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电基础设施新蓝海

2018-04-20金香梅

城乡建设 2018年6期
关键词:停车场运营商基础设施

■ 于 波 金香梅

2016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出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及用地政策。通知要求强化城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调控,加强停车场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并明确提出加强城市停车场建成后的监管。不符合规划、不满足配建标准、充电基础设施和有关工程建设标准的,不得通过规划核实。可以说,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发展已进入新蓝海。

充电更便捷

市场需求日渐旺盛

2017年,中国完成新能源汽车的产量79.4万辆,完成销量77.7万辆,产量占比达到了汽车总产量的2.7%,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的首位。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推广,到2020年,中国预计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和产量将达到每年200万辆。个人汽车消费市场正在快速兴起,新能源乘用车去年销售的占比接近75%。

2018年1月11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公布了2017年度全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推广应用情况。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公共类充电基础设施(联盟内成员单位上报)保有量达213903个。全国随车配建私人类充电基础设施约231820个。按照172万辆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计算,我国新能源汽车车桩比约为3.8∶1。

充电设施作为新能源汽车普及和应用的配套设施,国家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提出了明确的分场所的建设目标,在交通枢纽、大型文体设施、城市绿地、大型建筑物配建停车场、路边停车位等城市公共停车场所,建成超过2400座城市公共充电站与50万个分散式公共充电桩,满足临时补电需要。在城际高速公路服务区,2020年之前,形成“四纵四横”(四纵:沈海、京沪、京台、京港澳;四横:青银、连霍、沪蓉和沪昆)城际快充网络,建成超过1000座城市快充站。

壁挂式充电桩

直流快速充电桩

家用充电盒

发展瓶颈依然突出

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整体规模仍显滞后。2020年规划建设公共充电桩数量约50万个,但是与同期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规模仍然不匹配。另一方面,充电设施的布局也不够合理,公共充电桩的平均使用率不到15%,可持续的商业发展模式还没有形成,众多的充电运营商仍在积极探索。

充电桩按照充电速度分为快充桩和慢充桩:快充桩充满一辆新能源汽车的时间通常在1~3小时,慢充桩则需要7~9小时;按照电源类别分为直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通常情况下慢充桩采用交流电,而快充桩采用直流电。慢充桩的优点:电源电量低、可延长新能源汽车电池寿命、体积小便于安装、可单独使用也可以大批量建设充电站、造价便宜,建设投资小;缺点:充电时间长、经济效益低;适用范围:适合在居民小区新能源汽车的业主充电,可单独或批量安装;也可以在充电站作为快充桩的补充充电桩。快充桩的优点:充电速度快、品种多、可以满足各类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要、收益率大;缺点:长期快充会降低新能源汽车电池寿命、电源电量高、体积大、场地要求高、造价高、建设投资大;适用范围:适合建设公共或集中充电站。

发展瓶颈主要表现在:

新兴产业无任何管理经验可以借鉴。作为一个新兴发展的行业,充电运营商的盈利模式还不够凸显,目前在用户基数未达到一定量时,仅仅依靠充电服务费,还远远不够。

政令多头:目前牵涉到新能源汽车充电产业管理的政府部门包括发改、城管、科技、经信、住建等多部门,分领域管理协调困难;优惠政策限制条件多,申请周期长,落实困难。

原有规划相对滞后,已建住宅小区和商业建筑既有供电力不足、建站场地紧缺、交通资源混乱等。

行业管理存在真空,涉及到电力部门供电保障问题、峰谷电价问题、物业管理问题、停车场管理和收费资质问题等。这些具体环节没有统一管理协调机构更没有统一标准,增加了充电建设企业运营成本。

技术革新助推发展

目前,充电桩行业主要分为生产制造,投资建设,市场运营等几类企业。运营商方面,全国充电桩运营数量在1000个以上的规模化运营商已经达到13家,其中,公共类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排名前四的运营商分别为特来电(自建+托管)、国网公司、星星充电、中国普天,分别运营97559个、42304个、28521个和14660个充电桩,前四大运营商的保有量总和占全国公共类充电基础设施的86%。数据显示,北京、广东、上海、江苏四省市充电桩的数量均超过了2万个,分别为30363个、29262个、26314个、22075个。顺应地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北上广等地区是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比较快的地区。

系统架构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充电设施技术也在不断革新和进步。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充电设施分为直流和交流两大类产品,作为市场运营,直流充电桩适合建设在公共场所,提供高效的充电服务,交流充电桩适合建设在社区,写字楼等场所,为有长久驻留需求的用户进行充电服务。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攀新,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电池容量不断增大,快速充电需求推动着充电设施的功率也不断增大,从早期的30kW到目前出现的60kW,基本能够满足电动汽车用户一小时之内充满电的需求。同时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涌现出很多概念阶段的充电黑科技。新能源汽车的充电也将更便捷、更人性化、更高效。如北京宝途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能源汽车综合服务平台具备了充电、停车等多项功能,结合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基本实现了人、车、桩、场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并与众多国际国内知名汽车商进行过兼容性测试,确保老旧国标电动车辆充电的兼容性和稳定性。同时,综合服务平台和桩体之间的物联网属性,确保充电链路具备智能电力优化功能。宝途科技在建设选址上严格甄选,携手国内大型地产商,确保充电车位不占位,进出场信息化管理,给用户提供最优的便捷充电服务,也为合作方提供最大的收益保障,合作共赢才是行业发展的根本。

充电管理网络平台主界面

放眼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大,运营商在提供基础充电服务的同时,结合互联网、物联网技术,通过对用户潜力的不断挖掘,商业模式的不断推陈出新,运营商将迎来爆发式的盈利增长。

随着政府出台更多的鼓励建设、投资和运营补贴政策,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企业和社会参与充电设施建设的积极性逐渐提高,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猜你喜欢

停车场运营商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停车场迷宫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潜力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三大运营商换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