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基层医疗机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2018-05-08管莉

卷宗 2018年4期
关键词:人事档案医疗机构管理

摘 要:目前,医改进入全面深入的阶段,人事制度改革亦是医改的重要内容,基层医疗机构人事档案是改革的重要依据,但是,作为最基层的医疗机构,本身人事制度就存在诸多不足,人事档案管理也存在诸多弊端,笔者通过在区县医院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多年,对当下基层医疗机构人事档案管理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医疗机构;人事档案;管理

随着医改的推进,各级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都有了质的提高,医疗卫生的快速发展让不少以前人们谈之色变的病魔都能在当今得到很好的治疗。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单位整体工作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涉及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笔者通过多年的人事档案管理笔者就目前工作中发现的现状及问题作出了肤浅的见解,望能通过有效利用人事档案,对构建良好的医院人才管理队伍拓宽其人性化服务管理渠道,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基层医疗机构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

就笔者工作过的县级妇幼保健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而言。因为事业单位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所以它的结构通常较为稳定,而管理体制也几乎不会发生本质性的改变[1]。也因为如此大量的非专业技术人员就想进入这个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在基层医疗机构,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多数是由办公室、后勤或财务人员兼任,还有部分单位直接由临聘人员从事该项工作,基本没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

2 人事档案的重要性

2.1 檔案对单位的作用

对于单位来说,档案的作用体现在为单位人事部门提供依据。是对单位发展历史的记录,通过利用调阅人事档案,可以了解单位职工的工作轨迹,总结经验教训,为单位领导的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和依据。同时,单位在对人员因才施用时,可以调阅人事档案,考察其德、能、勤、绩、廉等情况,帮助领导进行抉择。

2.2 档案对个人的作用

由于档案的真实性、原始性,具有其它任何材料不可替代的依据和凭证作用。对于个人来说,无论是就业、升值、入党、退休等,都将以人事档案材料为重要依据。同时,人事档案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是记载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的重要依据。 是每一个人工作、学习、政治表现、奖惩等方面的重要材料,是个人表现的重要载体。

3 基层医疗机构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管理制度落后

当前,基层医院领导和相关人员未树立起“人力资源是医院的第一资源,人事档案管理是第一资源有力补充”的管理理念,没有制定相应的人事档案管理、收集、调阅、装订、归卷等制度,对档案的管理仅限于相关人员想象。存在人事制度靠“想”,没有科学的人事管理经验,没能建立起适应单位的管理制度。

3.2 人员素质不高

从事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工作变动频繁,没有专业知识,业务不熟,意识淡薄,对人事档案的重要性、要求等业务不太了解,在基层医疗机构,从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多数是由办公室、后勤或财务人员兼任,还有部分单位直接由临聘人员从事该项工作,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日常事务往往只是将材料放入档案袋,没有及时整理装订,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水平,不能满足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求,更不要说让管理人事档案的人员,分析档案为领导抉择提供依

据了。

3.3 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人事档案管理主要是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的利用率不断提高,但有基层医疗单位只是将信息管理系统的填报作为应付上级的任务,多数还由手工、纸质管理为主,没有将信息管理系统应有的作用发挥出来。这和现代化管理有很大差距,没有将计算机技术广泛运用在人事档案管理中。

4 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措施及对策

4.1 建立全新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人才的主要信息来源,基层医疗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要与改革、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作为单位的决策层要改变观念,建立单位的人事及档案管理制度,通过人事档案分析按需对各岗位进行人员配置,设置与单位发展相适应的岗位,将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当成单位发展的首要任务,以此构建一个舒适与轻松共存的工作环境,这样将更有利于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2]。

4.2 加强培训,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基层医院要想发展,就有竞争,医疗行业竞争主要是与私人诊所、民营医疗机构的竞争,但实质也是人才竞争,人才建设已经是基层医院发展的重点,这里的人才不仅仅是医疗,人事档案管理人才也是重点。这就要求基层单位要开拓人才引进的渠道,加大人才的引入,促进人才的流动。制定合理激励机制和培养计划来促进内部人才的发展[3]。对于人事档案人员,基层医疗单位在现有人才的基础上加强对他们档案业务培训,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人员业务素质。

领导重视更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关键,领导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才能使档案工作有效开展,有效提高;强化队伍建设,选好配足管档人员,尽量将责任心强、业务素养高、开拓精神足的人员选调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对其的教育培养,给予他们宽松的工作环境,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以实绩对其考核,落实应有的待遇,充分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基层单位,只有全员包括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高了,群众对其认可了,基层医疗单位的发展才有保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随之提高,这也让基层医疗机构走上了良性循环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赵晓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关于表彰第二批卫生系统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英雄的决定(人社部发〔2008〕36号)[J].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公报. 2008(08):134-135.

[2]鲲鹏,何光俊,宋世震,向兵,叶方立. 我国东西部卫生人力资源对比分析[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167-168.

[3]王玲玲.南京市某三甲医院人力资源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5.

作者简介

管莉(1980-),女,重庆市合川区南津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研究方向:医疗卫生档案及人事管理。

猜你喜欢

人事档案医疗机构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运动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分析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