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脑电图在重症脑功能损伤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探讨

2018-03-31王彬陈勇

中外医疗 2018年1期
关键词:重症

王彬 陈勇

[摘要] 目的 分析动态脑电图在重症脑功能损害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7年4月该医院住院重症脑功能损害患者84例,采用动态脑电图监测,进行脑电图分级,采用GOS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 动态脑电图Ⅰ级者GOS5级、4级、3级、2级、1级分别占32.3%、48.3%、16.1%、3.2%、0.0%,Ⅱ级者分别占30.0%、40.0%、25.0%、5.0%、0.0%,Ⅲ级者分别占11.1%、33.3%、44.4%、5.6%、5.6%,Ⅳ级者分别占0.0%、26.7%、40.0%、20.0%、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脑电图分级对临床预后的灵敏度80.65%(25/31),特异度50.94%(27/53),符合率61.90%(52/84)。GOS4-5级别的功率FP1(2.56±1.21)、F3(2.63±1.65)、C3(2.83±1.85)低于GOS1-3级FP1(3.63±1.36)、F3(3.26±1.12)、C3(4.19±2.10),功率FP1(3.51±2.13)、F3(2.60±1.14)、C3(3.11±1.24)高于GOS1-3级FP1(4.63±2.63)、F3(3.92±2.13)、C3(4.73±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脑电图可作为重症脑功能损伤预后评估方法,但其特异度较低,可能存在其他影响预后的因素。

[关键词] 脑功能损伤;重症;动态脑电图

[中图分类号] R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1(a)-0183-03

Application of Dynamic Electroencephalogram in Prognosis Evaluation of Severe Brain Injury

WANG Bin, CHEN Yo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Section Two, Kaizhou Peoples Hospital, Chongqing, 405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dynamic electroencephalogram in the prognosis of severe brain impairment assessment.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4 to April 2017, the hospital with severe cerebral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84 cases, using dynamic EEG monitoring, EEG classification, prognosis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GOS. Results The AEEG in grade I of grade GOS5, grade 4, grade 3, grade 2, grade 1 accounted were 32.3%, 48.3%, 16.1%, 3.2%, 0.0%, grade II accounted for 30.0%, 40.0%, 25.0%, 5.0%, 0.0%, grade III accounted for 11.1%, 33.3%, 44.4%, 5.6%, 5.6%, grade IV accounted for 0.0%, 26.7%, 40.0%, 20.0%, 13.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ensitivity of dynamic electroencephalogram on clinical outcomes was 80.65% (25/31), the specificity was 50.94%(27/53), the coincidence rate was 61.90%(52/84). The power of FP1, F3, C3 in GOS4-5 level wave respectively were (2.56±1.21), (2.63±1.65), (2.83±1.85), lower than that of GOS1-3 (3.63±1.36), (3.26±1.12), (4.19±2.10), power of FP1, F3, C3 were (3.51±2.13). (2.60±1.14), (3.11±1.24) higher than that of GOS1-3 of (4.63±2.63), (3.92±2.13), (4.73±2.1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EEG can be used as a prognosis evaluation method for severe injury of brain function, but its specificity is low, there may be other prognostic factors.

[Key words] Brain function damage; Severe case; Dynamic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腦损伤疾病是人类死亡的常见病因,重症脑功能损伤主要包括重症颅内感染、重型颅脑损伤、重症脑血管病等,患者预后相对较差,绝大多数需要采用手术治疗,存活患者还容易并发癫痫、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与后遗症[1]。临床判断重症脑功能损伤预后的方法较多,临床主要采用昏迷指数量表等量表评价,操作简单。但量表检查对医护人员的量表应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都一定的适应症。动态脑电图是一种无创、安全的脑电监测技术,众所周知,脑电是脑生物活动产生生物电活动,其能够反映脑活动,诊断脑病[2]。动态脑电图在重症脑功能损伤中,可作为预后评价方法,以筛查诊断后遗症、并发症。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7年4月该院住院重症脑功能损害患者84例,现报道如下,分析动态脑电图在重症脑功能损害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住院重症脑功能损害患者84例,其中男56例、女28例,年龄18~88岁,平均(62.4±11.3)岁。疾病类型:脑出血11例,脑梗死43例,颅脑损伤6例,其他14例。纳入标准:①急性起病,GCS评分<12份;②首次发病;③经CT、MRI诊断存在器质性颅内病变。排除标准:①小脑病变,脑死亡;②使用镇静、抗癫痫治疗。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综合检查诊断,采用GCS量表评价昏迷情况,将GCS评分<12分对象,进行动态脑电图检查。脑电图检查采用10-20系统安放电极,火胶棉固定,双侧耳垂为参考电极,滤波通道0.5~30 Hz,走纸速度3 cm/s,妙计过程中进行疼痛刺激、呼唤,以详细记录刺激的时间,描计时间≥24 h,存储记录图纸,依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增加记录的次数。动态脑电图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根据BAEP分化情况以及潜伏期、波幅以及I~Ⅲ、Ⅲ~Ⅴ峰间潜伏期等进行分级,采用Hall分级标准,4分法,级别越高,则脑部损害越严重。对于临床预后不佳者,预后良好者的动态脑电图分级,部分脑电图指标。

