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剩与短缺:美院学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8-04-16曹增节

中国画画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美术院校毕业艺术家

文/曹增节

现在中国的美术院校毕业生,毕业就等于失业,不仅普通美术院校,中国最牛的美术院校学生也是如此,不仅本科生,硕士、博士生毕业也是如此,这是普遍状态。因为实在没有脸公布美术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于是,就在通常的国家统计用语之外,创造了新词:“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所以美术院校对于国家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由衷赞成的,这样,就可以回避“就业率”“初次就业酬金”之类的血淋淋的统计数字。

与此对应的是,美术院校近年报考持续火爆,知名美术院校大约要在30-40位考生中才能录取一人,竞争极为激烈。同样,美术高考培训早已成为中国一个持续增长的产业,第一年美术考试刚刚结束,第二轮就已经火热招生。

这一冷一热,形成强烈反差。

广州美术学院2018本科毕业作品展海报

广州美术学院2018本科毕业作品展海报

广州美术学院2018毕业展览现场

广州美术学院2018毕业展览现场

中国与世界其它地方不一样,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美术院校,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美术(设计)院校,也招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美术院校学生,这并不单单是因为中国人口最多,而是社会有需求,或者讲是家长有需求,希望孩子进入美术院校接受训练,出来后赚大钱、赚快钱。中国的美术院校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专业美术院校,通常认为是美术院校中最牛的部分,但其中大部分内部专业已经是设计类;第二类是综合性院校中的美术学院,事实上通常就是设计学院;第三类是师范院校中的美术学院,现在的专业设置也是美术与设计并重。可见,中国的美术院校中设计已经大大超过了美术的份量,美术专业出来的是艺术家,设计专业出来的是设计师,现在设计师的培养数量已经大大超过了艺术家,不是哪一所美术院校,而是全中国各地的美术院校,不是单一层次的美术院校,而是全中国各个层级的美术院校都这样,这种普遍性就说明,它已经是美术教育的中国选择,即面向就业的美术教育设置。

结论很清楚,社会需要一点艺术家,但不需要许多,社会更多需要的是设计师。而相当多的美术院校考生与家长,目的是当艺术家,这就有问题了,社会没有给艺术家这么多的就业岗位。不是因为中国不需要艺术家,一是美术院校培养不出艺术家,就像中文系不培养作家一样,二是艺术家不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你要当艺术家,就要准备失业,如果你想当伟大的艺术家,那么,除非意外,肯定饿死。

中国想当艺术家(油画家、雕塑家、版画家、国画家、书法家)的人实在太多了,因为近四十年来,中国艺术家暴富的神话极为激动人心,创造了世界艺术史的奇迹。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美术院校考生持续增多。但是,事实上,近几十年,中国出现了不少巨富的艺术家而并没有出现伟大的艺术家。

但是艺术院校的学生可以当设计师,现在这个社会,设计师还是需要的。到处在造房子、城乡改造,需要建筑师、规划师,景观设计、室内设计,正在大力推动消费升级,需要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已经进入信息时代,需要视觉传达、广告设计、动漫设计、影视设计。美术院校从就业的角度看,设计类专业远远强于美术类专业。

中国的大多数美术院校目前还类似于15世纪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模式,设计院校大多还停留在20世纪初的包豪斯时代。事实上,世界上现在已经很少有国家还有中国这样的美术院校,中国美术教育思想与专业设置的整体落后可想而知。如此,又如何适应当代社会?

广州美术学院2018毕业展览现场

广州美术学院2018研究生毕业作品展海报

不得不正视的是,中国的美术类与设计类院校数量与学生数量的社会供给均已经大量过剩,美术与设计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美术与设计学生已经从短缺到过剩,整个美术与设计教育已经从计划状态逐步转向市场状态。

中国的美术院校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精英教育已经消失,或者正在消失,原因一是招生太多,无法精细化教育,原因二是教师本身失去了精英意识与能力,商业气太浓,三是社会主流是商业、娱乐,所以,更加需要在美术院校与专业的芸芸众生中,分出一部分立志培养艺术精英的院校与专业,人数少一点,不以就业为目标,以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为旗帜,保持一点艺术的纯粹性与崇高性,以国家资助、民间赞助为主要经济来源,这样的院校与专业在中国不能太多,否则财政上吃不消,难以持久。但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需要这样的一小批人从事具有历史意义、文化意义的事情,这部分艺术家在中国目前是短缺的,急需补短板;另一方面,大部分美术院校与专业,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这样的院校,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完全放手,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师聘任、学校规模完全实行市场调节,市场今天需要建筑设计,就办建筑专业,明天需要动漫设计,就办动漫专业,后天需要交互设计,就办交互专业,哪天社会需求满足了,不需要了,这个专业就自动撤消。如果美术院校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流程、招生规模等还如现在这样僵化管理,学生会越来越脱离社会实际,学院会越来越无视社会现实,最后只能被现实打败。

