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信息化时代图书资料管理的若干建议

2018-05-08孙雪玲

卷宗 2018年4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管理建议信息化

孙雪玲

摘 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在开展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要积极创新管理理念,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管理模式,这样才能保证图书资料管理有效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符合广大读者的实际需求。因此,本文将对信息化时代图书资料管理,提出相关的建议,使其能够保证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更好的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紧追时代发展的脚步,改变人们以往的阅读方式,方便人们快速查找资料。

关键词:信息化;图书资料管理;建议

现阶段,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被應用于各个领域中。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极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及学习方式。当前,各个领域应用网络信息技术,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在开展图书管理资料工作中,也要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为广大读者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这主要体现在图书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借阅以及检索、保存等方面,做好这些工作,才能极大提升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效率。

1 信息化时代图书资料管理特点

在信息时代下,图书资料收集主要表现为网络化。当下,在开展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中,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互联网来开展工作。在信息化时代下,大部分图书资料并非向以往静态纸质的方式保存在图书馆中,而是以数据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中,储存到网络中。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决定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质量。以数据的形式,将资料信息保存,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空间,也能方便用户进行查找,有利于文献资料的长期保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文献资料的安全风险[1]。用户可以利用家中的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实现远程借阅,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借阅模式,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另外,也可以使用硬盘、U盘等存储器保存下载相关的资料信息,能够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共享。有关文献资料存储在网络信息系统中,可以不限次数的供用户借阅、下载,不会发生供不应求的现象,充分实现有限的资源被无限利用。图书资料管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以网络信息系统为平台,在图书资料收集、整理、组织以及加工等方面运用信息技术,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最大程度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2 信息化时代对图书资料管理的意义

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开展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对其管理工作具有重要影响。有关数据显示,在信息化时代下,网络知识相比较于传统媒介,知识更新速度提高了15倍之多。因此,人们在网络上获取知识的速度、数量以及质量都远远优于传统媒介,如电视、期刊、报纸等。网络信息技术为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在面对挑战的同时,也为图书资料管理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因此要积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来加强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2]。

另外,在信息化时代下,网络信息技术操作迅速、传播快速,能够快速更新相关知识,从而能够提升图书资料的更新速度。传统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中,通常是由人工进行管理,工作效率较低。运用信息技术,对数字化技术的运用,能够实现业务的电子化、数字化、现代化以及系统化。计算机办公,能够真正提升管理工作效率。

3 信息化时代图书资料管理的建议

3.1 打造高素质管理团队

即便是作为世界中遗留的图书馆,如果不具备可以充分挖掘馆藏优点、训练专业的工作人员,也无法全面满足大众对阅读的需求,不能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在信息化时代下,作为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人员,要加强提升自身信息运用能力,充分掌握专业知识,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信息化的图书管理工作环境,满足信息化时代对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需求。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仅能够收集图书资料,并进行有效的加工、组织、及整理,还需要以一名信息工程师的身份,加入到信息系统建设中,能够对系统进行维护及优化,从而有效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管理人员不仅要拥有较强的责任感以及事业心,也要注重不断更新观念,注重提升自身各项能力,包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及专业知识[3]。

图书馆可以聘请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定期为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管理人员能够有效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并且,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设置奖惩制度,来激发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保证管理人员能够全面掌握相关技术,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中,考核内容要将信息技术在日常工作中的运用水平的高低,也要根据考核结果,来决定管理人员的薪资以及职位,以保证学习知识的质量。

3.2 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中,不仅要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当前用户实际需求,结合自身优势,将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进行有效结合,这样不仅能够更好的服务社会,也能最大程度满足用户自己的需求。并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企业投资不足的现象[4]。

例如,可以增加一些收费服务项目。如,用户需要下载文献资料,可以实行收费制度,并且设置下载文献仅自己使用,不能向其他人传输。另外,可以对用户提供上门服务。一些用户会需要纸质材料或是有关文献资料。管理人员可以将用户需要的资料信息打印出来,然后将资料直接送到用户手中,真正的实现优质服务。

3.3 提高网络安全管理力度

网络信息技术的全面普及,应用在各个领域中,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在信息技术为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对于信息化图书资料管理而言,防火、防潮以及防虫等基本的安全功能可以不作考虑,但是也要注重网络安全管理力度。信息化图书资料方便保存,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储存空间。但是其开放性特点,导致信息化图书资料缺少一定的安全性。要切实加强对电子图书资料的安全管理力度,避免病毒及黑客袭击。管理人员要安装安全系统软件,保证定期对计算机的安全性开展检查,最大程度保证信息的安全性与完整性[5]。

3.4 创建统一图书资料数据库

创建统一的数据库,能够有效规范图书资料管理的相关模式,也能最大程度满足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对其数据库不断进行完善,能够提高图书馆资料信息的储存量,也能清楚自身的情况。图书馆要积极与政府进行合作,保证具备充足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在信息化时代下,对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进行快速转型,创建统一、标准的数据库,为广大用户提供全面、大范围、高质量的资料信息。创建统一的图书资料数据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资源共享,保证文献资料的开放性与实效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最大化实现文献资料的共享性与开放性,为用户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上文首先阐述了了信息化时代图书资料管理特点,然后说明了信息化时代对图书资料管理的意义,最后从四方面提出了在信息化时代图书资料管理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杨涛.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图书资料工作实施信息化管理的若干途径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7(11):470.

[2]邢颖.浅析如何做好信息时代图书资料工作[J].才智,2017(21):258.

[3]吴俊峰.信息化时代图书资料管理的若干建议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6(13):166-167.

[4]卢岩涛.网络时代图书资料管理的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5(23):99-100.

[5]张永鹏.信息化时代图书资料管理的若干建议[J].知识经济,2014(15):57.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管理建议信息化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做好信息化条件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