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博物馆藏品档案建设的难点与对策

2018-05-08郭晓丹

卷宗 2018年4期
关键词:档案建设博物馆信息化

摘 要:博物馆藏品档案是文物藏品在发掘、收集、鉴定、登记、管理、保护、研究、修复、珍藏、展览及流动等一系列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卡片、图表、照片、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科学管理藏品的重要依据。随着博物馆事业的迅速发展,藏品档案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也面临着档案归档难、保存难、界定难等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改进博物馆藏品档案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藏品档案管理和利用的价值,值得我们深入探索。

关键词:博物馆;藏品档案;档案建设;信息化

1 引言

博物馆的藏品档案通过收集、整理、鉴定等环节后,以科学的保管和利用方式,展现藏品价值。它记录着藏品相关的所有信息,是科学管理藏品的重要依据。藏品档案建设是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藏品档案建设,不仅要立足于高水平的博物馆运作,更要基于对其重要性的认知。在当前博物馆藏品数量大且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化解藏品档案建设任务重、要求高的压力,应对难点,需要认清藏品档案的基本特点、藏品档案建设方式和利用方法,运用现代化思维和方式实现服务优化。

2 博物馆藏品档案建设的重要性

2.1 助推博物馆文化角色的社会显现

博物馆作为文化资源管理这个大范畴中的一部分,能否立足于社会,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不仅取决于它能否充分向世人宣传和展出它的藏品,而且还取决于它有无能力研究、保护和管理好这些藏品。而藏品档案建设,正是保护和管理好文物藏品,凸显博物馆文化资源属性的基础工作,这个基础工作做不好,其它的工作则难以展开。藏品档案在博物馆藏品保管中的重要位置,一定程度上起着推动博物馆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作用。

2.2 增强博物馆公共服务职能

博物馆是对外开放的,服务公众是博物馆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博物馆的藏品档案建设反映在博物馆工作的整个过程中,收集藏品信息、摘录藏品属性表征、记录藏品展览历程等,反映的是藏品档案建设工作的服务性质。博物馆藏品档案公共服务能力作为博物馆服务水平和利用水平的衡量标准,直接关系到博物馆参观者的参观感受,以及展览效率的高低。

3 博物馆藏品档案建设的难点分析

3.1 藏品档案与馆藏藏品一一对应的难度大

博物馆,仅以县市级博物馆而言,藏品数量可能会超过万件。每件藏品需要填写来源信息、研究信息、身份信息等十几个甚至更多的指标项。很多项目如名称、描述、研究结论、鉴定、修复、检查等一些信息,需要进行综合研究后方可获取。相比普通文书档案,藏品档案的收集、整理,過程繁杂且工作量大。与繁重的工作量相比,藏品档案工作人员又不足,因此,要全面、细致收集藏品档案,创新藏品档案建设模式,难度较大。

3.2 藏品档案的档案化管理技术难度高

藏品档案建设是对馆藏信息、价值和内涵进行分析的过程。藏品档案的重要性决定了这一类型的档案必须具有专业性、规范性、客观性和详细性,要求博物馆藏品档案工作者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例如,文物的命名有基本原则和科学的标准,对其描述时不能随意使用非专业的定义和概念,假使不善于使用专业术语,对收藏的价值和背景文化知之甚少,则会出现纰漏,影响馆藏文化的展示。同时,文物信息的梳理,也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目录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就给藏品档案工作人员带来了困难。

3.3 藏品管理要求不断提高与档案建设压力之间的矛盾

博物馆档案的更新,是博物馆建设和管理的难点。藏品被收集进馆的同时,除了被合理化保管,还需要同步进行档案信息更新,否则就会影响到藏品价值的发现与发挥。档案管理员致力于档案的保管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对藏品的理解。

4 博物馆藏品档案建设水平提升的方向思考

4.1 注重基础,藏品档案管理者做好前置信息的采集

在收集和进馆阶段,博物馆档案人员应详细记录所有相关的条件信息,以满足档案编制依据的需求。如收集藏品是如何产生的:挖掘、捐赠或购买;如何直接或间接获取线索,以及与什么有关,与什么历史阶段对应等。此外,在描述中,及时参阅藏品说明来指定档案标题、页数和版本,及时标注清楚标题、编号、作者姓名和档案号等等。信息收集越详细,档案的编纂越好,藏品档案的质量越高。这将大大提高博物馆藏品的使用价值和研究价值。

4.2 分清主次,重点做好珍贵藏品的档案建设

博物馆的藏品众多,在有限的人力条件下,不可能完全做到藏品与藏品档案一一对应。如果不能够做到有所倚重,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珍贵的文物藏品不能及时归档,直接影响重点文物保护、研究、展示、存储和宣传,影响博物馆的整体运营。因此,藏品档案的建设首先要从珍贵的文物入手,首先要保证珍贵文物档案的质量,完成一级文物档案,做好二级文物档案的整理工作,并逐步推进。当珍贵文物信息采集完成后,及时将数据归档。再去考虑收集一般藏品的档案信息,最大化的保证最迫切的项目。同时,在信息采集上优先保障关键档案信息的获取,如名称、数量、来源、研究成果等。

4.3 渠道开拓,强化藏品档案信息数据库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重要位置,提升藏品档案能力建设,需要深化档案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围绕博物馆中心、提升服务上做文章,以利用为导向,做好藏品档案信息资源体系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博物馆档案公共产品,推进档案工作转型升级。博物馆藏品档案数据库建设是以原有藏品档案为基础,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的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数据库。文物藏品信息数据库建设的最大好处就是它可以随时存储、加工、处理和快速接收、发送查询信息数据、进行网上速递,可以超越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实现资源共享。

4.4 服务协同,加强博物馆之间的档案合作

首先,简化档案利用的审批权限。各级博物馆的藏品档案来源于各个系统,对于利用频次较高的非密档案,将审批权限一部分转移到归档环节,在归档档案目录上增加"是否开放使用"或相关条目,减少各个部门的审批环节,强化沟通共享,可以较好的提高使用效率。其次,大力推进藏品档案数字化和文档一体化建设。各个博物馆特别是公共博物馆之间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思路,大力推进藏品档案全文数字化、文档一体化建设,既是落实国家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关要求的需要,也是实现档案利用优化,高效服务内部用户的有效手段。在电子化的基础上,实现藏品档案的网络化远程利用,可以强化博物馆之间的服务合作,实现藏品档案信息的互联互通,也有利于藏品档案的规范化建设,提升利用水平。

参考文献

[1]潘彬彬.博物馆藏品档案工作略论[J].档案学研究,2017(s2).

[2]杨华.博物馆建设中藏品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初探[C]//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第四——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2009.

[3]邢淑霞.博物馆藏品档案建设的基本策略[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7):76-78.

[4]沈承宁.博物馆建设中的藏品档案管理[J].档案与建设,2006(11):13-14.

[5]朱莉.略论科学发展观与中小型博物馆信息化建设——武汉博物馆信息化建设初探[J].武汉文博,2006(2).

[6]邱作健.略论博物馆与和谐社会建设[J].上海鲁迅研究,2010(4).

作者简介

郭晓丹(1982-),女,黑龙江省孙吴县,本科,毕业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商业大学,中级馆员,研究方向:博物馆档案。

猜你喜欢

档案建设博物馆信息化
博物馆
我国旅游景区档案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医院数字化档案建设探究
露天博物馆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