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阳县发展民宿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做法与思考

2018-04-13浙江省松阳县新农村建设和研究中心323400沈爱兰

新农村(浙江) 2018年4期
关键词:民宿融合旅游

浙江省松阳县新农村建设和研究中心 (323400) 沈爱兰

近年来,松阳县把发展民宿经济作为促进“三美”融合、农民增收的抓手,通过产权机制创新、产业融合等举措,推动民宿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17年底,全县有民宿439家、床位3 938张;2017年接待游客205.1万人次,经营收入12 759.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2%和35.8%,直接从业人员1 100余人,带动2 550余人就业增收。

1.做法和成效

(1)创新“两权分离”,实现房子变票子、农民变股东 一是租赁流转成房东。松阳探索将农房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允许农户将闲置农房的使用权进行20年以上的流转,出租给本村村民或外来人员发展农家乐、民宿。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流转闲置农房105幢发展农家乐、民宿。二是资产入股成股东。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农户或村集体以闲置房屋、闲置土地的使用权入股,联合工商资本发展民宿,农户享有分红收益。全县具有保护开发利用价值的闲置房屋有379户,其中有民宿发展意愿的165户、房屋占地面积11 976平方米。如四都乡西坑村农户丁永长,以未来20年的房租收入入股“云端觅境”民宿,每年有稳定的分红。三是农房增值成资产。在法律法规框架下,创新民宿用地供给方式,采取“征购+转移”“征用+挂牌”“收储+挂牌”“回收+租赁”“租赁+流转”等模式盘活农村闲置资产。如竹源乡横岗村结合异地搬迁,采取“征购+转移”模式,对老村农房94幢、生产用房5处统一征购,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主题民宿。

(2)推进“多产融合”,实现产品变商品、一产到多产

一是实行“生态农业+民宿”战略。坚持民宿作为农旅融合的引领者、优质农产品的销售者和本地文化的传播者的定位,以民宿为载体,加快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提高经济附加值。目前,已评定“诚天和”茶叶熏腿等9个旅游地商品,农产品销售覆盖70%的农家乐、民宿,累计销售农产品5 200万元。如,传统村落叶村乡岱头村与省农科院合作开发15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高山原生态水稻基地,举办插秧节,开办农家乐、民宿4家;画家村枫坪乡沿坑岭头村依托“柿子红了”民宿,带动村里香菇、金枣柿、辣椒、大红袍赤豆等土特产销售。

二是实行“乡村旅游+民宿”战略。将民宿主动融入乡村旅游发展大势,培育发展多种类型的民宿产品,把民宿作为无景点度假旅游的重要载体,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和水平。如,相继建成了大东坝镇石仓文化展馆(契约博物馆)、樟溪乡红糖工坊等一批示范性生态博物馆。依托万亩茶园、村落古道和绿道系统,每年举办全国山地竞速挑战赛、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浙江省山地自行车赛等赛事和活动;挖掘民俗文化,举办“竹溪摆祭”等传统民俗活动,激活乡村节庆旅游。

三是实行“乡村文化+民宿”战略。注重提升民宿特色和内涵,让游客有故事听、有事情做、有活动体验,促进当地的历史人文、自然景观和生态特色的融合。完善“乡乡有节庆、月月有活动”民俗节会展演机制,统筹举办田园文化旅游季、农民文化节和乡村系列民俗节会,复活了“竹溪摆祭”“平卿成人礼”等民俗节会60余台,推动民俗节庆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积极搭建游学讲学平台,在“茑舍”开设“独山讲堂”“云上平田”,合作开办隐墅学院,邀请专家讲学,吸引了大批游学团队。开发文创产品,在“云上平田”设立云缬坊,推出扎染、腊染等体验活动;“醴泉农家乐”推出制茶、茶酒、茶饼挂件等体验活动,并举办茶艺师、评茶师等培训。

(3)发挥“示范引领”,释放农村劳动力、小富带众富

一是示范引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有资金、有理念、有作为的工商资本发展精品民宿,示范带动当地农户发展民宿增收。目前全县439家民宿中,70%以上的业主是本地农户。如中国最美乡村四都乡西坑村,通过“过云山居”的示范引领,已有6户本地农户发展民宿,户均年增收5万多元。

