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活动促情感构建活动型品德课堂

2018-05-07邓文英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3期
关键词:品德课堂有效性活动

邓文英

【摘要】新课标提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都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它具有生活性、活动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进行品德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起小学生发展的客观实际,结合具体的生活实践。课堂教学模式应当进行改变,构建起活动型的教学课堂,将品德教学不断融入于学生的日常成长当中,注重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较强情感式的交流,在交流中感悟是品德与生活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品德教育的魅力,注重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体会,将品德教学在学生的生命李成种发挥出积极的影响,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进课堂的学习当中,让学生能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收获到不一样的感悟,加强自我认知,完善道德体系建设。

品德课堂的实际开展中,只有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多种生活情境活动才能促进学生的道德情感的认知、感悟与升华。活动与情感两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从而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活动;情感构建;品德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3-0075-02

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发展,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注重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是相互的,一方面,教师需要进行有效的教学任务开展,另一方面,学会说呢过需要有效的进行学习,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得学生能够及时的走出学习误区,加强思想觉悟,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学生在认知体系的构构建上,能够打破思维的局限性,拓宽知识体系。同时在情感方面,学生能够变被动为主动,感受到学习所带来的乐趣,不断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加强对于世界的认识,不断促进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以活动促情感的课堂教学策略是促进思品课堂有效性的很好途径,笔者在这一方面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望能抛砖引玉与同行们商榷。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情感

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教育体制的改革发展,教学活动也不能是在强制之下进行,新课改的要求下,不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则是起到引导的作用,在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充分倾听学生的观点以及提出的问题,对学生产生的疑问教师应当及时的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走出误区,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探讨交流,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动口,动脑,动手中提升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积极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在自己动手实践从而有效解决实际问题,在锻炼思维的同时,不断加强探索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册《我们共有的家园》一课时,抓住了《我们共有的家园》所传达出的主题思想,通过环境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充分的加以理解。在进行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任务,在生活中进行充分的观察并通过搜集、调查、分析和体验等,收集一些美好环境的图片和一些污染环境的严重性的资料,使学生在还没上课前已对品德学科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例如在进行《和诚实交朋友》这一课的教学活动时,可以对豆豆的故事进行有效的把控,利用故事大王讲故事的活动环节,可以让学生把平时生活、学习中说过的谎话以故事的形式讲出来,在讲、听、议中使学生體验到说谎话的心情。又如本学期在我市品德公开课上有位老师在上《法在我身边》这一课,课前教师让学生上台表演两个小学生上网吧被网吧老板严厉拒绝的一幕,然后老师设计悬念问为什么网吧老板有钱都不敢挣呢?学生带着疑问与好奇,教师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并告诉学生学了本课就会知道答案了。以上课例课前的问题情境的设计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探究相关问题的热情,为下一个学习环节做好情感的铺垫。

二、创设生活情境体验情感

在活动中探究,在交流中感悟是品德与生活课堂的主体。这些课从教学设计上来看,老师们创设情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对生活的亲身体验,置身现实生活中优化教学环境。在教学的实际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活动成果、交流活动经验,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培养道德认知。如我在执教《美丽的家乡》一课时,教学过程中,我重视学生的现实生活,以生活为基础,积极创设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去汇报、展示家乡的物产,并通过分组收集资料的形式感悟家乡美的真正实质和内涵,从而增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又如在执教《在邮局工作的人》我为了让学生体验邮局工作人的辛苦,专费心思让学生体验分拣20封信件,真正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又如我在执教《你真棒》这课的教学实际中,通过结合插图,使同学们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进猜猜看的游戏当中,让学生通过描述某一同学的优点,让其他同学进行猜测,针对猜对的同学,还有一定的奖励。同时,让学生想一想同桌的优点,并用自己的方式夸奖通州,使思品教学能够充分的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学生通过夸奖他人,有的是以竖起大拇指的形式,有的则是拍拍肩膀,有的是说了一句你真棒,这种教学形式使得课堂学习氛围活跃起来,学生在夸奖他人中收获了快乐,被夸奖的同学也收获了自信,有利于培养学生欣赏他人的好品质,学会赞美他人,并不断学习他人的优点,从而使得思品教学发挥出积极意义。在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有效拓展能力。使学生能够受到思品教育的积极影响,从而促进生活世界的科学世界的统一,生活与发展的统一。《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很强的综合课程。应以活动为载体以体验为重点,同时能够不断以学生作为主要的参与者,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活动的进行当中不断收获到知识的学习,进而感受生活,得到情感提升,加强自我道德约束,构建起完善的道德体系。教师应当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加强感官的调动,注重学生的感受,将课堂教学的作用加以充分的体现。

