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运用传统文化加强中学生素质教育

2018-04-17王岚李蓉兰

新课程·下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学生素质教育

王岚 李蓉兰

摘 要:传统文化教育是当代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对中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在中学阶段,我们要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加强中学生素质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远大的理想,提高爱国意识和民族自信心,并且要培养他们顽强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学生;素质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髓,饱含着祖先们的智慧结晶、文化信仰、哲学思想、为人处世之道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一代代中华儿女学习的宝贵资源。当前,加强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实现文化创新,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传统文化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呢?

一、运用传统文化进行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远大的理想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目前社会生活中,中学生的思想表现出多样化:有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有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很差,面对中学生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在中学阶段加强中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已迫在眉睫。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在我们的文学作品中,在我们的历史课上,圣贤先哲的至理名言、诗词歌赋、感人事迹可以说比比皆是,它们都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及远大理想的最好材料。如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先辈们的感人事迹,以及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对启发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远大的理想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二、运用传统文化进行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高中阶段,要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要分学段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适当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够对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加以培养,还能够促使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得到进一步强化。在学校通过“升国旗、唱国歌和国旗下演讲”等一系列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课外活动,形成爱国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每个教室张贴国旗,校园布置历代伟大人物的名言或画像等,使爱国主义教育渗入校园环境里。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或者任课教师结合相关的学科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给学生播放一些爱国主义视频或推荐一些阅读书目,通过观看和阅读,必然会激发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通过每日的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让辉煌的中华文化熏陶学生心灵;利用电脑、多媒体等各种媒体,让学生适时观看“神九”上天,北京奥运、女排夺冠等,以此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同时鼓励学生多关注新闻频道和教育频道,清楚中国的发展与崛起,了解辉煌中国,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

三、运用传统文化进行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中学生顽强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在中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必须要有为理想而顽强拼搏、不断进取的精神。在中华民族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的前人在困难面前从来都不认输,形成了顽强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斗。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把传统文化中古人拼搏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事例融入教材中讲解,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恒心、毅力、意志和勇于进取是大有帮助的。如屈原在艰苦条件下读书,最终成为有名的诗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一定会经受磨难,只有你不放弃敢拼搏,你才会获得本来自己没有的技能,从而使自己的人生更加辉煌。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荀子在《劝学》中教育我们做事情要有恒心和毅力,“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战国时期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刻苦读书的故事也激励着中学生。这样的名言哲理,史实史事,不胜枚举,会对可塑性很强的学生形成强大的榜样和警示作用。

总之,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离不开家庭、學校的关注,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重视。学校要借助全社会的力量,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宣传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中学生的成长、学习环境中来。我们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要运用传统文化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使中华文明在全球化浪潮中不断稳步前进。

注:本文为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7]GHB1251。

?誗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中学生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