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传播环境下中国纪录片生存环境研究

2018-04-17史哲宇王廷轩

科技传播 2018年6期
关键词:纪录片互联网

史哲宇 王廷轩

摘 要 纪录片是指描写、记录或者研究现实世界的电影,它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就包括互联网的传播特性以及网络环境中文化因素、商业影响和政治规约等。文章围绕这几方面,对互联网传播环境下中国纪录片的生存环境进行分析。

关键词 互联网;传播环境;纪录片;生存环境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07-0130-02

纵观近年来纪录片的网络化生存状况,其受到互联网的传播特性影响的同时,也受到网络环境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规约,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纪录片网络化发展的背景,对这些要素的研究就成为关照中国纪录片互联网生存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

1 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传播

加拿大著名传播学者、思想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其代表性著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觀点。在他看来:“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背景下,网络是对人的多重感觉器官的进一步延伸,通过网络,人们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可以向更为广阔的世界扩张、可以向更为久远的过去回溯,人们感知、理解、接受信息的能力和传播、转化信息的能力都因此而呈现几何级数的提升。世界因网络而成为一个地球村,甚而可能因之成为一个房间,每个人在这个房间里都同时肩负着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角色。

因为网络具有以上提到的诸多传播特征,因而对于纪录片来说,其传播环境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变化。过去,主流媒体因为独占传播平台的霸权优势已因技术进步而被消弭,大众传播机构作为传播信息的制造者,其能力已经大大减弱,其被迫把传播主体的地位让渡给大众,而大众传播机构本身的功能也因此发生了蜕变——由信息的制作者逐步转化为信息发布的平台,在电视媒体上这就体现为制播分离,而在互联网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在线视频网站中,这种变化体现得则更为明显。境外的 YouTube和国内的优酷、土豆、秒拍等都是以用户自己制作和上传的视频为主。用美国《连线》杂志的话来说:“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新信息时代。”

2 文化、商业和多元网络互动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媒介的使用过程与传统形态发生了极为巨大的变化,大众传播日益被分众传播取代,“一对多”的传播和“多对多”的传播在网络上都占有相当的比重。用户在使用互联网时,也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中的被动受众状态,而是转为积极主动的信息搜集者和使用者。当一位互联网用户需要某种信息时,其可以通过“万能的”微信朋友圈或者微博、知乎发出自己的信息或者询问,通过网络的力量,其很可能迅速地得到相关信息或者帮助。

在商业化为主导的网络世界里,热播纪录片呈现出与传统媒体播出纪录片在类型上的重大差异。以腾讯视频为例,2016年10月,热播纪录片前10名,分别是:《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新年》《乡村里的中国》《谈婚论嫁》《子宫里的政治》《爱上中国间谍》《美丽西江》《大后方》《焦点人物》《读库微视频》。而在同一时间,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主要播出的是“一带一路”“国庆”“建党95周年” “长征80周年”等为主要题材类型的、具有更为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的系列纪录片作品。两相比较可以发现,与传统媒体相比,视频网站播出的热播纪录片往往以现实题材、文化题材、揭秘性题材为主,此类纪录片更适应互联网传播环境的需要,也能够更好地吸引网民的视线。

商业化或曰市场化的新媒体语境,为纪录片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也对纪录片的创意、生产、传播产生了更为复杂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以网络为主要传播渠道的互联网纪录片和以传统媒体为传播渠道的传统纪录片均有一定的波及。其对于纪录片的融资和利润回报的实现产生了更为直接和明显的影响。不同于过去单一的政府或传媒机构投资进行纪录片制作,越来越多的个人、私营企业、社会组织投入到纪录片的制作,纪录片制作资金因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众筹模式的引入、随片广告的增殖、植入广告的盛行、衍生品的销售而得到了更为充分的保障,纪录片终于在经济上摆脱了艺术品的定位,开始向工业商品的转向,自《舌尖上的中国》开始,纪录片同样具有令人瞩目的盈利能力终于成为被业内外普遍接受的共识。

3 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

尽管在文化和商业上,互联网时代的纪录片取得了独特的发展动力和相对自由的发展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我国传媒体制和政治环境的特征,作为文化产品的纪录片仍然受到国家政策环境的极大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政府开始逐渐把注意力转向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协调发展。“亚洲国家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对其他国家来说形成了强大的软实力,但从近代来看,亚洲国家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其软实力也大大削弱。但亚洲的软实力正在急剧上升,预计到2025年亚洲的软实力就可以达到历史的最好水平。”

在中国文化软实力逐步崛起的过程中,政府层面必然将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影视产业纳入到这一宏伟目标之中,伴随着这一过程,国家的政治诉求也必然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渗透入包括纪录片在内的各种影视艺术形态中去。近十年来,国家出台的涉及纪录片产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主要有:《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做好2014年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编排和备案工作的通知》《关于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

密集的相关文化政策推出和国家层面频繁的政策鼓励、扶持和引导,为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相当有利的发展空间和机遇。这些标志性政策的出台,把纪录片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文化战略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使得“政策与市场形成了推动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的两个车轮”。这些政策的提出和推行也是国家文化安全、文化软实力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题中要义和必由之路。在比较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着力扶持之下,中国纪录片行业以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之势快速发展起来,其丰富了电视荧屏、网络屏幕,在文化上、思想上丰富着、提高着广大观众的审美和欣赏能力。

4 纪录片的网络化生存现状

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主流视频网站均已经开设了专业的纪录片频道,这些网站对于纪录片的播出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紧张工作之余的碎片化观看需求,其使得观看者可以自由选择观看的时间和地点,观众也可以通过视频网站的搜索功能选择自己想要观看的具体影片。在观众观看某一部影片之后,网站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对该观众的收看行为进行分析和对比,进而向其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纪录片作品。在观看过程中,观看者可以随时停止观看行为,而在下次观看时,网站通过记录功能可以直接为观看者跳转至其上次观看结束时的内容。网络的这种智能化播出管理,使得观看者的观看体验远较传统媒体更为舒适和便利。

网络虚拟世界的聚集作用,又使得相同兴趣的网民可以聚集在某些特定网站,进而形成小众性的聚落。而由于网民总数的数以亿计,即便是这些小众性的网络聚落也可以很容易地在网络上聚集起数以千百万计的网民。对于纪录片来说,互联网的开放性、互动性使得很多优秀纪录片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被分享、点评、转发、推荐,这就使得纪录片在网络环境里获得了更为广阔的传播空间。

伴随着网络点击量的快速增加,网络传播效应的日益明显,互联网播出平台也日益成为纪录片传播和产生更为广泛社会影响的新领域,其在传播特性、文化因素、商业影响和政治规约等方面面对着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外部环境,也体现出全新的特点,这对中国纪录片的互联网生存将产生持续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1版.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60.

[2]蔡骐,肖芃.新媒体传播的文化考量与商业价值[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135-139.

[3]约瑟夫·奈.软实力[M].1版,马娟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4]肖党荣.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报告[DB/OL].2015.

猜你喜欢

纪录片互联网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