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发零售业对经济增长影响述评

2018-03-31尹德洪尚帅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商品流通经济增长

尹德洪 尚帅

内容摘要:作为衔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中间渠道,同时也是商品流通产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批发和零售业在向上带动生产、加速国民经济增长,向下便捷消费、加速货物周转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弥补生产和消费在时间、空间和主体的差异方面,批零业的功能更加不可忽视。全文总结梳理了历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批发零售业发展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以期能够客观、全面的了解批零业的发展态势,以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进而对我国未来批零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批发零售业 经济增长 商品流通

批发零售业概念界定与研究梳理

(一)概念界定

在开展零售、批发产业研究之前,必须要定义清楚两个产业的范畴和类型。正确划分批发業和零售业,无论是对于接下来要进行的商业统计工作,还是相关的学术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

从官方角度来看,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ISIC)与欧盟产业分类体系(NACE)是目前国际上最有影响、最具权威性的两大产业分类体系,目前我国所应用的是《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该体系在参照联合国2008年修订的ISIC4标准的前提下,依据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进行修订。在该体系中,批发零售业被界定为商品在流通环节中的批发活动和零售活动。

具体来讲,批发业指向其他批发或零售单位(含个体经营者)及其他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批量销售生活用品、生产资料的活动,以及从事进出口贸易和贸易经纪与代理的活动等;零售业指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门零售商店、品牌专卖店、售货摊等主要面向最终消费者(如居民等)的销售活动。

学术界内关于批发零售业概念的界定最早可追溯到1974年日本学者久保村隆佑和荒川佑吉的著作《商业学》,在该著作中,二者将批发业和零售业作为一个相对性的概念进行讨论,他们认为,零售业是面对消费资料产品的销售过程,批发业是面对生产资料产品的销售过程;M Levy和BA Weitz(1996)认为零售是将产品或者服务通过销售给单个个体或家庭以增加其本身价值的商业活动;P Kotler(1997)在文中把零售定义为将商品或服务直接销售给个人或家庭等最终消费者,以供其进行个人或商业性用途的活动过程;我国学者安英红(2002)在《如何正确区分商业统计中的批发业和零售业》一文中,从商业统计角度对二者做了区分,她认为,区分批发业和零售业应该以其销售对象而非销售主体作为判别标准,若销售对象是生产经营单位,则应被定义为批发业,若销售对象是社区居民、个人、社会团体等,交易过程中即使是按批发价格销售产品,也应该被定义为零售业。如果销售主体批零兼营,则应按批发额与销售额的比重进行定义。

综合以上说法,我们可以这样对批发零售业进行界定:批发业指的是把产品和服务等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销售给厂家、大企业和商户等生产经营单位,以便其再次销售出去;而零售业的流通活动中,流通客体只包括消费资料,商业活动的对象则主要是以具体消费者、社会集团等主要以消费使用为目的的客户。

(二)相关研究述评

行业业态研究。最先对零售业进行研究的应当是以Walter Christaller(1966)核心的一批学者,他们围绕发展业态的研究提出了“中心地”理论,奠定了其他学者研究传统零售业发展业态和趋势的理论基础;Zimmerman M(1996)以超市为例,通过梳理其从诞生至今的发展历史和变化来阐释零售业新业态的特征,他认为其特征主要有规模大、自主性强等,并预测未来的传统零售业很可能会朝这个趋势转变。

发展现状研究。我国2001年正式列席世贸组织,关于入世对于我国批发零售业的冲击和影响,在1999年就已成为国内众多学者讨论的话题,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徐印州(2002),他认为国内批发业发展水平尤其是销售服务功能及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很有可能在与国外对手的竞争中遭受到比较严重的冲击,而相对来说零售的竞争力强一点;郭艳华(2008)分析了我国批发零售业的特点,认为我国当前批发零售业市场潜力巨大,但同时面对的外资竞争压力也很大,她认为我国批零行业应将目光更多的集中在零售业在具有更大潜力的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姚晓霞(2006)认为,我国本土零售企业应该主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零售企业的发展经验,同时也要结合本土的优势,选择具有自主竞争优势的领域,如此才能提高抗衡实力。

