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不同视角的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研究

2018-04-11兰俏枝

东岳论丛 2018年8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学者阶段

兰俏枝

(北京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①目前学术界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界定有三种说法,一种是指二战以来的资本主义;一种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资本主义。因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资本主义发生了很多深刻而重要的变化,表现出与以往明显不同的特征;还有一种是指21世纪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资本主义,以反映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新动态。本文所采用的是第二种意义上的说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时代的变化,对当代资本主义的阶段性界定再一次提出了学术要求。资本主义究竟发展到什么阶段?还有多少生存空间?往下发展趋势如何?资本主义将如何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些问题都是当今时代需要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而对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合理界定,是回答这些重大理论问题的关键。

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视角的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主要观点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马克思主义市场扩张理论的新视角,试图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研究提供一种参考。

一、基于传统视角的当代资本主义阶段论

对资本主义发展进行阶段划分,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马克思就曾将当时的资本主义划分为两个历史时期:一个是原始积累时期,马克思又称之为资本主义的史前期;另一个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时期②解德元:《关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世界经济与政治内参》,1987年第6期。。马克思还在《资本论》中将16世纪到19世纪中叶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划分出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与大机器生产三个小阶段③解德元:《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几点看法》,《外交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这是马克思在他所处的历史时期提出的“阶段论”。

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针对这一现象,诸多学者对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提出不同的看法。最经典的莫过于列宁提出的“帝国主义学说”,将资本主义发展划分为自由竞争和垄断两个历史阶段。还有一种影响较为深远的观点,即根据主导产业的更替将资本主义发展依次划分为商业、工业和金融三个历史阶段。此外还有鲁道夫·希法亭(1877-1941)的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金融资本主义,约翰·A·霍布森(1858-1940)提出的早期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以及保罗·斯威齐(1910-2004)提出的竞争性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

在早期资本主义分期观点中,用来表述当时资本主义发展最新阶段的,不外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几种说法。在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研究中,许多学者沿用了这些概念,或借用这些概念给予了新的阐述,本文称之为“传统视角”。我国使用最为广泛的阶段论是将资本主义划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即资本主义萌芽阶段、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参见孙秋鹏:《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关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划分与特征的新探讨》,《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8期;成保良:《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划分依据的理论述评》,《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0期。。当代资本主义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然而,20世纪80年代后,不少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处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界定提出了不同看法。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有学者提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已经难以概括当代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用‘国家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这个概念才能较全面地反映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许万全:《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刍议》,《社会主义研究》,1988年第6期。此外,有的学者不赞成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看成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第三阶段,只主张把它作为垄断资本主义当中的一个小阶段*鲁从明:《对现代资本主义阶段概定的探讨》,《理论探索》,1989年第2期。。还有学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并没有改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阶段,但其中又可以区分出三个小的阶段:凯恩斯主义为主导的阶段,新自由主义为主导的阶段以及2008年9月以来由世界金融危机导致的再调整阶段*庞仁芝:《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再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2期。。21世纪后,许多国内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持此观点的学者有靳辉明、刘昀献、顾海良、赵汇、吴茜等。罗文东提出了“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相似观点。的概念,用以说明垄断资本主义在当代发生的新变化。

在国外,法国学者让-克罗特·德罗奈指出,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后,资本主义进入了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李其庆:《西方左翼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第三届巴黎国际马克思大会述要》,《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年第1期。。金融垄断资本成为资本对人类社会生产的最高统治*刘昀献:《对20年来中外学者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观点的评析》,《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在帝国主义阶段论的视野下,埃及学者萨米尔·阿明用“新帝国主义”描述帝国主义在全球化时代所发生的形式与内容的变种,并指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地使发展中国家处于其统治的从属地位;美国学者麦克尔·哈特和意大利学者安东尼奥·奈格里用“帝国”概念阐述当前资本主义的生产和交换,指出这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替代“民族—国家”主权的新的全球主权形式和全球化政治秩序;加拿大学者艾伦·伍德在《资本的帝国》和英国学者大卫·哈维在《新帝国主义》中亦阐发了有关帝国主义的不同论述。此外还有迈克尔·赫德森的“超级帝国主义”,以及理查德·斯克拉和戴维·贝克尔的“后帝国主义说”。

