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防控探讨

2018-04-02向银珍

新农村 2018年35期
关键词:猪瘟患病非洲

向银珍

非洲猪瘟(简称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该病是养猪业头号杀手,毁灭性传染病(致死率可高达100%,无商品疫苗可用),对政治、经济和社会造成重大影响。

2018年8月以来,非洲猪瘟疫情呈现快速流行传播的趋势,在我国的多个省份均出现了非洲猪瘟疫情报告。为及时控制和扑灭突发非洲猪瘟疫情,最大程度降低和减少疫情造成的危害,保障我市生猪养殖业健康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到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作为区域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工作去抓,强化责任,严格落实防控措施,严防非洲猪瘟疫情传入。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非洲猪瘟的流行途径、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和防控措施,现将具体研究内容介绍如下:

1 传播途径

1.1 自然宿主和传播背景

非洲猪瘟病毒宿主相对单一,只会传染猪,不会传播其它动物,钝缘蜱是该种病毒传播的自然宿主和主要传播媒介。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猪均可以感染该种病毒。人不会食用含有非洲猪瘟猪肉而感染非洲猪瘟。健康猪与带毒猪、患病猪直接接触或者饮用了被污染的泔水、饲草、饲料、饮用水而进行传播。

1.2 传播途径

非洲猪瘟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直接或间接接触、软蜱叮咬等多种方式传播,主要的传染源有感染的猪和精液;污染的猪肉及肉制品(尤其是火腿腸);污染的车辆、衣靴(靴底);来自疫区的人员,猪源性饲料成分,污染的水源、泔水。目前在我国,很多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利用泔水猪,这也是造成非洲猪瘟快速传播的途径之一。

2 临床症状

在临床上,非洲猪瘟主要表现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最急性型猪患病,通常情况下不会表现出典型临床症状,突然倒地死亡,死亡率高达100%。急性型患病猪发病之后体温升高到42度,精神沉郁,食欲停止,在患病猪的耳朵、四肢、腹部皮肤处均出现了出血点,可视黏膜潮红发绀,从眼睛和鼻腔中流出黏液性脓性分泌物,患病猪出现呕吐、便秘、腹泻症状,便秘腹泻交替出现,在粪便中常常包裹有血液和肠粘液。患病猪不能正常行走,呼吸困难。病程较长的患病猪出现神经症状。妊娠母猪患病之后在任何阶段都会出现流产。亚急性型患病猪和急性型临床症状较为相似,但整体发病率、致死率较低。体温呈现无规律的波动,温度升高到40度以上,关节肿胀,仔猪病死率较高,发病时间在5~30天不等。主要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身体逐渐消瘦,体表皮肤暗淡,关节肿胀,局部皮肤溃疡坏死,致死率较低,但难以康复。

3 病理学变化

将病死猪解剖之后可以发现病变部位主要在脾脏,脾脏肿大为原来的5~10倍,质地变脆,并出现严重的梗死,外观呈现暗红色至黑红色。下颌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高度充血出血,切面呈现大理石纹路病变。肺脏出血明显,质地变硬。肺脏表面呈现弥漫性出血,肾脏肿胀明显,颜色变淡,肾脏表面存在出血点。

4 鉴别诊断

在具体诊断过程中要注意将非洲猪瘟与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病毒性传染性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果猪免疫过猪瘟疫苗,且抗体水平达标,但在养殖场内表现为突然死亡,或者不能正常行走、呼吸困难、腹泻、便秘、粪便中夹杂血液、关节肿胀、局部皮肤溃疡病变坏死,则可以怀疑是非洲猪瘟。将可疑病例处死之后采集典型病变脏器组织,低温保存送到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进行确诊,确诊之后立即进行封锁隔离。

5 综合防控

针对现阶段我国非洲猪瘟传播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必须应该突出重点工作,创新非洲猪瘟防控机制,转变传统工作模式,有效提高非洲猪瘟综合防治能力。

一是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切实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加强沟通协调,开展联防联控,形成防控合力。坚持预防为主,贯彻“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方针。按照“早、快、严、小”的要求,及早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理,减少损失。

二是严格按照自治区《非洲猪瘟紧急排查工作方案》要求,以区县为单位,对辖区内生猪养殖场(户)、屠宰场、交易市场、无害化处理场等重点场所的生猪开展开展非洲猪瘟紧急排查工作,若发现异常及时上报。

三是全面开展生猪屠宰环节及生猪产品流通等环节非洲猪瘟检测工作。

四是加强生猪移动监管。按照《自治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规范年活动实施方案》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跨省(区)调运牛羊防疫检疫管理规范》等要求,各区县严格执行国家、自治区关于活畜调运监管规定。

五是强化联防联控,形成防控合力,有效查堵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涉及众多领域和生猪产业链各个环节,涉及多个监管部门和单位。相关单位各司其职、主动作为。

六是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和动物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做到科学防控。以区县为单位,对辖区内所有猪养殖场(户)进行了非洲猪瘟防治和动物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培训,通过培训引导养殖场(户)树立动物疫病防治“四个意识”(即,养殖者承担动物疫病防控主体责任的意识,动物疫病风险与自身养殖利益息息相关意识,活畜调运风险意识,科学养殖意识),加强非洲猪瘟防控意识。

七是做好管住车、守住门、把住料、盯住人、看住猪、关注邻。要严格控制非饲养人员、车辆和易感动物随意进出养殖场,进入养殖场前车辆和物品都要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始终坚持封闭养殖模式。养殖场应该坚持全进全出,自繁自育的养殖模式,构建完善的封锁隔离措施,避免猪和野猪直接接触。养殖场在生猪调运过程中,尽量不要跨省引进种猪,必须引种时,一定要进行严格的产地检疫、疫情检测,严格执行落地报告制度和隔离观察制度。

6 紧急处置

养殖场内部如果发现非洲猪瘟可疑疫情,严格按照《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进行处置,迅速采取应急措施,预防疫情传播和蔓延。

猜你喜欢

猪瘟患病非洲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非洲鼓,打起来
浅谈猪瘟防治
“glifo”帮助患病儿童圆提笔之梦
非洲的远程教育
猪瘟与附红体混合感染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