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的初探

2018-04-17张耀明

新课程·下旬 2018年2期

张耀明

摘 要:结合本校生物学教学的实际,就学生学业的评价、对探究式教学的过程进行评价、课堂上多角色共同评价、纸笔测试中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

关键词:多方面评价;多角色评价;探究式过程评价

高中生对情感态度的体验、对学习技能的掌握和对课堂知识的获取,这几个方面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主要部分。我们高中生物教师面对的是多方面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常常是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是一种总结性评价。这样的评价往往忽视了高中生物学科对学生情感态度、认知能力、技能掌握、价值观念等多方面的培养。教师从多方位、多角度客观地评价学生才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评价要求,生物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生物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和生物教学质量的提升。

从事高中生物教学的这些年以来,我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下面我分类总结了一些关于高中生物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方法。

一、学生学业的多方面评价

多元化智能理论认为,个体都应该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能,但每个人在智能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认知方式上也有所不同。该理论强调个体智能是有差异的,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多方面评估。

多元智能理论为采用多样性的评价方法、开放性的评价内容和建立学生记录卡提供了理论基础。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如采用传统的纸笔考试、模型制作、实验考查等。例如,高二生物课学生学期学业成绩评定可以从知识、能力、态度三方面进行,确定评价方式,制定评价工具及评分方法。(见表1)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使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的不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为教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是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提供了理论依据,每星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学生课堂表现评价表”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活动。每个学期计算表现最佳的5个星期的总分作为该评价的总得分。

每个评价活动都要使学生能够亲自参与,这样做就可以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评价的有关方法和标准,使学生能够有机会进行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进行评价,有利于学生提高评价的能力,从而可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的社会。

二、进行探究式教学并对其过程进行评价

为了适应当前的新高考模式,我运用了新的教学方式——探究式教学。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也是我现在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对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探究式学习就是学生通过课堂和课后的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的实践活动去获得生物学知识、去认识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方法。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要使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这就要求对探究的主体——学生加强评价。对于学生的探究成果,教师可采用知识和能力考查、生物实验考查来完成。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是怎样对探究的过程进行评价。

生物学实验是探究式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真的能够做到在观察的同时去积极思考吗?如果想要对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做出准确的评价,最好的方法还是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室动手操作,教师对其进行评价,然而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现在的学考和选考的大背景下不容易实施。因此我们采取了对学生的操作行为要点进行考核的方法,用A(2分)、B(1分)、C(0分)三个等级进行评分。于是我设计了下表(表3:以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为例),要求每个学生认真填写相关内容。

经过汇总,纳入学期总评成绩中,在实验操作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对相关的实验进行改进与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还可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一些实验现象,分析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得出相应的结论。对那些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则要给予更多的鼓励,并且可以把他们的评价分值适当地提高。

三、由多个角色共同参与评价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模式:老师先提问,学生再回答,再由老师来评判是否正确。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权威的角色,而学生则习惯了去等待老师公布标准答案,使学生养成了不愿意多思考的坏习惯。这种教学方式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使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在这个时候就处于配角的地位,从而使学生主角的身份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发展性评价则主张改变过去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单一模式,而是鼓励学生、家长和老师等不同的角色都能积极参与到评价中去,将评价转变为由多个角色共同参与完成的教学活动。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例如,在教学一节新课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学生在归纳和总结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更加清楚自己在哪些知识点上还掌握得不够,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对学生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师也可以更快更深入地加以了解,并能及时纠正学生的一些陋习。教师不应是单一的评判者,而应是评价的指导者和合作者。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对于自己设置的问题不能急着说出标准答案,而应让有不同意见的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再由其他同学通过讨论做出评判。参与他评的学生也能对自己掌握的知识不断改进和完善。例如,在学习《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时,做渗透实验演示过程时,教师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1.请大家预测实验的现象。

2.漏斗中水柱为什么会上升?

3.漏斗中的水分子有进入烧杯的吗?

4.这属不属于扩散?

5.若把半透膜换成纱布或者保鲜膜,水柱还会上升吗?

6.如果将清水换成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水柱还会上升吗?

教師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如果觉得不是很完善,还可以向其他学生提问:“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还有其他想法吗?”特别是对于一些主观性很强的思考题,更需要多让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一个问题有多种答案,应该鼓励学生对不同的答案做出相应的评价。“你同意哪一种答案?”“你觉得哪一个方法更好?”这种方式贯穿在整个生物教学中,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学生能积极地回答问题,从而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通过纸笔测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评价

在众多的教学评价方法中传统的纸笔测试依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传统考试基本都是采取单一的笔试的形式。人们通常会认为,这将不利于研究性学习的进行。其实本质上纸笔测试与科学探究并不排斥,关键是考试的内容是什么,考试的形式又是什么。考试应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做出相应的改进,结合教学中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这三大目标的培养,通过一些联系生产实践的、综合性和开放性的资料来设置问题进行书面考查,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特定的情景中考查生物知识能更好地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的例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用和借鉴。

例1:分析下列生命现象,回答有关问题。

现象一:在正常人的血浆中,NaHCO3的含量约为H2C03含量的20倍。当血浆中NaHCO3的含量减少时,会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H2CO3的含量减少时,则形成碱中毒。

现象二:人体血糖浓度太低会发生休克,若医生给病人静脉注射质量分数为50%的葡萄糖溶液,则病人会很快苏醒过来。

现象三:生活在地球南北两极的动物,如北极熊、企鹅等除了身披皮毛或羽毛外,皮下还有一层厚厚的脂肪。

(1)现象一表明_______。

(2)现象二中给病人注射葡萄糖溶液的主要目的是______。

(3)你对现象三的解释是______。

将有关无机盐和有机物的相关知识点考查设置在这样一个情景中,就将生物能力的考查上升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例2: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分别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和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血渍含有蛋白质成分,油渍含有动物的油脂成分),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表4为实验记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中可以看出,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_____

______和________,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

(2)实验记录中酶的最适宜温度为________℃。

(3)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________。

(4)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9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___________,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这既考查了基础知识,又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特定的情景中考查生物学知识则更有利于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学生的学习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模式与学习方法,而只有公正、客观、科学的评价方式才能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对于培养创新精神、探究实践能力、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多角色多方面的教学评价,我们从过去的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转变为了如何重視学生的基础,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发展了学生多元化的智能,促进了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建立新课程生物学科评价体系给学生提供了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在主动探究生物学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等方面更上一层楼。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对当前的评价模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坚持不懈地改进和完善,从而让生物教学评价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华玉.一种学生获得生物学知识和技能的评价方法[M].中学生物学,2006(7).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新课程与学生评价改革[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3]叶志强.高中生物模块学业评价方案[J].中学生物学,2006(5).

?誗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