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措施的探讨

2018-04-19杨玉麟

新课程·中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

杨玉麟

摘 要:在当前讲究高效率的时代,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师都在思考、探讨的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提高教学有效性,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将教材知识吃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从学习中学会学习,从尝试中学会探索,从探索中学会发现,从参与中得到发展,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从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几点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为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究提供一些素材。

关键词:课堂教学;初中数学;有效性

新课标提出:“教学活动是学生和教师彼此共同、积极参与和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和教师互相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提高和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过去的灌输式教学,从传授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探究式教学模式,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在今后的教育和学习过程中,应该作为一个活泼、积极的个体主动参与进来。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观念,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目的,把握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及各种辅助资料,改革课堂教学评价,创设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能正确回答问题,得到教师的及时表扬,从而树立自信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心去学习数学。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教学对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实施,但教育的最终评价仍是以学生的分数为最终评价,从而导致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仍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课堂教学在某些方面不仅没有成为学生健康学习的乐园,课堂教学还缺乏激发学生动力、活力、发展良好个性化的力量。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极少怀疑知识的正确性和教师的权威性,使得学生缺乏批判性地分析问题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忽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压抑学生个性、制约学生的创造力,课堂教学缺乏活力和生机。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即考试成绩),部分学生可能会考出好成绩,但是大多数学生对数学课堂却充满恐惧,从而产生消极态度。传统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很好的效果,但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收效甚微。

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观念,认真学习研究新的教学模式,正确地选择适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模式,确立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模式。

(二)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问题

初中生学习自觉性较差,缺少解题的积极性;没有学习动力很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习意志比较薄弱,对知识的掌握不连续;缺乏独立性,自信心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不想办法克服;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从而降低了学习效率;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思想懒惰,需要记忆的基础知识不认真熟记;阅读理解能力差,数学题越来越贴近生活,题目的要求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要求也在提高;提出问题的意识差,目前大多数学生只能解决现成的数学问题,而对数学知识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欠缺;联想能力差,如代数中的二次三项式、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可以一起联想,以二次函数为基本,拓展当y=0时、y>0时、y<0时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构成一个知识网,把所学的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有的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不会前后联系,缺乏系统的数学理论知识的观察能力,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存在着思维上的局限性,缺乏数学想象力,对于学习过程中的重点把握不准确。数学作为逻辑性、缜密性要求较高的学科,课堂学习气氛一般都比较紧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也比较少,会造成学生对学科学习的懈怠,久而久之容易产生对数学的抵触心理。另一方面,随着年级的增长,数学知识的难度也在增加,尤其是在初中后两年,逐渐开始学习函数,学生所产生的困难和问题也就越来越多,这些问题逐渐累积起来,造成学生的成绩下降。

(三)“优等生”现象

随着教育改革,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也逐渐重视起来,但是“优等生”和“劣等生”的分类在多数学校中还是存在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往往也只是固定的学生会举手发言,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都是集中在固定的几个人中间,优等生在学习效率、问题的理解上都更胜一筹。教师在和优等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会以该学生的思路为主进行讲解,但实际上每个学生的思路、解题方式都是存在差别的,这样就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理解所讲内容。其他学生在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也不能及时、有效地反馈给教师,长此下来,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

二、如何有效地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一)教师要彻底地改变教学观念

在教学活动中,以新课程标准中的内容和目标为根本,促进观念上的改变,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的观念。在新时代市场条件和新课改要求下,初中數学老师要转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据新课改所提出的标准和要求建立新的教学观念,要知道,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是以老师的讲解为主体,而应该建立起老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要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辅助者的身份。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和开阔自己的眼界,采取各种有效的、生动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进而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在课堂上可以多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为每个学生都提供参与的机会,将一些重点、难点课程强化讨论,把课堂的主导权还给学生。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活动不能是仅仅让学生多参与,而是要提高学生对课堂的掌握。通过小组化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加有效地接受知识。

(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学过程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动态化过程,学生和教师在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各有不同,学生应该作为自己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学习,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有效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角的比较”一课中,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森林中有一位慈祥善良的树爷爷,他和森林中的其他小动物和睦相处,并且经常给小动物们讲故事,看看今天谁来了,通过PPT给出小鸟、小白兔、小松鼠”。学生积极发言,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抓住这一契机向学生发出提问:这三个小动物的位置是怎样的呢?这一教学情境的,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数学这门课程涉及大量的定理、理论,逻辑性较强,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将所学到的数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生活中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将自己身边的各种现象、时间等通过数学理论和图形加以解释和分析,在这个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另外,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将生活实际和课堂所学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与欲望,从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率。在实践和理论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学习与推理,改变教师在学生中过于高大和威严的现象,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当学生感觉到和教师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时,也会更加主动地和教师交流,将学习过程中的难题反馈给教师,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的课程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其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首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教材内容熟练掌握,每一次课堂之前都要进行完整、严密的备课,对课堂中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都要不断地改善,力求达到最佳的状态;其次,在课堂中,要同学生保持时刻交流与沟通,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抛开书本自我思考,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上述方式,培养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惯性思维,在遇到问题时主动探索,将解决问题作为自身学习的方式。

(四)加强教师的自身学习,丰富教师的理论水平

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是基础。在课余时间教师应该积极地参加各类学术活动,提高和巩固自身。首先,多阅读市面上主流的期刊、专著,掌握数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最新的理论研究等,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学校也应该多为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通过和其他学校的数学教师之间的研讨和交流,围绕教学活动展开讨论,将各自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一些有效的措施共同讨论,大家取长补短,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第二,研读教学类文献,从多个渠道收集和数学教学相关的资料以及书籍,总结其中的理论,撰写读书心得,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方案。第三,在学生群体中开展读书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堂之外的数学知识。教材是初中生获取基础数学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围绕着教材开展的,教材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新的课程目标下,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都是较高的,不能全部依赖于书本中的知识,教学课堂缺乏其他生动、有趣的知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也就无法同生活实践相结合,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的综合能力,教学有效性也就十分局限。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学习到许多和数学发展相关的故事和典故,激发学生对数学理论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問题的能力。

学生在初中阶段,除了学习,还面临着青春期的发展,其心理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作为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除了要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之外,还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心理状态,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要适应学生心理变化的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随着学生学习状态、心理状态、教学目标、课程要求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岑志庆.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07(49):28-29.

[2]鲍柏芝.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文理导航旬刊,2015(1):10.

[3]余福敏.新课程标准下初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6):160.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