包括8个方面: ①规划内容概述; ②规划实施的环境资源制约因素分析; ③规划与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规划的协调性分析; ④规划实施可能造成的直接、间接或累积等不良环境影响的识别、分析、预测以及规划的环境资源承载力评估和论证; ⑤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及措施; ⑥公众参与以及对公众意见采纳与否的说明;⑦对重大不良环境影响的跟踪评价计划; ⑧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应当包括除上述第①、⑦项以外的其他内容。

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

2.1 公众参与的评价机制较为匮乏

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在当前所使用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大多采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方式,但是在整体来看,公众参与方式并不适用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之所以不适用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大致包括两点原因:一是公众参与的方式,首先应当将与规划有关系的部门以及人员进行排除,进而保障规划评价的公正性;二是规划中所涉及的公众确定起来较为困难。

2.2 评价人员缺乏专业性

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当中,评价人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在进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如果评价人员的作用理解不深刻,那么就将会产生以下问题:一是评价对象不准确,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存在部分评价人员在进行对象评价的过程中,将会脱离规划草案进行评级;二是评价内容缺乏重点,在整个规划过程中,其属于一个系统工程,基于此在规划过程中应当对其重点进行掌握,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三是评价结论不够直接,评价总体来说缺乏具体意见以及措施。

据了解,在当前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工作人员大多来自高校、科研单位等,大多具有相关的证书,是具有正式资格的规划环评人员。但是,仍然存在部分从业人员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缺乏认识,仅仅接受短期的培训便开始相关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而严重影响评价效果。

2.3 技术不足

在环境管理的众多方式当中,以环境影响评价为主要的管理方式之一。据相关资料显示,环境影响评价在国际上的应用广泛,多个国家在进行环境管理的过程中均利用该方式。近年来,我国相关的研究人员对于政策、计划以及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均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与调查。尽管在评价人员技术上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在不同的规划上并没有将其当做评价的对象,因此在评价人员技术上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除此之外,据了解在当前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当中,其关键部分在于将不同规划的理论和技术与环境评价相结合,基于此评价人员技术的掌握上仍然需要进行努力。

2.4 影响环评的质量不高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还没有完全成熟,且依据在发展过程中,环境评价制度也不够完善,因此在建立环评机制方面多借鉴国外先进体系,没有结合当下实际工作情况进行改良,对环境评价的质量较低,以上因素对环境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巨大的困難。

3 提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评价机制

为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提高公众参与力度,在环境评估报告中一定将公众的意见进行反馈,因此才能保障公众利益,在规划后对相应的社会团体及公众进行弥补。相关建设单位的环境评价工作需要对公众的环境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与认知,在规划环境过程中最大限度的降低公众利益损失,同在规划环境前,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完善评价制度,根据公众的需求做出合理适当的改变,从而使规划更为人性化和合理化,符合公众要求的同时满足公众的需求,加强公众环保意识。

3.2 强化评价人员的相关培训

在当前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培训中,存在部分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况,因此主要就不合适的培训方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详细了解现有的培训模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与完善。评价人员应当了解实际情况,然后针对具体问题给出适当的解决方案,再由教师进行讲解,提高评价人员的接受能力;二是每个接受培训人员各自均存在差异性,因此培训人员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应当根据每个评价人员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培训内容;三是除去理论知识的培训外,实际案例同样也似培训过程中的重点;四是定期对上个阶段的培训进行总结,并找出不足之处进行完善。除此之外,对上个阶段评价人员的学习情况以及培训效果进行准确评估。

3.3 加强研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从环评相关法律便能充分的反应出环境评价机制是否合理,因此在当下环境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对规划环境影响进行考量,同时还需考量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及实现方法。不断强化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能在生态管理及生态建设落实到实处,保证整个城市的规划符合可持续发展城市需求,同时满足当下公众对环境的要求。

3.4 完善规划环境评体制

首先应加强环境评价机构管理,建设一个独立自主的环评机构,因其具有一定独立性,便可避免环保部门与环评机构之间的利益关联,适当避免后期因利益关系使环评工作不够准确,在对环境进行评价的过程中,环保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对环评机构工作进行阻挠,制约并影响其正常工作。并以“反腐倡廉”为口号,避免环评参与人员因蝇头小利对环评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4 结语

总之,在当前我国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基于此,为了能够更加科学化的管理环境,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并且完善培训机制,进而促进发展。

参考文献

[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 熊佐芳,程海明.环境与发展.2017(08)

[2]浅谈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发展趋势[J]. 张玉翠.资源节约与环保.2016(12)

[3]试分析当下环境影响评价的弊端和改进[J]. 李昌隆.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04)

作者简介

玄立春(1978-),男,汉族,毕业于黑龙江大学,精细化工专业,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等工作。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评价规划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