在传统视角的阶段论中,垄断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例如,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论的提出者列宁就在《帝国主义论》中使用了金融资本的概念分析帝国主义。这影响了当今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阶段的表述。比如,国内学者费利群、周淼等使用“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表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参见周淼:《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必须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红旗文稿》,2013年第12期;费利群:《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论析——从〈资本论〉到〈帝国主义论〉》,《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李慎明将当今时代界定为“金融帝国主义时代”*参见李慎明:《当今世界仍然处于金融帝国主义时代,须居安思危,坚定信心》,《红旗文稿》,2015年第22、23期。。此外,许多著名西方左翼学者从各自学科领域出发,都触摸到当代资本主义金融资本国际化和市场经济全球化,金融资本、国际垄断资本主宰世界经济等共同特征*吴茜:《当代垄断资本主义:争论、实质及其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6期。。由此可见传统视角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对以上众多学者研究观点的概述,基于传统视角的当代资本主义阶段可以概括为“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阶段”,国际垄断资本控制着国际范围内的生产、投资和国际市场,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刘昀献:《对20年来中外学者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观点的评析》,《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并表现出金融垄断这种资本最高统治形式。传统视角以列宁的自由竞争和垄断二阶段划分为基础,所有制从私人垄断上升到国家垄断再到国际垄断;垄断形式从一般垄断逐渐集中到金融垄断,作为资本主义所有制最高阶段的国际垄断和作为垄断形式最高阶段的金融垄断相结合,标志着当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矛盾的极度尖锐。这不失为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视角。

然而,传统视角虽然最能反映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矛盾,也为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提供了最基本的理论框架和最根本的理论依据,但由于其视角过于宏观,对当代资本主义中、微观层面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重视不够;对当代资本主义瓦解了传统视角下的革命动力的原因失于考察。因此,不能清楚地说明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力来源,从而无法从实际出发说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如何导致资本主义终结。而当代资本主义产生的一些新视角对认识和弥补这些缺陷给予了启发。

二、基于现代视角的当代资本主义阶段论

二战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新说法。20世纪80年代起,国内一些学者曾先后对这些观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梳理和评述。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影响较大的几种资本主义分期方式,从以下视角进行归纳评析。

(一)工业技术视角的阶段论

1、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在西方社会流行,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有丹尼尔·贝尔、布热津斯基、托夫勒。丹尼尔·贝尔把人类社会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特征有:服务业取代制造业上升为主导地位;技术阶层崛起;理论知识成为社会革新源泉和决策的根据;技术管理和技术评价占有重要地位;智力技术成为制定决策的新型工具*[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到来:社会预测的尝试》,王宏周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托夫勒把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分为渔猎、农业、工业、超工业四个时期,第二次浪潮建立的工业社会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而第三次浪潮要建立的超工业社会,是同时取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种新型社会*[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2、信息社会。1982年,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一书中阐述了当代世界从工业社会进入一个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即信息经济社会。松田米津在《信息社会》(1982)一书中界定了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电脑作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心,代替和加强了人的脑力智能;信息革命所产生的大量信息和科学技术知识被系统化、科学化地组织起来,并加以有效地保存和利用;由信息网和数据库组成的信息公用事业成为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的主导工业是“智力工业”,其核心是“知识工业”*解德元:《评西方学者关于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的若干论述》,《外交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与此相关的观点还有詹姆斯·贝尼格的“信息社会”,曼纽尔·卡斯特尔的“网络社会”,美国学者丹·希勒的“数字资本主义”。还有许多学者提出了“信息时代”的说法。

3、马尔库塞的“发达工业社会”和“技术资本主义”。马尔库塞把当代资本主义称为“发达工业社会”,他认为发达工业社会最显著的特征是科学技术取得统治地位,这是理解一切问题的关键*陈振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论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及其特征》,《中国经济问题》,1995年第6期。。他论证了在发达工业社会中,一切文明的成就本应成为人们解放的前提,而现在却成了统治的工具。得出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异化的、畸型的和病态的社会的结论。马尔库塞认为技术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和资本主义的一个发展阶段,并且技术将在这个阶段的结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刘晓玉:《论马尔库塞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说》,《科学社会主义》,2009年第3期。。

采用工业技术视角的学者大多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在资本主义社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抹杀的影响下,后工业社会理论一度受到资产阶级的大力吹捧。采用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等说法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界定固然准确,但忽视了对事物内在矛盾的分析,因此只能从表面对现实世界进行直观描述,不能对社会矛盾提供分析、批判、解决的办法。只有马尔库塞等少数学者反其道用之,从技术角度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技术统治的实质。

