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恰当运用阅读链接,引阅读走向更深处

2018-05-07吕慧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3期
关键词:深化时机拓展

吕慧

【摘要】恰当运用阅读链接的时机,在文本教学前引入、文本教学中补充、文本教学后拓展,由此可以引向更丰富的阅读材料;恰当运用阅读链接的策略,用“链接”促进理解,深化阅读感悟;用“链接”引导发现,理解语言形式;用“链接”铺设台阶,做到以读助写。

【关键词】阅读链接;时机;策略;理解;深化;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202-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努力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立足文本,努力挖掘文本中蕴含的资源,做好阅读的有效链接,以达到更丰富的语文阅读实践。但笔者在听课时发现:一部分教师对“阅读链接”的教学仅仅停留于“补充”的层次,出现的时机单一,引导的策略单一,往往是在课文学完后读一读,简单交流文中写了什么,造成学生阅读兴趣低落;很多教师仅仅局限于教材中提供的阅读材料,在阅读之后没有指向更广阔的阅读空间,没有真正发挥“链接”的作用。笔者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能充分挖掘“链接”的内在价值,把阅读引向更深处。

一、恰当运用阅读链接的时机

1.文本教学前引入,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前提,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地进行学习。如《千年梦圆在今朝》课后链接的《炎黄飞天梦》,将数千年来的中华飞天梦进行了凝练诗意的表达,能帮助学生迅速领会文章主旨。教学时一上课就可出示《炎黄飞天梦》让学生阅读,谈谈“五千年的梦是什么?数千年来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变为现实的?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千年梦圆在今朝》。”像《手指》课后的阅读链接《手》,也可以这样运用。而《伯牙绝弦》《月光曲》这些课后的“资料袋”,同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力,让学生对文本产生一睹之快之感触。

2.文本教学中补充,填补学生空白

感知与理解是阅读教学的目的,而小学生受年龄、阅历的影响,对事物、文本的理解程度有限。如《慈母情深》一文,开篇写道:“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书价一元多钱,母亲还从来没有一次给过我这么多钱,我也从来没有向母亲一次要过这么多钱。”文章写的是上个世纪60年代发生的事情,现在的孩子根本不理解“一元多钱”对当时作者一家的意义和分量,这会成为理解文章主题的障碍。此时适时补充背景介绍,同时链接梁晓声《母亲》几段文字:“母亲那一年被铁路工厂辞退了,为了每月二十七元的收入,又在一个街道小厂上班。一个加工棉胶鞋帮的中世纪奴隶作坊式的街道小厂……母亲上班的地方离家很远,没有就近的公共汽车可乘,即便有,母亲也必舍不得花五分钱一毛钱乘车。母亲每天回到家里的时间,总在七点半左右,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支光的灯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当年城市里强行节电,居民不允许用超过40支光的灯泡。而对于我们家来说,节电却是自愿的,因那同时也意味着节省电费。代价亦是惨重的。

3.文本教学后拓展,拓宽学生视野

一本教科书知识的容量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中蕴含的知识是无限的。课后的“资料袋”和“阅读链接”为学生的课外阅读铺设了桥梁。教师要恰当运用“资料袋”和“阅读链接”,发挥它的最大功效。如在教学《触摸春天》一课时,在同学们感受到盲童安静对春天、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之后,抓住“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细细品味,引导学生结合生活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在学生谈到身残志坚的人物时,适时引入课后阅读链接——节选自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简要介绍海伦·凯勒的事迹,激发起学生阅读兴趣。读短文后引导学生想一想,“我”在树林里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之后引导学生课下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出读后感。

阅读链接材料是课内外阅读的桥梁,由此可以引向更丰富的阅读材料。可以开展以文本主题为核心的群文阅读,如读完《初识鲁迅》的链接,可以推荐更多名家关于鲁迅的作品,如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郁达夫的《回忆鲁迅》,了解名家笔下的鲁迅,对于人物形象有更为丰满的认知。

二、恰当运用阅读链接的策略

1.用“链接”促进理解,深化阅读感悟

引导学生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趋向热烈的时候,呈现阅读链接,激发学生感情抒发,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怀念母亲》一文时,通过对课文的阅读、理解、感悟,体会作者季羡林教授对祖国母亲、亲生母亲的崇高敬意和真挚的爱戴;紧接着利用情感的延伸、拓展,让学生欣赏歌曲,朗读歌词抒发情感,体验游子思家的情怀与感触,以达到最佳的情感熏陶。

2.用“链接”引导发现,理解语言形式

阅读链接的材料与文本在言语表达形式上有着较为明显的不同,这可以让学生体会表达方式的多样化,明白“言为心声,文为己用”的道理。如《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运用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表达方式介绍了走遍天下书为侣的原因和方法,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而“阅读链接”中的诗歌《神奇的书》则以对比、夸张和想象,写出了书的神奇。在阅读链接时,可以让学生比较这两篇文本的写作出发点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是编辑,你会将两篇文章分别向何种读者推荐或发表于何种类型的刊物?如果你来写一篇关于“书”的文章,你会倾向于写哪种体裁?运用怎样的写作手法?

3.用“链接”铺设台阶,做到以读助写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语言。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了解语言文字承载的信息,更要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以及表达形式背后的内涵。巧用阅读链接进行阅读指导,学生不仅在阅读时能获得收获,还能在写作上得到举一仿三的借鉴。例如《猫》课文后链接了周而复的和夏丏尊的两段文字,都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但写作角度却有所区别,第一段文字是抓住猫的外形与神情写的,第二段文字重点写一家人对猫的态度,而课文《猫》则用通俗活泼的语言对猫的各方面性格进行了刻画。三个文本的比较可以让学生知道描写一种动物既可以观察动物的外形、神情、性格特征,也可以写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如此一来,学生借助阅读获得了写作经验,可以进一步开拓他的写作思路,写作角度的拓宽使得文章的选材与构思也变得不再困难。

“問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链接式阅读教学是重文本而又超文本的语文课程新理念,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教师树立“大语文”意识,在立足课堂这一主阵地的同时,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恰当运用阅读链接,让课堂这一鉴方塘引入源头活水,使学生汲取丰富的营养,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深化时机拓展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深化策略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
时机与妙手
作战的时机
时机
分娩方式与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