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内涵发展是必然的选择

2018-04-02储朝晖

山东高等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章程内涵大学

储朝晖

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是中国高等教育当下所处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各方对它所提出的要求决定的。

首先从现有的中国高校发展情况来分析,从2010年《规划纲要》公布以后,高等教育发展基本的方式还是一种外延式扩张,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大。从数量上来说,《规划纲要》确定了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但是这个目标提前四年已超过,在2016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2.7%。大学规模上也有很大程度的扩张。尽管从2010年以后,我们把高等教育规模快速增长的势头压下来了,但是从2010至2017年底,各高校增加的数量还是不少,而且增加的主要是一些原来的专科和专业学院,把它们提升上来了。这种增长是一种典型的外延扩张。

再从研究生教育来说,仅在2017年一年间,就增加了博士授权点656个,硕士授权点2000个,且这些学位点并不主要设立在像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而是主要设立在地方院校,其增长的数量和速度都是惊人的。依照这样发展下去,是否可持续,就是接下来所面临的问题了。在对一些高校进行调查时发现,在高校外延扩张的同时,高校内部实际上存在许多问题,典型的问题就是:很多高校设置的一些专业无人报考;有一些专业发了录取通知书,学生不到学校报到;还有一些学生是进了学校以后,对所上的学校并不满意,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称为“三不”现象。这种现象在地方院校很普遍。

高等教育质量上和内涵发展上的主要问题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说:第一个方面是总体办学质量的基准底线太低。现在能进入大学门槛的学生,由于毛入学率到2016年达到42.7%,到2017年底数据更高。所以在很多地方,高中阶段只要上完了,基本上都能升学,且高考的升学率达到80%以上。在高中阶段,只要考试了,80%的学生都能升入大学。这样一来,生源入口比较低,学校对学生的学业要求也比较低。很多学生基本在大学没学到些什么,学校也只是到时间给学生一个毕业证书,淘汰率太低,基本上没有淘汰的。第二个就是学生人文素养真不高。据调查很多的大学生毕业出来,他们的很多的社会基本常识的掌握情况与一些在正常情况下的小学生都差不多。一些微信群里教师发的些内容,基本上缺少判断能力。第三个方面就是学习方式功利、浮躁。大学应该是自主的探索知识和求知,或者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某一个专业进行研究,但是我们现在很多大学生就是看这个课计学分,我去上就是凑足学分,然后就毕业了,或者是这个课要求上就去上了,尤其是一些地方院校,学生到了还没有毕业的时间,就要去考研究生、找工作,许多学校就沦为考研的复习班,这个过于功利了。高校沦为考研的复习班会使这一个学段的大学的功能和目标不能很好的实现。

再一个问题是中西部高校与中心城市大学的差距,这些年实际上是在拉大的,也就导致这些中西部高校难以实现内涵发展。最为突出的问题还是大学没有培养出杰出的拔尖的人才。总体上来说,拿到毕业证书的学生很多,但相应的毕业生质量还是比较差。拿到博士、硕士学位的人也较多,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每年授予博士学位数量最多的国家,但是很多博士在知识的创造上面的呈现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别还是明显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多孩子高中阶段就积极地想办法到国外去留学。这样一来,事实上,他们在用脚投票,并不选择中国的高校,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高校必须要走内涵发展的路子。如果中国的高校再不重视自己的质量,再不提高自己的内涵,未来被淘汰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那么如何实现内涵发展呢?

实际上,“十三五”规划制定时就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到要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并强调从教育角度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事实上,因为高等教育就是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身也是美好生活的内容,同时高等教育与学生就业相关。就业是民生之本,如果高校办得不好,那么学生的就业遇到的问题就很多,包括现在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上各方面可能都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学生更好的就业,来过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再就是高校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基础,与学生未来的美好生活直接相关。

怎样实现内涵发展,这一点有很多人讲过,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遵循专业的规则。对于遵守专业的规则上,高等教育遇到的诸多问题,事实上是因为高校长期以来把大学当成行政机构来看,或者当成一个企业来办,而没有把大学当成一个专业的组织来建设。

对历史进行一个比较可以发现,中国高等教育,如果是从1949年以后做比较,相对来讲1956年之前是一个质量比较好的时间段,再就是1980到1985年期间是质量比较好的时间段。当然其间有诸多原因,生源和教师是最为主要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1957年“反右”之前,虽然高校有做出院校调整,但是当时还有一些优秀的教师,把他原来的一些东西传承下来,所以那段时间质量还是蛮好的。但是很多优秀教师被打成右派以后,很多学校就很难优秀下去了,少了专业的传承。所以我觉得高校内涵的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专业传承。第二个方面,我认为最关键的在于真正地,不是做形式,而是实质性地推动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最关键的是依据章程来治理,依着章程来实施。但是现在很多学校的章程只是挂在墙上的一个文本,并没有真正去实施。个人认为,一些地方的院校,可能受到的干扰小一些,有很大的自主空间,来落实好这个章程。落实章程是建好大学,实现大学内涵发展的最为持久和最为关键的一点,也是最为有效的一个措施。所以我觉得要应尽可能把这项工作做好。第三个方面,内涵发展最关键的还是要实现更大的开放。大学,大学,就是要开放,封闭起来不可能成为大学。开放起来,向人家做得好的地方学习,人家做得好的地方很多,但是我们很多学校没有学会、学好,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学者与学者之间的交流,思想上的,还有一些互联网上的很多的可以使用的资源。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猜你喜欢

章程内涵大学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活出精致内涵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大学求学的遗憾
挖掘习题的内涵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