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城市乐活水岸”—青岛市李沧区李村河中游综合整治工程

2018-04-20刘梦泉,王树忠,李媛媛

城乡建设 2018年6期
关键词:李沧区李村大集

青岛市李沧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传承世园会举办财富,以打造花园城区提升宜居品质。李村河作为李沧区的一条主要河流,为青岛市区最大的水系。李村河中游是该流域黑臭水治理的多年顽疾,河道内乱搭乱建影响市容美观,存在着泄洪安全隐患,作为城市河道却无水可观,是河道治理中最难“捅”开的堵点,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青岛市李沧区区委书记王希静同志多次现场调度指示,要求坚决贯彻青岛市市委、市政府坚守生态环境底线要求,打赢河道治理攻坚战,还市民一条生态、美丽、休闲的李村河。

李村大集西段整治前

李村大集西段整治后

2014年,青岛市李沧区建管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启了李村河中游综合整治工程,该工程西起君峰路东至青银高速,全长约3公里,方案采取两端大水面蓄水,中段内部蓄水的方式,将李村河中游整治为中心城区景观河道,工程总投资约3.9亿元,主要包括:截污、防洪、景观绿化、桥梁等工程。分两期工程建设:一期主要实施截污、清淤;二期主要实施景观绿化、桥梁、亮化等工程。该工程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于2016年底完成,其黑臭水体治理思路及取得的成绩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农业部四部门全国黑臭水体整治考核工作中得到肯定,一年多来,迎接国家、省、市区各单位、部门领导、人员约300余人参观视察50余次,得到一致好评,市民有口皆碑。截至目前,君峰路-青银高速段已全部实施完成,全线截污管线、中水管线施工完成,景观绿化、雕塑小品完成,全线蓄水16万立方米。

如今,昔日“臭水沟”变身为主城区最美、最长的城市景观河,一个以“水波再兴、水印绿廊、水韵雅市”为标志的“城市乐活水岸”在李村河中游悄然崛起,成为青岛市李沧区独具特色的生态、休闲、商务产业带,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为了生动现实。近日,李村河中游整治工程项目获评“山东省人居环境范例奖”,后期将按程序申报“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李村大集整治前

李村大集整治后

李村河中游综合整治呈现三大工作亮点

一、理念先行—“治河先治污”

治河先治污,这是河道治理的普遍做法。但是如何做?细微之处见真章。一是坚持前期摸排“全面细致”。结合水体治理与生态建设理念,青岛市李沧区坚持“民生为本、生态治河”的方针,把污水治理作为河道水体保护的根本,在河道治理方面,真正做到治“污”与治“水”相结合,民生与生态同发展。针对李村河、板桥坊河、楼山河3大流域、7条河道、9个片区的污染情况,青岛市李沧区建管局组织专业科室、人员开展了全区水体调研和污染源普查工作,采取排水管网检查井逐一打开、暗渠清淤、专业队伍先进设备摸排等方式,在不放过一家小作坊、不错失一条小支管的前提下,全面排查污染源头。李村河中游位于李村中心商圈,周边商铺、住宅众多,污染源复杂。因此,青岛市李沧区建管局结合现状情况,将点源分为周边截污干管不完善、污水无处排放的污染源,旧村改造未实施、雨污混流的污染源,部分住宅小区、商铺污水管道私搭乱接的污染源,部分工业、企业污水未经处理乱排乱放的污染源几类,分情况集中处理,截至目前,李村河中游及周边3公里区域内共发现污染河道点源83处。

二是治理排污“源头除根”。在点源治理措施方面青岛市李沧区建管局不仅延续以往在河道治理上完善市政管网、保障周边污水有出处的截污干管和区域支管建设模式,还采取工程措施与管理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污染源头治理,从根本上保障河道水体无污染物进入。李村河中游3公里截污干管全部实施完成,83处污染源全部源头治理完成,实现3公里水岸线蓄水16万立方。

李村大集东段(二手车市场段)整治前

李村大集东段(二手车市场段)整治后

二、大集搬迁—“商圈品质提升”

改革就要有啃硬骨头的精神。李村河作为青岛市李沧区主要泄洪河道之一,长期以来,由于李村河底“天天市”占用泄洪通道经营,防洪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消费安全等问题突出,被山东省市列为重大安全隐患。为彻底解决李村河存在的一系列重大安全隐患问题,青岛市李沧区区委、区政府确立了对啃下李村大集及河底“天天市”这个硬骨头,李村河底经营业户实施整体搬迁的方案。

一是动员全体业户,夯实整治基础。为顺利实施大集及“天天市”的搬迁,保障各经营业户自身及消费人群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青岛市李沧区广泛动员,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李村大集安全隐患的危害性、大集搬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宣传李村河中游“还市民以健康和充满活力的李村河”的整治意义和城市乐活水岸的整治效果,提高全社会对李村大集搬迁的认识,形成对大集搬迁的共识。举全区之力,在项目选址、规划建设,周边道路管网、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占路经营查处,以及周边交通组织等全力做好服务保障,为李村大集搬迁工作的圆满完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是科学施工建设,牢抓进度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采取先易后难、分段挤压的施工方式,搬出一个行市,施工单位立即进入,形成大集搬迁势在必行的氛围。同时,克服时间紧、工程任务重、现场情况复杂等种种困难和不利因素,倒排工期,压差施工,通过每日调度工程进度、现场解决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回应业户的实际诉求等方式,加快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实现了截污管线的全面施工,君峰路至峰山路“水印绿廊”段全面蓄水,也初步呈现了李村河中游后期滨水乐活水岸效果。

透水地坪广场

透水地坪园路

三、海绵城市—“生态恢复”

由于河道的河底硬化和河道内李村大集的影响,李村河中游作为城市河道长期无水可观,同时又在最近的几十年中,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城市中的可渗透表面区域不断减少,城市景观和水体之间缺乏自然缓冲带。因此,李村河中游整治在满足河流行洪安全的前提下,引入海绵城市理念,解决过城河道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最佳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城市建设发展和河流的生态环境保护更加和谐统一。

南庄河整治后

一是整合四大系统,综合解决水环境问题。李村河中游整治工程延续李村河上、下游新型生态河道的设计定位,因地制宜,以“水波再兴、水印绿廊、水韵雅市”为主题,通过新建九级调蓄池作为水生态净化系统和过滤器,整合雨洪利用系统、生物栖息地系统、大集文化系统和健康绿道系统,构成一个综合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的生态基础设施,还原李村河中游的生态调蓄功能。

二是修复水生态,雨洪积蓄利用。李村河中游在整治工程中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与低影响开发设施,充分采用雨洪集蓄利用、分级控制雨水径流等方式,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提高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恢复李村河作为城市水系在城市防洪、排水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海绵”功能。改造完成后的李村河中游,创造了从无水到3公里水岸线,从10%的水面积换70%的滨水效果。

猜你喜欢

李沧区李村大集
春运
青岛开放大学李沧老年教育学院举行揭牌仪式
新时代的农村娃“赶大集”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青岛市李沧区老年大学召开优秀教师表彰会
重返童年—青岛李沧区老年大学校歌
动动脑,永不老
逐梦路上奋楫行
——潞安集团李村煤矿建设集约高效现代化矿井综述
开集啦!
明星开心笑果大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