美术院校不仅数量过多,而且存在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专业设置错配、学生招生规模错配、教师资源与质量错配、课程教学错配,使大量美术院校的学生没有市场就业机会,又成不了自由艺术家,社会急需的专业没有适用人才,社会需求极少的专业积压大量学生,而且美术院校,包括设计院校的学生又没有适应社会需求、迎接市场挑战的能力,大多是纸上谈兵、虚拟课题,受到的是一百年前西方美术教育的理念与技术的教育与训练。

湖北美术学院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开幕式

湖北美术学院2018研究生优秀毕业作品展海报

美术院校学生社会供给过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教师理念与能力落后,跟不上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他们仍然沉浸在几十年前自己老师的教学方式、教学程序、教学内容之中,以不变应万变,一本教材教几十年,漠视新方法、新需求、新理论,如此,怎么能教出好的学生?大部分美术院校教师的自由散乱,随情而至的教学风格,更为学生质量的低劣、缺乏竞争力提供了注释。因此,美术院校的教师供给侧也要进行结构性改革,首先要分类,其次要分层,就如一些著名的中国综合性院校近年把教师分为教学、科研、教研混合、社会服务型四大类一样,美术院校也可分为基础研究、教学、社会服务三类,我不赞成美术院校教师单纯自己个人搞创作,这样的任务应该由画院承担,学校的主要任务还是教学,不然不叫院校。

或者可以这样认为,“皇家”美术学院承担政府任务,理应受到保护与重用;普通美术院校以培养艺术家为目标,以学生的自由创作为主,以成为职业艺术家为目标,理应自主发展,不以普通就业为导向,可以面向私立画廊、美术馆、博物馆,或者可以自娱自乐;设计类院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成为职业设计师为目标,面向设计公司、商场、企业、传媒、培训机构。大家各取所需,各得其乐。

国家在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对照一下中国美术院校的学生生产与教育管理,基本适用。

一次,我与一位有世界影响的中国新媒体艺术家交谈,当时他正领导着中国美术院校的第一个新媒体专业,我说,“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就业如何”?他说,“我不关心这个,有能力的学生自然会有机会,没有能力的学生也只能让他们去”。这就是美术院校新媒体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个别学生有可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艺术家,走上职业艺术家或者自由艺术家的道路,大多数学生,只能去设计公司、广告公司、传媒公司一类的地方。这还是新媒体,现在称为跨媒体、实验媒体专业的学生,他们的课程中还有类似计算机美术设计之类,所以还能去企业谋职,而油画、版画、国画、书法之类毕业生更难以在市场上找到工作。

湖北美术学院2018本科生毕业作品展海报

湖北美术学院2018毕业展览现场

一万个美术院校的毕业生中,可能有一百个职业画家,可能有一千个职业设计师,但一万个美术院校的毕业生中,可能只有一个会成为杰出(而不是伟大)的艺术家。

从市场与计划的双重角度,中国的美术院校都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领域其实并不是改革的深水区、硬骨头,只是改革的边缘区,因为中国的深度改革任务太重,需要立马改革的地方很多,美术领域的改革还不是火烧眉毛的事。

既想自由创作,又想得到稳定的就业岗位,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是不可能做到的。两全不能其美,这是一个定律或者古训。

职业艺术家就已经令人向往,伟大的艺术家更是得到世人的仰望,但前提是,你想从美术院校毕业后成为艺术家,除了要有天赋与机遇外,还要准备饿肚子,在那些有幸没有饿死的艺术家中最后会有若干人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但是,这些人是谁,只有天知道。■

鲁迅美术学院2018毕业展海报

鲁迅美术学院2018毕业展现场

猜你喜欢

美术院校毕业艺术家
我们今天毕业了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构建具有专业美术院校特色的计算机课程教育
对高中生报考美术院校的指导分析
毕业歌
美术院校雕塑教学思想的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