(二)组织管理视角的阶段论

1、后福特主义。安东尼奥·葛兰西最早使用“福特主义”描述一种新工业生活模式,这种模式源于福特公司,以美国为典型。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服务业重要程度的不断提高,市场趋于多样化、更加精细化和侧重于个性化,福特式的生产模式越来越不符合市场需求,资本主义便进入所谓的“后福特主义时代”。后福特主义指一种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的的弹性生产模式,它的生产过程和劳动关系都具有灵活性。这种演变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整个社会,还重构了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微观主体之间的关系*[加]罗伯特·W·考克斯:《生产、权力和世界秩序——社会力量在缔造历史中的作用》,林华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因此,后福特主义被一些学者称之为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参见刘刚等著:《后福特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新的发展阶段》,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张世鹏:《从福特主义到后福特主义———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新阶段》,《欧洲》,1996年第5期。。

2、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法兰克福代表人物尤尔根·哈贝马斯将晚期资本主义界定为“有组织的资本主义”或“由国家管理的资本主义”。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一方面,国家强化了干预,并借此保障制度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技术成为实现国家干预越来越重要的手段*傅永军:《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危机理论述评》,《哲学研究》,1999年第2期。。但哈贝马斯指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表现出全面危机,因为国家干预使传统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遭到破坏,而科技意识形态不能实现对资本主义政治系统合法性的辩护*参见刘昀献:《对20年来中外学者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观点的评析》,《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陈振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论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及其特征》,《中国经济问题》,1995年第6期。。

后福特主义和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分别从组织管理的微观视角和宏观视角描述了当代资本主义的阶段性特征,并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化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哈贝马斯通过组织管理视角对国家干预手段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科技意识形态控制社会的新形式,并指出了晚期资本主义危机的新特征,为批判资本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但哈贝马斯认为资本主义是最后的制度,危机的出路是向现代性的回归。

(三)文化视角的阶段论

1、后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主要依据后现代主义社会现象和文化思潮命名。20世纪70年代,全新的经济形态对现代主义产生的条件进行了彻底置换,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全面代替现代主义的分水岭。英国学者安德森认为,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滋生品和寄生物*杨生平:《后现代主义: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主导——佩里·安德森〈后现代性的起源〉评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9期。。

2、詹姆逊的晚期资本主义。詹姆逊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着重从文化维度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批判。詹姆逊认为后现代主义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是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主导形式,它反映了一个历史时代的特征,制约着整个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发展*卢海峰:《后现代主义与晚期资本主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2期。。詹姆逊注意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角度揭示后现代主义的实质,并尝试在揭示晚期资本主义矛盾的基础上重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3、景观社会。“景观社会”是由法国哲学家德波1959年提出的。德波指出,“景观社会”已经取代了“商品社会”,实现了对社会生活的全面统治。德波还特别论证了“景观社会”中的“真—伪”二重性,消费品是为了满足被意象激发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伪需要”*张涵:《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评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后现代社会的内涵虽然难以界定,但其涵盖当代资本主义滋生的各种文化、社会现象,因此这一概念使用十分广泛。后现代社会并不是什么特殊的历史阶段,它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西方世界之所以极力推广“后现代社会”的说法,是为了取消人们探索其他社会制度之可能。而景观社会理论生动地捕捉到了当代社会大众传媒和消费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消费二重性特点,指明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的新特质,并提出了超越当代资本主义的诉求。

(四)社会生活视角的阶段论

1、消费社会。20世纪60年代以来,消费社会逐渐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一个代名词。鲍德里亚指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的转型使消费在西方获得了主导性地位*曾枝盛主编:《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若干问题的最新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9页。。鲍曼认为,现代社会由生产者社会步入了消费者社会*范广垠:《消费社会对现代政治的解构——齐格蒙特·鲍曼的消费政治思想简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年第5期。。消费社会常常作为被批判的对象提出。鲍德里亚指出消费社会是进行消费培训、面向消费者的驯化社会,是一种与新型生产力、以及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的垄断性调解相适应的新的特定社会化模式*[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还有学者用“消费资本主义”表达当代资本主义利用消费对人进行全面统治的不满*[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18页。。

2、日常生活被设计与符号化时代。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代表人物列斐伏尔指出,20世纪50-60年代以来,消费体制与技术体制开始对日常生活进行全面控制,60年代后进入日常生活被设计与符号化的社会*Henri Lefebvre,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Transaction Publishers,1984,p.64.。列斐伏尔将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概括为:“消费受控制的官僚(科层制)社会”*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局,2006年版,第239页。。他还指出,消费社会通过利用大量的符号完成了对日常生活和消费的双重控制*闫方洁:《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消费社会批判理论的三个维度及其转向》,《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消费社会理论指出了消费主义支配当代社会的普遍现象,这种消费主义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新型控制手段。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揭示了资本对日常生活领域的扩张和渗透,通过消费和技术对日常生活进行控制,从而开辟了资本主义新的生存空间。

