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放射医学技术与医学影像技术的分析

2018-03-31袁超余鎏

中外医疗 2018年1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诊断

袁超 余鎏

[摘要] 目的 分析放射影像学技术的应用情况,分析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该院2016年1—12月共开展普通的X线检查10 749次,CR、DR检查7 650次,CT检查895次,MRI检查305次,DSA检查2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问卷调查10名放射科医师,就放射科的影像学技术的影响质量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结果 从检查的图像质量来看,X线检查的合格率最低为97.46%,不良事件CT的发生率最高1.23%,MRI、DSA的检查满意率最低分别为92.13%、92.80%,CT的科室满意率最低91.06%。操作者的经验技术水平总分最高40分,其次为检查的目的与成像难易程度37分,再次为仪器设备的性能与状态36分、仪器设备的参数与模式设置35分、患者的配合能力33分、技术类型32分、检查前的准备质量25分。结论 有必要提高放射影像学技术应用质量,重视提高操作技术水平。

[关键词] 放射医学;医学影像;诊断

[中图分类号] R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1(a)-0191-03

Analysis of Radiological Technology and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YUAN Chao, YU Liu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Kaizho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Chongqing, 405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ries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radiological technology,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maging quality. Methods In 2016, there were 10 749 general X-ray examinations, 7 650 CR and DR examinations, 895 CT examinations, 305 MRI examinations and 250 DSA examinations. At the same time, 10 radiologists were surveyed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quality of radiology imaging technology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 in the hospital. Results From the examination of the image quality, the lowest pass rate of X-ray examination was 97.46%,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CT highest of 1.23%, MRI, DSA examination satisfaction rates were 92.13%, 92.80%, CT department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lowest 91.06%. The operators experience and technical level of the highest score of 40 points, followed by the purpose of inspection and imaging ease of 37 points, once again for the performance of equipment and state 36 points, equipment parameters and mode setting 35 points, patients cooperative ability 33 points, 32 points for the type of technique, and 25 points for the pre-examination preparation quality.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quality of radiological techniques and to improve the technical level of operation.

[Key words] Radiology; Medical imaging; Diagnosis

放射科是利用X線机、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数字化X线机(DR)、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等设备开展检查、诊断、治疗的科室,已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等血管性疾病、脑卒中等颅内病变、甲状腺肿瘤等肿瘤性疾病等诊断之中[1]。但放射诊断技术并非万能灵药,除“DSA”外,其他诊断技术都不能作为“金标准”,也存在误漏诊。同时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部分患者可能不能接收检查,检查还可能引起放射性损害,部分检查需要进行灌注扫描,会出现血管穿刺损伤,造影剂可能引起过敏,DSA甚至可能引起心血管事件。该次研究尝试回顾性以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的放射科普通的X线检查10 749次,CR、DR检查7 650次,CT检查895次,MRI检查305次,DSA检查250例,分析各放射影像学技术的应用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开展普通的X线检查10 749次,主要针对下呼吸道感染、骨折、肺结节筛查诊断。CR、DR检查7 650次,主要针对对象乳腺疾病、甲状腺疾病、肺炎、肺结核筛查诊断。CT检查895次,主要用于动脉血管性疾病、脏器肿瘤性疾病、颅脑疾病、关节病变诊断。MRI检查305次,主要用于脏器肿瘤、颅脑疾病、关节疾病的诊断。DSA检查250例,主要用于冠心病、血管畸形、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

1.2 方法

1.2.1 质量回顾性分析 采用回顾性分析,综合评价X线、CR与DR检查、CT检查、MRI检查后、DSA检查后的图像质量合格率,检查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主要是指并发症、不良反应),患者满意率,科室满意率。回顾性分析CT对于主要疾病的诊断的灵敏度。

1.2.2 成像质量调查 同时问卷调查10名放射科医师,就放射科的影像学技术的影响质量影响因素进行评价,主要分为技术类型、检查前准备质量、患者的配合能力、检查的目的与成像难易程度、仪器设备的性能与状态、操作者的经验技术、仪器设备的参数与模式设置。按照影响的大小进行评分,非常大=5、大=4、一般=3、小=2、非常小=1、无影响=0。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图像质量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等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查的检查质量指标

