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的发展研究

2018-05-02盛琦雪

智富时代 2018年2期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现代农业互联网+

盛琦雪

【摘 要】2015年的“两会”上,“互联网+”正式被提到了国家战略层面,互联网对各个行业的整合和引导作用越发凸显。在“互联网+”行动的庞大体系工程中,农业显然属于重点和难点。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以及积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是“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现代农业;农业产业链;农村电子商务

一、关于“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研究

李圣军认为,根据“互联网”和“+”的概念界定可以将“互联网+现代农业”界定如下: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社交互联网等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改造升级现代农业,从而实现两者的融合式发展[1]。陈红川认为,“互联网+农业”指的是运用互联网技术从计划、生产、销售、服务、金融各环节改造、优化、升级传统农业产业链,重构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把传统农业落后的生产方式发展成为新型高效的生产方式。“互联网+农业”中的“+”,并非两者直接的拼凑组合,而是基于互联网平台和通信技术,传统农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2]。

二、“互联网+农业”现状

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概念正深刻改变传统农业,使农业生产更加标准化,管理不断规范,流通日益快捷。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迅速,“互联网+”在农业物联网、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也取得了初步进展。但是当前仍旧存在发展中的问题,首先,“互联网+农业”仍存在观念比较落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商业模式不够完善等问题。其次,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文化水平相对不高。这些劳动力素质偏低,专业人才更为缺乏,难以吸收、消化新技术。再次,农业互联网难以得到充足的资金支持。信息收集、软件开发、硬件建设、网络运营资金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现代农业进程。因此要重视农业网络化建设,利用互联网为生产和市场构建信息分享平台,以市场为导向,面向目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三、“互联网+”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路径

(一)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深层次原因不仅是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失灵问题,而且也是农业产业链自身结构不合理的问题[3]。合同形式的“龙头企业+农户”,属于产业链上下游单位之间协调控制的一种方式,二者互补,但是既有利益也有冲突。完全纵向一体化,这种形式的产生与市场失灵是紧密相连的,一方面为了减少市场交易费用,另一方面是为了规避与交易方式有关的契约后机会主义行为。缺点在于纵深越长、涉及环节越多、产地分布越分散,其食品安全风险概率就越大[4]。农民合作社,由于利润共享可以形成利益联结机制,但目前大部分农民合作社智力机制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适度的横向规模化和纵向一体化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政府方面建立政府一体化监管机制和质量信息可追溯机制。

(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

个人认为本文重点在于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品质提升,电子商务等。现在做农业互联网或者电商平台的考虑的都是提供渠道或者如何销售产品,但忽略了农民除了销售农产外的其他需求。农民真正需要的,可能并不是以低廉的价格购买农资等,而是需要如何实现作物高产,需要赚钱,这才是实质。所以做“互联网+农业产业链”一定要做好服务,当你能为顾客解决问题时,顾客一定会对你乃至公司产生依赖,吸引顾客以及保留顾客。一些农业相关的APP,虽然目前也有很多不成熟地方,但是服务的切入点比较好,通过帮助解决问题来吸引用户,至于赚钱那是之后才需要考虑的。个人觉的做农业互联网,首先是解决问题,提供服务,次要是销农资和帮助农产品倾销。

(三)积极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强调农业互联网人才的培养,确实在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与互联网相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互联网或者电子商务人才是不够的,更需要培养专业的额农村信息化人才。以本人根据以往调研调研时候所观察到的农村淘宝,农村电商等网点为例,目前许多电商平台原本想要搭建的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双向分销的渠道现如今农村到城市的这条分销渠道的作用弱化了,更主要的是将更多的产品销往农村。在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的这个方面的起到作用并没有很大。个人认为这之中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缺乏既懂得农产品特征有电子商务运营规律的人才,现在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仅仅将原有的工业商品销售换成了农产品去销售而已,并没有针对“农产品”形成一个专业性的销售领域。除了农产品的的销售方面以外,个人认为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中都应该注重专业型人才的培养。

四、现存的问题及思考

产品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主要问题在于上游。也就是农产品的品控。品控就是一个从原料把控、生产加工、产品制成、成品检测到成品入库、以及售后质量的跟踪解决等全過程,包括完整的质量控制和管理链。在产业链的纵向结构上,以合同形式的“龙头企业+农户”和纵向一体化为例。这两者都是目前产业链的主要模式。合同形式的“龙头企业+农户”中,最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的土地是集体的,甚少有抵押物,导致违约成本太低,合同不能在根本上消除农民的机会主义行为,尤其是市场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而且因为土地零散,小农的分散经营模式未改变,企业对农产品的监管任然存有盲区。其次,个人认为,小规模种养殖想要实施农产品品控的可能性很小。土壤检测、测土施肥、查农残等没有办法在零星的土地上得到统一化和标准化的实施。现有农产品线上或者线下的销售占了消费者迷信“原生态”的便宜。如果说规模化生产,因为对于浇水、施肥、生长周期等都有着严格的控制,农作物成熟时间相同,并且大小、重量也差不多。事实上,如果农户生产的东西质量是合格的,并不太存在销路不畅的问题,真正没法卖出去的大都是质量中下的产品。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个人认为还是进一步的城市化,推进农业的集约化生产,用标准化生产的模式来解决农产品的质量问题。首先,农产品生产和购买的主体都是企业,利于双方在订立合同契约,企业的违约成本要远远高于个体。其次,利于形成质量追溯系统。建立质量信息可追溯制,也是降低监管成本和生产风险、保证农产品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此外,标准化生产的产品质量也比较统一。最后,企业可以很大程度上规避风险,以及抵御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样种植企业可以提前安排种植的规模和方式,以及销售渠道,这样利润是可期的,企业的员工可以拿到稳定的工资,而不必担心来年价格的涨跌对自己收入的影响。本文所说的“种植企业”可以是龙头企业,也可以是合作社的形式,如果是合作社的话由本地的种养殖大户或者当地声望高的人共同参与更有利于外人参与到当地农村的经济活动中。

【参考文献】

[1] 李圣军. “互联网 + 现代农业”全产业链融合架构与模式[J]. 经济学研究, 2016, 14(3): 11-17

[2] 陈红川. “互联网 +”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路径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15, (16): 143-147

[3] 华红娟, 常向阳. 供应链模式对农户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 2011, (9): 108-117

[4] 谭天明. 应重视在农业生产环节解决食品安全问题[J]. 经济纵横, 2011, (9): 86-88.

猜你喜欢

农村电子商务现代农业互联网+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