1.3 动态脑电图分级标准

Ⅰ级:规律α节律伴少量的θ波,有反应性;Ⅱ级:支配性θ波,有或无反应性;Ⅲ级:支配性δ活动,高幅、节律性δ,或纺锤波昏迷,中幅、δ/θ混合波;Ⅳ级:爆发-抑制,无反应性,癫痫样活动,α昏迷,θ昏迷,低输出EEG;Ⅴ级;等电位,即电静息。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计算,θ、δ波功率,服从正态分布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动态脑电图分级不同预后采用率表示,采用检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动态脑电图以及临床预后

不同动态脑电图分级与患者临床预后GOS评分分级存在显著差异,分级越低患者的GOS分级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动态脑电图分级对临床预后的灵敏度80.65%(25/31),特异度50.94%(27/53),符合率61.90%(52/84)。

2.2 预后良好者与不佳者脑电图指标对比

GOS4-5级别的θ功率低于GOS1-3级,δ功率高于GOS1-3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相较于GCS量表等量表预测患者预后,动态脑电图检查的可获得更为客观的资料数据,反映颅内病变情况,对患者的预后的评估有较高的价值。持续脑电监测已被广泛应用于中重症监护室,特别是儿科重症监护之中,其对于脑损伤有较好的敏感性。有文献报道缺氧缺血性脑病越占PICU死亡患儿的56%,采用动态脑电图监测缺氧缺血脑病,相较于短时脑电检测,脑电时间越长监测出的癫痫等异常脑电的几率越高。从概率学的角度来看,动态脑电图覆盖时间更长,更有助于发现阵发性的脑电改变[3]。动态脑电图相较于量表,适应症更广,如GCS量表,不适合插管患者,不能评价脑干功能。脑电图监测患者的、波,a节律以及癫痫样放电等脑电指标,能够更为准确的反映患者的皮层功能。大量循证研究证实,脑电图的异常与脑功能损伤关系密切,脑电图异常表现可以反映病变病情,如酒精中毒脑损伤对额叶皮层、大脑右半球伤害较大,脑电图改变主要与脑电受到抑制,波增加[4]。近年来,基于计算机的动态脑电图分析技术开始应用临床,极大的提高了脑电图的综合分析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該次研究显示,动态脑电图分级对临床预后的灵敏度80.65%(25/31),特异度50.94%(27/53),符合率61.90%,这可能与入选对象病情多样化、存在脑外伤患者有关。不同学者对脑电图在脑损伤疾病预后的预测上存在一定的争议,一项脑电图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昏迷患者的预后评估显示,脑电图分级越高,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数值越高,患者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特别是治疗第15~30日后,脑电图2与患者预后相关性非常显著(r=0.742,P<0.001)[5]。脑电图的监测的对预后预测价值还受监测时间的影响,这可能与时间窗的存在、脑电图的早期受抑制有关。一项研究回顾性分析儿童癫痫发作后全面性脑电抑制7例,其认为PGES是神经抑制网点激活的表现,而不是神经元耗竭或递质损耗引起的[6]。脑电信号的产生不仅仅反映神经损伤,还可能与神经激活有关,进行脑电图监测需要细致分析信号的纵向分析。研究中,对象的病情变化进展速度快,其中不乏进展性卒中、并发颅内感染等其他并发症患者。大脑同时存在功能激活、神经元受损情况,使脑电表现更加复杂,导致脑电图预测较困难。脑电图可能更适合那些中毒性、缺血性脑病患者。目前,普遍认为对于心肺复苏的患者,动态脑电图的监测价值更高,脑电图全面抑制模、爆发-抑制模式能够有效的预测预后[7]。

动态脑电图监测需要结合刺激实验,一般认为若α活动、δ活动或θ活动并具有反应性则预后相对好。GOS4-5级别的θ功率低于GOS1-3级,δ高于GOS1-3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者调查显示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得差异,相同预后的患者功率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变异指数达到0.5以上,故单纯的采用θ波、δ波水平预测预后,需要结合动态分析,该次研究显示,脑电图监测质量受负面情绪、外界刺激、药物等因素影响,这也会影响脑电图监测的价值[8]。

综上所述,动态脑电图可作为重症脑功能损伤预后评估方法,但其特异度较低,需要加强监测质控、提高综合分析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窦庭美.定量脑电图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情况的评估价值及其与血清学指标的关系[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11):1552-1555.

[2] 逯霞,艾克拜尔·哈里克,许健,等.视频脑电图监测对脑瘫合并癫痫发作性患儿的早期诊断及预后价值[J].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2017,30(2):68-71.

[3] 何超,陈坤,王虑,等.振幅整合脑电图对ICU中枢功能障碍患者脑功能评价及生存预后评估的研究[J].临床急诊杂志,2017,18(2):102-105.

[4] 朱玲,胡兰.持续脑电监测在儿童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5,33(11):994-997.

[5] 赵莎,张晖.脑电图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昏迷患者预后的评估[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9):136-137.

[6] 沈翔,李晓霞,赵香莲,等.儿童癫癎发作后全面性脑电抑制7例[J].现代电生理学杂志,2016,23(4):218-222.

[7] 曾静,汪峰,刘星辰,等.动态脑电监测对急危重症脑血管病的预后评估[J].临床荟萃,2016,31(2):221-223.

[8] 卢培刚,梁媛,赵彤,等.脑电图反应性定量分析对颅脑外伤后昏迷患者预后评估的研究[J].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7,3(1):21-25.

(收稿日期:2017-10-10)

猜你喜欢

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李扬缜治疗外伤致危急重症验案1则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重症肺炎的预防锦囊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急诊内科治疗临床探索
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