三、注重生成活动升华情感

不管是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过程。品德教育是一种心灵交流的过程,更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就会有心灵碰撞的火花,就可能会有课前无法预料的生成,有教学智慧的教师会灵活随机地对付这突如其来的小插曲,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与情趣。潜移默化地升华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如我在执教《交通安全每一天》这一课时,我全情投入,用自身的情感、语言来感染着学生,并设计生成性较大的问题,当放完司机闯红灯撞飞小学生扶老年人过马路的新闻报道后,我可以这样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学生通过思考、交流,不断获得情感方面的升华,学生在用心体验、真情表白之中,情理交融的教学中达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本学期在我市思品公开课《说说零用钱》上有一个课堂的生成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攒钱有道这一活动环节中,当老师问学生是怎样攒零用钱的,学生纷纷说出各种渠道,其中一个学生说做家务挣钱。我想这是老师没有预料到课堂生成,这么复杂存在争议的问题,不是课堂上能一下子解决的。然而这个充满教学智慧的老师却没有错过这个教育学生的良好契机。只听到老师说你们觉得这个做法合不合理呢?认为合理的说出自己的理由,认为不合理的,你该怎样劝劝这个同学。她没有直接否定这个孩子的观点,而是尊重学生,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联系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内化升华了道德情感。此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各抒己见,课堂学习充满着活力与精彩。

四、不断丰富情感,加强评价活动

对于课堂评价,这不仅是一个教学的过程,而且也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提升学习技能,丰富学生学习本学科兴趣的情感,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首先教师应当注重评价角度的多元化,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注重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注重观察学生的感受。其次,教师应当进行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表演”,“老师特别感到自豪”,“把自己的观点大胆地说出来,让老师和同学一起分享”。再次评价具有启发性,如有个教师在开展“说说自己的优点”的活动中当有个同学说没有什么特长,但会打扫卫生,为了避免其他同学的轻视,老师马上鼓励评价说扫地和其他才艺展示一样都是为大家服务。让每位同学觉得自己是最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在课堂中教师要时刻将评价挂在嘴边,将课堂评价落实到教学的实际当中,情调突出育人的作用。品德课应当将帮助贯穿于评价的始终,教师的评价应当是以课堂教学中产生的问题为主,在此过程中应当不断激励学生,从而进行切合实际的评价,在评价形式要趋于多样化,改变单一的老师一言评的评价方式,比如:有描述性评价、达成水平评价、作品评价、师生互评等多种形式,恰如其分。如我在执教《美丽的家乡》这一课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全班学生共同评价,评出合作奖、倾听奖、表演奖、勇气奖。在丰富的情感鼓励中,激发了对品德课的喜爱之情。

在品课堂中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注重生成活动和评价活动,以活动促情感,从而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认知、体验与内化。活动与情感两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进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同行们让我们携起手来,扛起品德课教学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为孩子们一生的发展奠定丰厚的品德根基,而不断探索吧。

參考文献

[1]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猜你喜欢

品德课堂有效性活动
“活动随手拍”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
让有效活动激活品德课堂
适时有度用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