(五)综合视角的阶段论

1、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曼德尔是晚期资本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反映了二战后“资本基本运动规律和内在矛盾”导致的国家宏观经济调控职能的增强、跨国公司资本的积聚、持续的通货膨胀、生产方式结构性危机等新现象。

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涵盖了后工业社会、跨国资本主义的特征,并在文化上对应了后现代主义。因其概念的包容性,受到众多学者的援用。曼德尔的晚期资本主义虽然使用了时间性概念,但并没有强调“晚期”的内涵,没有说明晚期持续的时间及未来的趋势。其主要是作为一种新阶段予以区分,以表述该时期的结构性特点。

2、全球资本主义。美国学者威廉·罗宾逊是全球资本主义阶段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资本主义经历了重商主义和原始积累,竞争性或古典资本主义,公司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单一世界市场巩固、世界资本主义在民族国家体系基础上组织起来的阶段后,20世纪70年代进入全球化阶段。资本主义这一阶段的本质特征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世界范围的普遍化,政治特征是跨国资本家阶级和跨国国家的崛起*王金宝:《全球资本主义批判及其替代方案的探寻——威廉·罗宾逊全球化理论述评》,《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7期。。另一位代表学者阿里夫·德里克认为,二战后资本主义进入了继自由竞争和垄断后的一个新阶段,即“全球垄断阶段”*刘昀献:《对20年来中外学者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观点的评析》,《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罗宾逊和德里克的观点有许多相似之处,其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表述与传统视角下的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亦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更加突出全球化的特征。全球化是当代资本主义一个重要特征,但全球化仍是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和内在矛盾演化的结果。与此同时,将全球化理论泛化地推演到具体国家和地区,有失于对具体国家和地区特殊性的考察。

3、后资本主义。1957年,达伦多夫在著作《工业社会中的阶级与阶级冲突》中指出二战之后西方社会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使得西方社会不再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后资本主义社会”*谢永康:《“晚期资本主义还是工业社会?”——阿多诺与达伦多夫关于当代社会本质的争论》,《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1993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和经济学家彼得·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一书中指出,苏东巨变既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败,也是以资本和劳动为主要矛盾冲突的资本主义时代的结束。在新社会中,真正起支配作用的是劳动者头脑中的知识,主导阶级是知识工作者和服务工作者,再加上信息技术和网络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后资本主义”时代*参见刘昀献:《对20年来中外学者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观点的评析》,《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李惠斌:《后资本主义社会理论评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2期。。

“后资本主义说”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后帝国主义社会的说法相似,忽视了只要还存在雇佣关系和对剩余价值的榨取,无论形式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仍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事实。但作为管理学家的德鲁克对现实组织中主导阶级及关键要素“知识”的认识,对人们从微观角度探讨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有着积极意义。

4、社会资本主义*高放、鲁从明、成保良、董崇山等专家持这一观点。。社会资本主义说主要是我国学者高放教授提出来的。他认为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封建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称为社会资本主义,即社会化程度更高、社会主义因素逐步增长的资本主义*高放:《社会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江汉论坛》,2001年第8期。。

根据辩证否定规律,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初,作为否定因素的社会主义胚芽就开始成长了,到当代资本主义,诸如社会化程度提高、福利政策、合作社等集体所有制增长等社会主义因素表现得更加明显;马克思有关“社会资本”的论述也为认识资本主义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路。但采用社会资本主义的说法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定性可能为时过早。因为,当代资本主义的肯定因素还占主要方面,并且对否定因素的成长采取遏制态度。这一切都是围绕资本增殖的本性展开的,说明当下仍是资本主导的社会化。社会资本主义的认识容易导致对资本霸权以及劳资矛盾的忽视,模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作为两种社会形态的界限。但对于认识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自我否定的产物,发掘资本主义内部正在生长着的社会主义因素有着积极意义。

(六)特殊特征视角的阶段论

还有许多学者用一些形象的指称反映当代资本主义的特殊特征。比如“赌场资本主义”、“涡轮资本主义”、“媒体资本主义”、“风险资本主义”等各种说法。

特殊特征视角的阶段论固然形象地反映了当代资本主义某个方面的新特征,却忽视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割裂了资本主义现象之间的联系,忽视了现象和本质之间的联系,故难以上升为阶段性特征。

