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英语教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2018-05-08苏展

卷宗 2018年4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政治高职

苏展

摘 要:为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本文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探索了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關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职英语教学

1 思想政治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思想教育对高职学生的道德观形成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他们的心理意识、意志、情感和个性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我国,当代的学生从小就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奠定了良好道德观形成的基础。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节阶段的现实和改革开放的发展路线又使他们不可避免的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思潮和社会中的不良风气的影响。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遵循我党的教育原则,在进行英语教学的同时,也应培养学生共产主义的道德观、科学的世界观、无产阶级的坚定立场和较高的政治觉悟。

2 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途径

2.1 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率先为范

英语教师角色的复杂性是由外语教学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英语教师不仅是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示范者,其道德情操,思想政治倾向会通过其语气、语言、情感等在教学过程中自然地流露出来,影响和感染学生。所以,要实现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外语教学中,就要求英语教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提升自身思想修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做好示范者的角色,以自己的道德品质,政治态度和生活方式来影响高职学生的道德观、政治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2 文化教学强化民族意识熏陶

语言是文化的流传媒介和载体。不同民族的语言反映着各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模式。在高职英语的教学中,外语教师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中西文化比较的问题,文化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是在悠久的历史中人们长期创造的产物。不同民族的文化在不同的心理模式和不同的地理环境下显示出鲜明的民族特征。因此在英语课的文化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加强民族意识的熏陶,以此增进英语学科的价值导向。

在英语课堂上,英语教师会遇到一些特点的文化意象。所谓文化意象大多凝聚着各个民族对自然、对人类、对形形色色的事和物特有的观察和思考,是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智慧的结晶。例如,在谈论“龙”这个文化意象在中西文化中不同的含义的时候,笔者在课堂讲授进行了深入地比较,不仅使学生具有了跨文化的视野,同时使学生明白了自己是“龙”的传人,认识到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龙”对应的英语单词是“dragon”。“dragon”在英美文化重视凶残肆虐,应该消灭的怪物。大多数英美人民都会对龙产生厌恶的感情。而与之相反,龙是中华名族的古老图腾,中华民族也自豪的称自己为龙的传人。

2.3 因材施教,发挥隐性教育功能

针对高职学生而言,他们普遍存在英语基础较差的现象,因而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较低,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了厌学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适当开展教学活动,然后再进行逐步深入,对教材内容进行简化,挖掘其潜在的德育功能,例如:教师在进行口语教学中,针对高职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设置问题,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如How do you quickly adapt to college life? How to choose the work and life?鼓励学生上台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根据学生在英语发音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讲解,而对于学生思想也有大致的了解,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融入进去,促使学生英语能力提高的同时,也能提高思政水平,这样的教学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开展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范围

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在语境中,在活动中、在模拟交际中来学习学透英语,感受第二语言的魅力。寓思想政治教育于英语教学的过程固然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但课堂教学中所习得的道理、激发的情绪,最终要转化为道德行为。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之余,教师要精心组织策划教学活动,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语言交际场景如英语角、教学游戏和练习形式,不断扩大德育渗透的范围。教师开展的形式多样的语言教学活动,创设语言学习的环境,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的品性与素质得到培养和锻炼。如每节课的前5分钟,让学生上台以“我的理想”“我的人生观”等话题进行演讲或Free Talk,讲故事,讲笑话,就当前的时事要闻发表自己的观点等,教师可对学生多说的内容进行局部点评。学生在准备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从而达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还可以举办英语情景剧比赛、朗读比赛、演讲比赛,全班学生几乎人人参与,个个都有收获、可增强集体荣誉感。此外,还可以观看外文大片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认识,发展其兴趣,使其在活动继续深化对课堂所学的德育知识的理解,内在激情升华为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

2.5 开展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范围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民族文化的一面镜子。文化需要语言来传承。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因此,学习英语和了解西方文化是同步进行的。了解西方文化对于学习英语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高职学生还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在思想上产生模糊认识甚至偏差。因此,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辩证看待西方文化,消除他们认识上的误区。

目前,很多学生热衷于过西方节日,如圣诞节和情人节。在大学校园里,让人感觉有节日气氛的往往是西方节日而不是中国传统节日。对于过洋节的现象,有人觉得是时髦,有人觉得是崇洋媚外。笔者认为,对这种现象不能急于下结论,而应该深入研究其成因。一份对大学生进行的关于西方节日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显示,大学生过西方节日的几个主要原因依次是:西方节日形式活泼轻松有趣,过西方节日有利于维系人际关系,过西方节日是一种时髦潇洒的行为,西方节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实,很多过西方节日的大学生对节日的来源和文化内涵都一知半解,他们过西方节日主要还是因为同辈的相互影响。再者,中国传统节日如中秋、春节等,是家人团聚的时候。这些节日里,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生们都是在各自家里与家人一起过的。只有西方节日的时候,大学生们能聚在校园里一起过。所以,过西方节日其实是大学生们联络感情和增进友谊的方式。

由此可见,大学生们过洋节并不是崇洋媚外的行为。但是,英语教师应该适当引导学生,不要过分看重西方节日,同时要多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弘扬中国的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任燕.关于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2).

[2]蔡思扬.高职英语教师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政治高职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