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方法分析

2018-05-08朱伟韩梅

卷宗 2018年4期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创新方法信息化

朱伟 韩梅

摘 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逐渐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信息化、网络化开始成为新的潮流,它方便快捷的使用方式在为人们所喜爱的同时,与众人的传统观念开始产生冲突,图书馆管理也不例外。基于此,本文对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方法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图书馆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信息化;图书馆管理;创新方法

1 图书管理的价值与意义

图书馆作为人类的学习的第二课堂,逐步发展成了师生查阅资料与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地方,这种现状也在客观上突显了图书管理的价值与重要性。图书管理工作的存在意义主要表现在能够为众多图书观众提供各自所需的书本,并能够帮助读者及时的找到所需书本的位置。可以很有效的帮助和满足社会上各类人对不同知识的学习的渴望。但是,由于图书馆内的图书种类繁多,同一种书籍的不同书本有各种各样;这就给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更重要的是如果图书管理工作做的不到位,可能会导致很大一部分读者花费很长时间找寻所需书籍,更有甚者读者可能会找不到所需的书籍。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实现图书管理工作的意义,就需要我们加强图书管理工作。

2 信息化时代对图书馆管理的影响

2.1 管理模式更先进

当计算机与现代化通讯技术相结合,应运而生的便是综合覆盖多领域的网络环境,它的普遍运用对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管理产生了极大的冲击。毕竟大部分图书馆延续了传统的管理体制,依旧是通过人工记录书籍的借出还入和整理归位,这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不高,管理起来也有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有时读者因为来回奔波于图书馆之间却一无所获。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电子图书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种尴尬,传统的借阅方式开始弱化,现代化图书馆开始侧重于推出服务体验的阅读方式,将显示与虚拟的知识收藏融合,满足读者的实时需求。

2.2 提高工作效率

在图书的登记方面,进行信息自动化管理后,由于软件管理系统都自带编目和导入功能,登记时能免去手工操作的麻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在借阅图书方面,手工操作需要对图书及借阅者信息都要进行手工登记,工作量大而且麻烦,而采用微机自动化管理后,每本图书都采用条形码,具有唯一识别性,而借阅者都采用磁卡式借书证,管理人员只需进行扫码便可以完成图书及借书证的登记工作,整個流程可以说是瞬间完成,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图书的流通效率,而用对于借还图书的登记信息的准确性也大为提高。

2.3 节约经费,缩小开支

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完成,较之以往的传统方法管理,能省却很多环节的工作,在人、财、物等方面都有大量的节省。比如传统的图书管理方法是需要进行卡片的制作,对每一本书都要进行目录卡、目录卡保护套、书根卡、书根袋、种次卡、图书登记簿、借书登记簿等等的配制才能完成,但通过计算机进行信息化管理,最多只需要两个条码便可完成,能节省大量的材料成本。

3 信息化时代下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措施

3.1 构建数字信息化图书馆

在图书馆的发展模式上,应该以数字化的图书馆建设为主要的发展趋势,加大对图书馆建设中的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使图书馆进入到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时代。从而优化图书馆的管理方式,还要在数字化的图书馆中建立资源的收集和查阅搜索模式,进一步的完善数据资源的探索机制。使图书馆的资料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资源的共享,从而使其进入到数字化管理时代。

3.2 提升管理模式和馆员选择

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只需要做书籍的整理分类、借阅登记以及日常的记录等简单工作,这是一种人与书之间的和平相处模式。然而在数字化的新时代图书馆里,管理人员身处其中则是一种与计算机相适应的模式,这就对管理人员的要求更加严格,不仅要有着传统的图书管理学知识,还要有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相关方面的知识。注重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培训,为图书馆管理创新造就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选择,工作范围不在是对于图书馆基础的管理,而是转向文献的动态更新,及时将最新的信息进行反馈,为高校师生的教学科研提供重要依据材料。当然,除了对管理人员自身才能的重视,还要提升他们对自身工作的热情,只有发自内心去热爱这一行业,才能主动为读者提供特训的服务,在根本上带动工作效率。

3.3 合理管制,以人为本

合理的管理机制,是图书馆实现“以人为本”管理与服务的根本。第一,管理者要树立服务意识。一切为馆员着想,一切从馆员利益出发,关心馆员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在各方面为他们提供可靠的保障。第二,要针对不同馆员的个体差异,调动每个馆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并鼓励和帮助他们实现合理的工作目标和人生价值。第三,要建立健全科学的考勤、考核、奖惩、监督机制。要按馆员完成任务的情况,科研成果情况,思想道德等方面,建立一套良性的竞争机制。避免在职务、职称晋升及岗位安排中个别人说了算的不公正作法。第四,要保证竞争的公开透明,公开公正。第五,实行民主化管理,让馆员参与管理,在制定目标和计划时,应广泛征求馆员的意见,使决策取得广大馆员的认可,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4 结语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法而言,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减轻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图书管理的质量,使图书管理更加高效,增加图书的流通,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在如今信息化发展如此迅速的环境下,图书馆所要注重的不止是维护自身的运作,更要注重管理模式上的创新,围绕着服务于师生的根本目的,注重服务品质和服务功能,保障读者在获取知识过程时的直观感受。

参考文献

[1]凌瑛.图书馆知识管理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90-92.

[2]陈天琪.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1):189-190.

[3]陈泯利.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J].信息化建设,2016,(04).

猜你喜欢

图书馆管理创新方法信息化
智能化管理对我国当代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影响研究
柔性管理及其在图书馆管理中的核心应用
从提升科学水平角度分析高校党建工作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
试论森林分类经营的创新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