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理念

2018-04-23赵立艳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发展

赵立艳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2-000-02

摘 要 中国共产党建国是为了人民,建设是为了人民,改革开放还是为了人民,继续深化改革更是为了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理念。

关键词 立国之道 唯在富民

1921年,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的、以解救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为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从那儿以后,发动、宣传、先锋作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日常,为了实现冲出苦难、挺起脊梁、拯救中国人民,改变近代以后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阶段性目标,中国共产党必须成为中华大地的执政党。

一、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为了人民

在几千年的人类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创造了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荣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人类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伟大的人民。但是,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靈涂炭,中国人民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

面对苦难,中国人民奋起抗争,绝不屈服。中国革命爆发了,农民自发的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奠定了中国革命的基础,中国的先进分子结合国内外的形式和中国的实际,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共产主义小组在中国的南北大地先后建立,各项救亡图存的活动相继展开。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南湖的一条小舟上展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确立了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废除资本所有制,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3名代表,平均年龄28岁,这样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以朝气蓬勃的面貌出现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带着中华民族大翻身、中国人民大解放的崇高革命理想主义精神登上了中国近代史的舞台。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不负人民的期望和历史的重托毅然拿起武器、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志的尸首,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赶走了侵略者,平复了内战,赢得了民族的解放和独立,建立了新中国。

新中国的建立,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基本基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二、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为了人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牺牲了无数革命先烈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建立起来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临的是一穷二白的状况。面对这种情况,党同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全党同志都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使我们党拥有了不竭的力量源泉,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把祖国、民族建设好。

这一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党为人民探索适合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基于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基本现状,毛泽东果断提出“走自己的路”: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国民经济开始恢复。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大力发展生产,使人民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为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和新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基础,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条件。完成了一五计划,开始改变落后的新中国面貌,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实现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1956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就把人民的需要列入到党工作的日程。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接力探索历史进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程,它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物质基础、提供了理论准备。

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在所有中国共产党人的努力下,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得到了初步的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都能安居乐业。

三、改革发展为了人民

要彻底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办法只有通过改革。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行了以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中心的改革。这场从农村开始的改革,使全中国人民的生活逐渐从温饱转向基本小康,实现了人民做梦都不敢想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完成了“生存—温饱—小康”的三级跳跃,人民家庭财产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中国人在建国的1949年人均国民收入是69.24元 ,到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3616元,农村居民人均存收入是12363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民的精神世界、思想观念也都随着发生了变化,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与世界同步的年代。这种巨大的变化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党的富民决策,得益于党的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

四、十八大以来所有治国理政的理念都是为了人民

中国共产党就是为人民造福而诞生的,现在继续前进还是为了人民。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大事业,担负起历史赋予的最大责任,提出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根本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改革的顶层设计,到群众身边“小事”,无不诠释出人民利益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清晰地勾勒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人民至上”和“民生逻辑”的执政情怀。

(一)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党向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就是到2020年建党一百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增强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实现中国人民的梦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五有里包含无数中国人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表述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段讲话,朴实亲切、饱含深情,温暖了亿万人的心。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深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小康才能真正造福全体人民。

(二)时时问需于民、事事问计于民,把人民置于工作中最重要的位置

改革发展为了谁、依靠谁,这是关系全面深化改革目的与动力的重大问题。认清改革的力量之源、发展的最终目的,就能激发出攻坚克难的强劲动力,朝着目标砥砺前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已经给出了明确答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努力使各项改革都能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都能满足人民群众愿望和期待”;“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是继续深化改革的“人心标准”,更是执政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五、十九大报告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生活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人民是天,人民是地,天地之间才是我们的活动空间。中国共产党96年的历史,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独立,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不怕牺牲的历史。

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党员都要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永远造福于民,永远为民执政,是我们党的基本执政理念。

参考文献:

[1] 王泽旭.中国共产党历史党员干部读本[M].长春:红旗出版社,2005:30,124,195.

[2] 十八大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3]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12.

[4]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二(五).

[5] 十九大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1.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发展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