部分学者将研究范围缩小到区域经济发展现状的研究。吴海涛、杨应德(2011)具体分析了兰州都市区批发和零售业的集聚水平,分析结果表明批发和零售业在大都市内的集中度相对较高,且集聚程度在不断增强;王先庆、武亮(2011)研究发现,广州市的批发零售业呈现出集聚态势,行业整体呈现规模报酬递增;张赞和凌超(2012)针对国内网络零售产业的组织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指出,目前我国网络零售业的发展仍处于成长期,整个行业尤其是B2C市场方向表现出规模大、利润低的特点;同样关注网络零售市场的还有胡永铨和谢云蕾(2012),不过他们是站在国际的视角上来审视国内的发展情况,他们经过分析认为,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网络零售市场总体上呈现出市场规模大、潜力大,但消费总量低、频率低,消费结构不均衡,行业集中度较高的特点。

存在问题研究。刘晓雪(2012)从零售业库存管理水平入手进行分析,她发现,就北京地区的情况来看,公司自身管理水平对零售企业的库存周转率影响更大;任佩瑜、刘导波(2011)等人使用DEA方法从上市公司的年度经营效率角度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零售连锁企业发展的关键是运营效率,而提升运营效率的关键点之一就在于提升管理水平;魏颖、邱志军(2012)直接建立了城市零售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与体系,在分析过程中,他们发现,行业规模和行业构造是决定零售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发展策略研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不仅意味着国际企业走进来,同时也意味着国内企业走出去,面对国际市场的挑战,如何能使跨国零售获取国外顾客青睐,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汪旭晖、徐健(2011)提出,跨国企业要想提高在海外市场的零售绩效,有效的专业技能本土化是必经之路。

(三)小结

通过对以上学者的研究进行梳理,我们可以认为,当前我国批发零售业的发展呈现出批发弱、零售强、市场规模大、发展潜力大、竞争压力大等特点,该行业在大城市内开始呈现集聚态势,并且在未来将表现出以连锁经营为主导、多业态经营并存的局面。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在于,行业在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企业管理水平有待提升、消费结构不均衡、行业集中度较高不利于实现高效的市场竞争等,针对这些问题,学者建议,我国批发零售业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积极开发二三线城市的网络零售发展潜力,重视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水准的提高和企业自我管理水平的增强,同时要注重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努力改变此前企业粗放式的经营方式,把握住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遇,虚心借鉴学习先进国家的发展经验,并结合自身优势,仔细分析市场格局和走势,选择具有本土优势的竞争领域,提高抗衡实力。最终将我国批发零售业发展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

批发零售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落实,批发零售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当前的批发零售业,已成为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与此同时,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批发零售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日益成为经济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批发零售业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

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中,批发零售业直接拉动了消费的增长,进而加速了经济增长。

投资中的60%也会逐步转为销售额,直接或间接通过批发零售业实现。具体表现便是,投资增加引起总需求增加,进而使得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这一过程通过乘数效应得以实现:

其中,K为乘数,ΔI表示投资的变动,ΔY表示收入的变动,ΔC表示消费的变动,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即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国民收入所能实现的消费增长。

此外,批发零售业还可以通过吸引外资项目进驻,从而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二)批发零售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具体表现

批发零售业可以通过影响经济总量变化直接影响经济增长。李宝仁(2005)运用协整理论研究发现,零售市场的发展与GDP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比较明显;王德章、约翰·亚当斯、宋德军(2006)分析发现以批发零售业为代表的现代流通业增加值每增加1%,会带动城市GDP较大的增长;王宗胜、梁朝晖(2014)分析發现从长期来看,批发和零售业的增加值每增长1%,GDP相应增长0.2736个百分点,促进作用比较明显。

还有的学者没有直接研究批发零售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而是从批零业所属的流通产业的角度,研究其与国民经济总量以及经济增长的关系。张弘(2010)认为,流通产业如“加速器”一般推动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杨宜苗(2006)测算了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发现前者对后者的带动作用有逐年弱化的趋势;唐洪涛(2009)采用变系数模型和聚类分析进行研究,发现了流通业与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张建民(2010)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经济增长与流通业之间关系。

