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作用观察

2018-04-25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卡培生存期例数

近年来,乳腺癌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且年轻化程度越来越高,这与患者的遗传因素、饮食习惯及生活环境密切相关[1]。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治疗方法的不断进步,每年仍会有20%~35%的乳腺癌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尽管临床上常用乳腺切除术来降低疾病的转移和恶化,但对于晚期患者该方法仍不能完全治愈,中位生存期仅有2~3年[2]。目前,医学上对于经一线治疗后无进展的患者常采用维持治疗的方式,临床上常选用紫杉类药物与蒽环类药物作为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首选用药[3-4]。卡培他滨作为一种新型靶向口服氟尿嘧啶制剂,本研究探讨其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9月收治的125例女性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选者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ational receptor,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2,HER2)均呈阴性。对照组63例,年龄35~71岁,平均年龄(48.1±4.63)岁。绝经者32例,未绝经者31例。肝转移者21例,骨转移者19例,肺转移者15例,2个部位以上均转移者8例。研究组62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47.6±5.03)岁。绝经者30例,未绝经者32例。肝转移者18例,骨转移者20例,肺转移者17 例,2 个部位以上均转移者7例。纳入标准:(1)入组前均接受了一线联合化学治疗,且无疗效进展者;(2)有至少1个可供观察的影像学指标者;(3)预计生存期3个月以上者。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肝肾功能障碍者及支气管疾病者;(2)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所有患者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案

研究组患者在一线化学治疗后第 21天进行卡培他滨(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60221)维持治疗,每天餐后30 min口服,2次/d,剂量为1 000 mg/m2,连续服用2周,停药1周。然后进行第2个治疗周期,2个治疗周期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如有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则停止治疗。对照组患者在一线化学治疗后第21天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并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研究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其计算起始时间为一线治疗后的第21天,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评价参照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4]。完全缓解:所有目标病灶全部消失;部分缓解: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消失超过30%;无变化: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消失小于30%或增加小于20%;进展:基线病灶最大径之和增加超过20%甚至有的新发病灶出现。有效缓解率RR=(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总例数×100%,肿瘤控制率=(完全缓解例数+部分缓解例数+无变化例数)/总例数×100% 。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缓解率、肿瘤控制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为(9.63±1.38)个月,对照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为(5.82±0.94)个月,研究组较对照组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065,P=0.000)。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位居所有女性癌症的第—位,死亡率位居第6位[5-6]。晚期乳腺癌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患者在经过一线标准化学治疗后疾病无进展,只能采用维持治疗的方式,以期延长自己的生存时间并且改善生活质量[7-8]。维持治疗即对化学治疗后处于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或稳定期的患者采用药物进行巩固化学治疗,以阻止疾病进展的治疗方法。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卡培他滨作为一种新型氟尿嘧啶衍生物,具有生物利用度高、靶向性好等特点,在同类药物中生物活性最强,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一线用药[9]。由于癌细胞核酸合成活跃,TP高于正常组,特别是在乳腺癌组织中TP阳性表达率更高,卡培他滨口服吸收后被肝脏代谢成5'-去氧-5-氟尿嘧啶,其在胸腺嘧啶磷酸化酶的催化下转化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5-氟尿嘧啶,由于肿瘤部位为高表达胸腺嘧啶磷酸化酶区域,因此,该药物具有良好的靶向选择性[10-11]。且卡培他滨还具有抗血管生成效应及选择性激活特点,这不仅大幅提升了抗肿瘤作用,还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12]。有研究报道,卡培他滨治疗蒽环类和紫杉类药物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疗效达20%~26%[13]。江小梅等[14]研究卡培他滨单药治疗难治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有效率达31.2%,临床获益率达70.5%,疗效不受激素受体、Her-2状态影响,不良反应可耐受。雷叶青等[15]研究表明,采用卡培他滨治疗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本研究选取125例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经卡培他滨口服维持治疗两周期后,患者的有效缓解率、肿瘤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卡培他滨对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显著。研究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别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白细胞下降和手足综合征。但发生的程度均较轻或经有效治疗便可缓解,均未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综上所述,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1]陈熹微,侯新燕. 乳腺癌相关危险因素对乳腺实质影响的研究现状 [J]. 医学综述,2016,22(21):4218-4221.

[2]赵丹,宋国红,李惠平,等. 复发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特征及总生存分析[J]. 癌症进展,2016,14(12):1179-1183.

[3]吴旻骅,吴伟主.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5,53(4):73-75.

[4]刘海霞. 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观察[J]. 山东医药,2017,57(6):83-84.

[5]夏广惠,刘红,祁玮,等. 循证护理在晚期青年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4):26-28,35.

[6]黄哲宙,陈万青,吴春晓,等.中国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和死亡现况——全国32个肿瘤登记点2003—2007年资料分析报告[J]. 肿瘤,2012,32(6):435-439.

[7]梁雪峰,马东初,丁震宇,等. 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对辅助化疗后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 中华肿瘤杂志,2013,35(10):764-768.

[8]李杰,王先国,张学伟. 替吉奥与卡培他滨分别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2,4(4):343-346.

[9]刘星,薛海鸥. 卡培他滨节拍化疗在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36(4):81-83.

[10]耿曼. 选择性靶向化疗药物卡培他滨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2015,5(22):144-145.

[11]任洁. 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J]. 实用癌症杂志,2013,28(6):649-651.

[12]杨小林. 卡培他滨用于晚期乳腺癌维持治疗的疗效评价[J]. 医药前沿,2017,7(31): 146-147.

[13]陈云兰,韩江琼,赵金奇. 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37例乳腺癌肝转移的临床观察[J]. 重庆医学,2013,42(2):203-205.

[14]江小梅,袁中玉,彭杰文. 卡培他滨对难治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的评价[J]. 广西医学,2010,32(7):788-792.

[15]雷叶青,李海涛,曹健,等. 卡培他滨单药维持治疗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J]. 广州医药,2017,48(3):102-105.

猜你喜欢

卡培生存期例数
派姆单抗作为二线可有效治疗晚期肝癌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卡培他滨对复发转移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卡培他滨相关基因多态性与手足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
Ⅱ/Ⅲ期结肠癌患者边侧性、分子亚型及治疗响应
卡培他滨联合调强放疗治疗乳腺癌肝转移的疗效观察
维持治疗对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生存率的影响
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对乳腺癌患者复发转移和无病生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