从检查的图像质量来看,X线检查的合格率最低,不良事件CT的发生率最高,主要为心理应激、增强扫描造影剂引起的不良反应,MRI、DSA的检查满意率最低,主要与检查耗时较长、DSA检查后不适有关,CT的科室满意率最低,主要与放射科医师给予的支持不足、检查不够及时有关。见表1。

2.2 医师对检查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从评分来看,其中操作者的经验技术水平总分最高,其次为检查的目的与成像难易程度,再次为仪器设备的性能与状态、仪器设备的参数与模式设置、患者的配合能力、技术类型、检查前的准备质量。见表2。

3 讨论

有关于X线、CT、MRI、DSA等放射影像学检查的技术性分析较多,主要在恶性肿瘤的筛查诊断、颅内疾病的诊断、血管性疾病的诊断等领域,近年来CT的低剂量扫描诊断、冠脉CT、MRI脑功能成像成为研究的热点。以CT冠脉成像为例,主要针对冠脉CT诊断冠脉狭窄的效率、参数优化分析,一项Meta分析显示,64 排螺旋 CT 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较好,汇总Se=0.92,95%CI(0.91,0.92),汇总Sp=0.95,95%CI(0.95,0.96),SROC下曲线面积为0.986,基于CT冠脉分析指导冠心病的一二级管理可使患者明显获益,近年来低剂量的冠脉CT明显提高[2]。

该文从科室的总体角度分析单中心的放射影像学检查技术应用水平,结果显示图像质量的整体合格率较高,但X线检查的合格率最低为97.46%,不同学者调查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满意率普遍在80%~95%之间[3],这可能与线本身的技术特点有关,X线的分辨率明显不足,容易受到背景的干扰。CT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这可能与CT灌注扫描、对比剂的应用有关,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1%~4%,不良反应是导致不满意的主要原因,该次研究中CT的不满意率约为4.58%,不良事件CT的发生率最高1.23%[4]。MRI、DSA的检查满意率最低分别为92.13%、92.80%,MRI、DSA的满意率相对较低,这可能与MRI的价格较昂贵、患者检查耗时长,患者体检较差有关[5-6]。从科室满意度来看,CT的满意率相对较低,CT是当前应用综合价值最高的放射影像学设备,适应证广、价格适中、可获得的影像学信息丰富,但因其诊断的目的更加复杂,对成像质量要求更高,临床医师需要放射科医师更多的支持。

从因素分析来看,放射科医师认为经验技术水平、检查的目的与成像难易程度是影响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操作者的经验技术水平总分最高40分,其次为检查的目的与成像难易程度37分。目前,大量的诊断放射影像学技术的理论以及实践显示,不同文献诊断同一类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了医师经验技术水平对诊断效率的影响。许多文献对如何提高成像质量进行了探讨,进行成像模式、参数、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优化,特别是在小剂量CT成像中,有经验的医师往往能够在控制剂量的同时,提高成像质量[7-8]。

综上所述,有必要提高放射影像学技术应用质量,重视提高操作技术水平,做好跨专业研究,提高图像后处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安彦虹,叶兆祥,李戈,等.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在国人女性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 45(4):353-357.

[2] 贺丽英,潘克梫,刘桂梅,等.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评价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的 Meta 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5):63-70.

[3] 谢宗凯.医院放射科X线片的质量管理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3):143-144.

[4] 陆亚光,庄静文,吴天棋,白玫.CT高级建模迭代重建算法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初步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7):68-71.

[5] 劉然,彭朋,蒋涛.CT检查中预热造影剂对相关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国病案,2017,18(7):92-94.

[5] 李强.脑血管造影DSA术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5,24(4):685-686

[6] 张洪钦,石炳光.临床药师对MRI增强检查中钆喷酸葡胺不良反应的药学监护[J].海峡药学,2017,29(6):213-215.

[7] 赵立川,高阳.基于改进自仿射映射系统与参数活动轮廓的医学图像分割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6,34(3):34-38.

[8] 朱维俊,窦小峰,陈敏.128层螺旋CT低碘流率、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斑块的临床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7,15(1):22-26.

(收稿日期:2017-10-16)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诊断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当代医学影像误诊学》出版
《当代医学影像误诊学》正式出版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应用
医学影像专业放射物理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