批发零售业可以通过影响消费的资金流向影响经济增长。Colin Williams(1996)研究发现零售业在吸引外部资金流入与遏制本地收益外流方面作用明显,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Feyzan Erkip(2012)等人研究发现,零售业的发展使资金流在城市生活中渐渐趋于以消费为导向,反过来消费导向的城市生活又大大提升了零售业在城市经济发展和核心生活中的活力,二者相得益彰;文启湘和梁爽(2010)围绕流通业与消费增长的协调促进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最终发现二者协调水平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

批发零售业可以通过就业影响经济增长。赵德海(2004)通过产出弹性分析,发现批零业所属的流通产业在吸收劳动力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方面的促进作用明显;冉净斐(2005)测算后认为,流通业仅仅通过吸纳劳动力来实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Dixon Timothy(2005)分析了零售业在英国城市复兴中发挥的作用,集中研究了其对就业的影响;Victor Aguirregabiria(2007)等人分析发现,零售业在提供就业机会、采纳与推广最新信息技术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已同现代城市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

(三)小结

综合以上学者的研究,不难看出,批发和零售业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即提高国民生产总值、拉动就业、提升消费水平,其中,对国民生产总值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在提供就业、吸纳劳动力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提升消费水平来讲,二者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协调。

研究评述

(一)文献结构评述

通过对我国近年来对批发零售业发展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学术研究梳理,笔者发现,总的来讲,我国零售业研究领域学者规模较小,专业性还不是很强,主要表现在文献数量不多、平均水准不高:在高质量期刊上发表的文献数量有限,且研究大多采用实证定性研究方法或者理论探索研究方法,鲜有采用高级定量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的文献;学术力量薄弱:与其他学科相比,批发零售业还没有自己专门的学术期刊;研究内容多样:以批发零售业为主题的学术研究范围比较广泛,分布于零售战略、零售国际化、连锁经营、零售业态等十数个方面,专题研究不多,专业性不强。

(二)研究内容评述

总结以上学者的研究结论,不难发现,当前我国批发零售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从行业自身来看,受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仍属于基础产业,整体来看已有规模报酬递减的趋势,发展空间还很大,但同时面临的外资竞争压力也很大;从地域来看,发展不均衡,东部发展良好,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差;而批发零售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学术界的研究结果比较统一,即总体来说,批发零售业的发展可以促进GDP的增长,但具体到不同地区,研究结果仍有差异,比如西部地区的批零业对经济发展呈现出不显著的负增长,中部地区如山西,东北部地区如黑龙江,批零业发展对经济的牵动作用有限,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对此,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发展战略,减小地区发展差距,另一方面也要虚心借鉴发达国家发展经验,充分重视流通功能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印州.加入WTO对广州商品流通产业的影响及对策[J].南方经济,2002(3)

2.郭艳华.发达国家批发零售业的发展趋势与启示[J].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20(2)

3.姚晓霞.中国零售业如何与国外零售企业竞争[J].现代经济探讨,2006(12)

4.吴海涛,杨应德.兰州都市区零售业和批发业集聚水平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30(8)

5.王先庆,武亮.服务业集聚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广州批发零售业为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3)

6.张赞,凌超.基于SCP范式的中国网络零售产业组织现状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2(2)

7.胡永铨,谢云蕾.基于国际比较的中国网络零售市场特征研究[J].商业研究,2012(3)

8.刘晓雪.北京零售企业库存水平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2001~2010年上市公司的数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9.魏颖,邱志军.国内主要城市零售业竞争力比较——基于广州与其他9大城市对比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12(10)

10.汪旭晖,徐健.零售显性技能本土化对跨国零售商海外市场顾客满意的影响——基于沃尔玛中美顾客感知差异的分析[J].经济管理,2011(6)

11.M.凯恩斯, 徐毓楠.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1963

12.李宝仁.我国零售市场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关系的数量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0(2)

13.王德章,约翰·亚当斯,宋德军.现代流通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商业研究,2006(24)

14.王宗胜,梁朝晖.批发和零售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4(21)

猜你喜欢

商品流通经济增长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2011商品流通国际论坛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