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培育研究

2018-05-08邓娟

卷宗 2018年4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中学生培育

摘 要:本文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学生地理素养的研究历史以及培育合格的现代公民具有的意义,第二部分介绍了中学地理素养的内涵、构成以及培育方式。

关键词:中学生地理素养;培育研究

学界对于中学生地理素养培育的研究经历了较长时期,已取得较多成果。中学阶段是一个人心理发育和人格养成的关键时期,为个人将来各方面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现代中学教育也是为了培育出合格的现代公民而服务的,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公民,就需要具备合格的国民素养,而地理素养是国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培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中学生地理素养构成

“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所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格。更具體地说,地理素养就是一个人能够从地理学的观点来观察事物且运用地理学的技能来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它包括地理知识、地理学科能力、地理观点、地理方法等。”[1]这就是说,地理素养是从地理学的角度,衡量一个人在学习地理学科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地理知识及技能、观点和方法等。

有学者研究指出:“依据地理素养的内容,把地理素养分为地理科学素养、地理人文素养和地理技术素养三个部分。”[3]根据这种分析,中学生地理素养的构成部分也就分为这三个方面。

(一)地理科学素养。一般而言,中学生地理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地理科学知识,包括地理概念、地理过程、地理规律等;二是地理操作技能;三是科学方法和思维方法;四是创新精神,包括创新意识、求知欲望、科学态度等;五是科学伦理和情感。

(二)地理人文素养。一方面,中学生地理人文素养指的是中学地理学科中蕴含的人文地理知识,例如文化、宗教、人地关系等;另一方面,中学生地理人文素养也指中学地理学科本身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也就是人对自然的基本态度,包括环境意识、人口意识、资源意识等。

(三)地理技术素养。根据学者的定义,地理技术素养是指“对地理技术的正确辨别、全面理解与综合运用的能力,它包括地理技术知识、地理技术能力和地理技术观点三个部分”

2 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培育

(一)地理科学素养的培育。从中学地理学科的特点出发,针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现状,同时考虑到未来社会对现代公民的需求,中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培育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要落实地理科学知识。地理科学知识是培育地理科学素养的基础和前提。很难想象,一个对于地理术语、地理现象、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和规律等地理基础知识缺乏必要了解的学习者,能够培育出符合期待的地理科学素养。

二是培养地理学科能力。从中学地理学科的教学目标来看,促进中学生将个体的智力、能力与地理学科相结合,从而产生相应的地理学科能力,是中学地理学科教学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

三是掌握地理科学方法。一般科学研究方法,例如比较、演绎、归纳、综合等,都是地理科学方法的题中应有之义。除此之外,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那些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科学方法,例如野外调查、区位比较和地理实验等。

四是增强地理科学意识。地理科学意识可以用来衡量个人或者群体的地理科学观是否正确,能否合理运用地理科学技术等。

五是培育地理科学精神。对于那些有志于进一步探究地理科学奥秘的学习者,有无地理科学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她)能走多远。

(二)地理人文素养的培育。中学地理教学既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地理科学素养,又要求学生能将地理科学的知识价值转化为有利于个人成才和社会发展的实用价值,养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高品位的精神境界。中学地理学科教学应当始终积极、主动地创设恰当的情境,设置切实有效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

(三)地理技术素养的培育。培育中学生地理技术素养可以从其构成三要素入手。首先是积累地理技术知识,这是中学地理技术素养的基础,同时也是形成其他两个要素的前提。其次是提高地理技术能力。由于地理学本身在工程技术领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地理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也可以通过多种技术途径完成,例如地图绘制技术的不断更新,日新月异的地理教育新技术的投入使用等。第三个方面是掌握和更新地理技术观点,正确认识地理技术与科学、社会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袁孝亭、王向东.中学地理素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刘军霞、韩军青.地理教育价值及我国基础地理教育改革.太原:《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第22卷,2008.

[3]廖赤眉、严志强.从地理学发展看地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创新素质.广西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邓娟(1989-),女,青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地理)专业,主要从事地理课程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中学生培育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