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如何转化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学困生

2018-04-04勒浮晗

魅力中国 2018年49期
关键词:转化学困生初中语文

勒浮晗

摘要:现代教学中总是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即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由于我们总会遇到基础相对薄弱、語文素质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认为语文内容太多,枯燥乏味,因而缺乏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并逐步发展成为语文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将其称为"学困生"。

关键词:转化;初中语文;学困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就是说,学校教育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对于学困生来说,这一点就尤为重要。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新课程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树立信心,弹好"前奏"

学困生往往自我评价较低,自卑感严重,总以为自己低人一等,他们常常遭受到好学生的歧视、家长的打骂,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以致越学越差。要想转化学困生,首先要树立他们自强的信心。作为教师,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对学困生用心要精、要细,不可打击、挫伤,要像慈母一样,把全身心用在他们身上,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从而间接喜欢你任教的学科,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学习上,教师要耐心帮助他们,要善于抓住他们身上一个个小小的闪光点进行鼓励、表扬,切忌训斥、恐吓、体罚。还可安排他们做教师的小助手,帮助教师收、发作业本,也可安排他们跟好学生交朋友,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生活上,教师要关心、体贴他们,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二、激趣、指导,弹好"主题"

(一)找准联系,以旧引新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起"学困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改变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提高听课效率,教师应善于结合课堂教学,讲一些名作家的逸闻趣事,在有些知识点的新课的引入中,应尽量有亲身感受的实践作引导,使学生明确身边处处有语文,生活中的社会离不开语文,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和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语文学习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他们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因此,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善于找准知识间的衔接点,运用迁移规律,以旧知引出新知,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

(二)挖掘学生闪光点,督促学生生趣。

学困生虽然毛病较多,但他们身上不是没有优点和长处,只要细心洞察也不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学困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但若委以他们一些非学习上的事给他们做,他们会觉得老师是信任他们的。如我对上例中成绩差的学困生,征询他意见安排他午休值日,有清洁卫生的劳动让他去做,让他当劳动委员、清洁区值日组长,他都欣然接受。由于老师经常委托他参与班级管理事务,不把他当学困生孤立看待,使他觉得自己是班集一分子,在班里有价值,能够为班集体服务,从而消除自卑心理,觉得"我能行,我是老师的好帮手,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学习上、纪律上、思想上不甘落后,不断上进,严格要求自己,慢慢地赶上前面的同学。

(三)做好情感铺垫,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学困生大多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心理,他们感觉自己不如所有人,对于自我的评价也比别人要低得多。不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间活动或课外作业完成方面,他们往往感觉力不从心,并因此受到同学的歧视、嘲笑,有时还会受到家长的责骂。这些孩子的自尊心大多受到了严重的伤害,有相当一部分甚至产生了放弃自我的念头,导致各方面的表现越来越差。要想在根本上转变学困生的状态,还得从心理疏导入手,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信心。不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教师都要对学生充满爱心,耐心地对待这些学生,通过耐心细致的教育,使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发自肺腑的爱,进而让他们喜欢上教师,"亲其师而信其道"。他们喜欢上了教师,也会连带地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学科。教师要深入挖掘学生的亮点,抓住学生的每一点小小的进步大力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让学生充分吸收正面的能量,培养学生进步的信心。可以给学困生安排简单的任务,体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比如,担任小组长、帮教师检查作业等,这样他们对自我的要求也会严格起来,促使学生自我进步。教师还可以安排优秀学生与这些学生结成对子,互帮互学,在潜移默化中让学困生学习优秀学生的长处,不断进步。

(四)多种方法引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特别是那些学困生,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时充满厌倦、抵触等情绪,这种在学习上的消极情绪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语文产生了很大的阻碍。那些后进生本身的情况就比较特殊,有的家庭贫困,或是离异家庭,还有的是孤儿或留守儿童,这些学生本身从家庭中就得不到应有的温暖和关爱,心理上就有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思想,学习也没有动力,转变这些学生的心理就特别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用自己饱满的教学激情去激发学生。适当运用富有吸引力的课堂语言,引入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三、持之以恒,弹好"尾声"

造成"学困生"学困的原因有多种,如先天性弱智或存在生理缺陷、家庭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学方法不妥等,加上受年龄、知识、性格的影响,他们的思想与行动往往具有很大的反复性。今天认识的东西,明天又会忘记,刚刚得到表扬,转身又做错事,教师必须正视这一点,不怕麻烦地耐心疏导,要允许学生多次反复,事情的发展往往会有曲折,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也一样,我们在做学困生转化工作时,不能企图通过几次谈话、补课、家访就立竿见影,对他们转化过程中出现的反复,应客观地加以分析,明确"反复"是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特点,作为教师,应一而再,再而三、持之以恒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弹出意犹未尽的"尾声"。

猜你喜欢

转化学困生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