二是活态利用。按照“一村一特色,一宿一风景”要求,培育以云雾、茶香、摄影写生、传统村落等特色的主题民宿,打造一批画家村、摄影村、养生村,吸引游客。如,新兴镇结合茶香小镇建设,依托大木山骑行茶园,融入生态、文化、体育、旅游等元素,将种茶、采茶、制茶、看茶、品茶等茶文化融合在民宿发展中,打造了“茶隐”“茶田李下”“小茶姑娘”等一批茶香主题民宿,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三是业态发展。依托民宿发展,带动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古村落保护与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等问题的解决,形成乡村多业态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如结合“拯救老屋行动”发展民宿,每年培育和引进木工、石工、砌堪、雕刻、泥塑绘画等传统工匠300余人,释放了1 0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四都乡平田村通过引进社会资本打造农家乐、民宿综合体,雇佣当地农民从事餐饮、保洁、养护等服务,月均务工收入2 000多元,同时民宿还带动平田村成立大荒田合作社,种植无农药无化肥萝卜等农作物100余亩,带动社员增收1万余元。

2.问题及困难

(1)民宿入住率冷热不均

随着民宿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资本进入民宿领域,但呈两极分化态势。一些声名鹊起的民宿依托成熟的区域市场和品牌效应,虽然价格堪比星级酒店仍一房难求,而大批普通民宿定位失准,客源不稳。一般入住率不足50%,双休日还有些生意,工作日几乎无人光顾。

(2)民宿业主营销能力不足 大部分民宿以夫妻搭配的家庭副业经营为主,从业者主要为初高中学历的本地农民,年龄多在37~46岁。由于文化素质不高,市场定位不准,同质化发展较普遍,且缺乏市场营销经验,吸引力有限,入住率不高。

(3)民宿经济带动作用尚不明显 松阳民宿以原汁原味的乡村风貌为卖点,在文化要素与休闲业态的深层次植入上仍显不足,民宿消费基本以住宿、餐饮、简单娱乐、小休闲产品为主,民宿特色和客源较为单一,配套增值服务较为缺乏,带动作用尚不明显。如,销售的本地特产种类少,以茶叶、笋干等初加工农产品为主,无法满足多样化的购物需求。

3.建议和对策

(1)明确定位,引导民宿合理布局 按照“适度发展、深化融合、提高品质”的原则,完善民宿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定位和形象定位,着力构建“一带一路、一心五区”发展格局(一带:松阴溪滨水休闲带,一路:传统村落复兴之路,一心:民宿综合服务中心,五区:古城、茶乡、艺乡、画乡、畲乡民宿区),形成立体化、差异化的民宿产品体系。注重民宿品质提升,着力打造一批“有根的乡村民宿”,努力将精品民宿培育成为农产品的生产者、消费地、销售地,文化体验的交流平台,民风民俗的展示窗口和手工制作的场所。

(2)加强营销,打响民宿特色品牌 结合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将服务技能、农产品销售和网络营销等纳入培训,提升业主经营服务能力。同时,引导业主创新营销方式,加强网络营销,建立预订网站以及豆瓣、微博、微信、网页等网络渠道展示民宿;开展整体营销,组建民宿协会,整体打包营销;实施节庆营销,通过举办节庆活动来提高人气;开展口碑营销,与游客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通过温馨的服务,打响自身品牌。此外,充分依托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示范县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试验区两大金字招牌,挖掘自然禀赋、文化遗存、民风习俗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将其转化为民宿经济的发展优势,打响“长三角山居民宿胜地”品牌。

(3)多产融合,激发民宿经济功能 围绕打造特色,实现多元化发展的要求,加强产业融合和产值带动,对民宿产业聚集区的乡村进行规划引导,发展相匹配的特色种养业,将种养基地与民宿联动发展,延伸旅游产业链,丰富体验内容,提升民宿魅力。同时,注重民宿发展的在地性、乡土性、文化性和持续性,大力发展“红糖工坊+民宿”“契约博物馆+民宿”“木偶剧团+民宿”“茶叶作坊+民宿”等“+民宿”系列产品,推动生态农业、传统手工业、休闲旅游业融合发展。引导民宿业主建设农产品旅游地商品营销平台,提升民宿农产品旅游地商品营销网点,使民宿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

猜你喜欢

民宿融合旅游
孪生院子民宿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你是民宿达人吗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