三、总 结

有关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本文仅择取了影响较大的一些代表性观点进行评述。通过对上述观点的分析,本文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一)20世纪70年代前后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以上各个阶段论,虽然视角不同,内容不一,但大多将转型的时间点指向20世纪70年代前后。科技领域向信息社会过渡;经济领域涌现出大量跨国公司,金融化、全球化速度加快;企业管理由刚性生产向弹性生产过渡;国家通过科技意识形态等手段加强了对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控制;消费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特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消解,人们越来越“主动”地被整合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以上种种现象,较早地发端于二战初期,较晚的成型于20世纪90年代,均表现出与以往明显不同的变化。

(二)不同视角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不同特征,有利于整体把握当代资本主义和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质

不同视角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不同特征。比如哈贝马斯通过国家管理视角,发现了科技意识形态对社会的控制,并指出由此引致的社会全面危机;社会生活视角则帮助我们从微观方面认识到资本是如何利用消费体制和科技体制对日常生活进行控制的。

各特征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比如德罗奈认为信息革命为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提供了技术和生产力基础,全球化和金融化是全球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必要条件;曼德尔将“晚期资本主义”的说法同后工业、跨国资本主义并列;而消费社会理论则将消费社会同后现代社会、后工业社会、后福特主义社会相对应*郭景萍:《鲍德里亚:后现代消费文化面面观》,《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

有的学者虽然使用了同一阶段的说法,但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思路、得出不同的结论。比如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倾向于研究社会组织和国家管理,而詹姆逊的晚期资本主义理论则主要研究其文化逻辑;同样采用工业技术视角的马尔库塞和卡恩,马尔库塞极力批判后工业社会对人的压抑和束缚,而卡恩则乐观地认为后工业社会是终极的美好社会。

总之,当前国内外学者基于不同视角的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研究,丰富了人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并且提出了一些标志时代特征的深刻见解,这对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实质是有利的。

(三)一种可能更接近本质认识的视角——马克思主义市场扩张视角

无论是后工业社会还是后现代社会,是消费社会还是全球化资本主义,从这些特征中可以进一步溯源,进而发现一个可能更接近本质认识的视角——马克思主义市场扩张视角。无论是科技意识形态统治,还是消费、日常生活受控,都是资本主义市场扩张的结果。

资本主义是以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方式。剩余价值的实现需要通过市场完成,资本积累要求市场不断扩大,市场扩张便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产物。

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市场扩张受到不同规律的支配,而“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06页。,于是就造成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这使得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成为必然。而资本主义克服经济危机的办法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06页。资本主义发展在市场扩张的历史中表现出清晰的阶段性。

基于马克思市场扩张理论的视角,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是以生产现实市场为主导的生产现实市场阶段,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现实市场的相对饱和。凯恩斯主义的提出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生产未来市场阶段,资本主义开始全方位地开拓未来市场,表现为国家干预下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超前消费。凯恩斯主义导致了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滞胀危机的实质是可预测未来市场相对饱和的结果。而为了缓解滞胀危机,资本主义在更加彻底地开拓、利用现实和未来市场的同时,开始全面地制造虚假市场,资本主义进入生产虚假市场阶段,整个社会围绕虚假需求的“构造—生产—营销—消费”而运行。马尔库塞等人的虚假需求理论为这一阶段提供了有力的注脚。

当代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市场扩张的第三阶段,即生产虚假市场阶段,生产虚假需求是其典型特征。资产阶级为了保证资本的持续增殖、最终开辟了虚假市场。资产阶级以大众传媒为工具进行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使人们产生购买有利于资本增殖、但与个人幸福无关的产品或服务的欲望,从而形成虚假需求,迫使人们的生活被整合到无止尽的商品生产—消费的链条之中,并主动地接受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规训。而资本就在不断制造出的虚假需求中实现了新市场的扩张,保证了资本循环,实现了价值增殖。

从马克思市场扩张理论的视角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可以解释从其他视角观察到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产生的原因。比如景观社会和消费社会实质上就是虚假需求生产的具体表现;日常生活的控制、受控一体化社会的形成都是生产虚假市场的必然要求;当代资本主义虚假市场和现实市场、未来市场的扩张相互渗透,加速了资本主义金融化和全球化的进程。

从马克思主义市场扩张理论视角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进行划分,还为判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空间和未来趋势提供了理论依据。当代资本主义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市场扩张的最高阶段,终将迎来虚假市场的饱和,此时资本主义再无市场扩张的余地。因此,在这一阶段,资本主义将在劫难逃。而虚假需求的生产必然地制造人类的精神痛苦,随着生产虚假需求的比例越来越高,影响范围越来越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彻底地站到人类幸福的对立面,最终在人们的普遍觉悟中被埋葬。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学者阶段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学者介绍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学者介绍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