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

2018-03-31邓卓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培育价值观主体

邓卓明 陈 波

[内容提要] 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新时代新要求,更加凸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公民赋值、为社会立序、为国家塑形的功能;更加明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同体关系,彰显主体责任;更加突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引领,注重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提升引领者的素质与教育引导话语的影响力。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10的重大政治判断,明确了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并在总结实践经验、深化规律性认识、回应时代问题的基础上,对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42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进一步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引导全体人民自觉践行”[2]。这一系列重要部署与重要论述,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要求上升到了新高度。立足新时代新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应更加凸显,主体责任应更加彰显,实践引领应更加有力。

一、 更加凸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

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公民发展赋值、为社会发展立序、为国家发展塑形的功能。

1.为公民发展赋值

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凸显其对公民发展的价值塑造功能,主要体现在内在价值引领和外在环境支持两个方面。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11,“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1]11。正所谓“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庄子·内篇·人间世》)。面对多样利益诉求带给人们的多向度的影响,党的十九大着眼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部署,以解决好公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促进公民完善内在尺度、匡正价值认知、提升价值审美、价值品质,通过“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1]42,引导公民在思想的“游离徘徊”、行为的“矛盾冲突”中找到思之边界、行之规范。同时,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应为公民发展提供必要的价值环境支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外在环境上主要体现为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的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全面涵盖了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指向全社会的共同利益,而不是专属某个阶层的狭隘利益。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维护的是每个人的利益,而不是把某些人的利益排除在外。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对所有人的要求,遵守这些规范不会给个人带来损害,相反会增进个人的利益,特别是有助于个人的自我发展与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共同生活作为基础,更重要的是这些价值观体现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3]“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135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能忽视社会关系、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绝不能停留在观念宣传、典型示范层面,而要融入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体现到全面深化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依法治国等国家发展的基本方略中,扭转权利本位、金钱本位所造成的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共输”而非“共赢”的不利局面,在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在团结奋斗与共建共享中,不断提升公民的规则感、安全感、归属感、认同感,进而使其拥有持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为社会发展立序

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应凸显其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引领功能,主要体现为构建、整合、控制与完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秩序的良性运转和协调发展。社会转型往往带来社会秩序的变革。社会秩序内在地体现为“价值内核、社会规则和社会权威”[5]等各要素的有机统一。社会秩序的稳定性与协调性往往会随着社会转型而出现变化,在社会系统进入协调进程、原有社会生活的稳定状态被暂时打破之时,社会秩序最容易出现失调状态,这也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大挑战。习近平指出:“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6]根据党的十九大的新要求和新部署,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通过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建构当代中国精神、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善制度规范来整合社会意识,以实现对社会秩序的调适,进而防止社会陷入失序、无序的危机。

3.为国家发展塑形

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凸显其对国家发展的价值塑形功能,主要体现为对内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增进人民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自豪感,对外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增强国际影响力。首先,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更好地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方向不动摇、信心不动摇、决心不动摇,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增进人民的文化自信、国家认同与民族自豪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23进入新时代,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与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培育与提升有着更为基础、更为深刻的时代价值。其次,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党和国家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改革成败直接关乎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焕发持久的生命力与活力。改革的深度与广度有赖于价值观领域的深刻变革,既“触动灵魂”,又回应利益关切、找准思想共鸣。最后,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增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的塑造至少涉及物质、文化、行为、制度等方面,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主要体现在文化方面。一方面,“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1]42,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以奋斗中的时代新人为文化载体,对外展示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另一方面,“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1]42,通过文化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使中国拥有影响世界的思想力量。

新时代面临新问题、新挑战,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国家安全方面的新情况是当前思想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对于面对全球化、现代化和全面深化改革等重大社会历史变革的中国而言,国人的价值观念随着思想领域的“价值重估”而发生碰撞、冲突。作为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价值观言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时代之需而凝练提出,有利于调解、整合多元价值,谋求社会成员的价值共识,消弭思想对立,为公民赋值、为社会立序、为国家塑形。

二、 更加彰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责任

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在把握好主体关系的基础上,明确、落实好主体责任。

1. 充分认识、把握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关系

充分认识、把握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关系,是解决好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的问题”的关键。如果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与智慧的传承与实践,中华民族就不可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含传承千年的中国智慧,为把握好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关系提供了启示。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关系,不是分散、单一、孤立的个人或集体间的关系,更不是利益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而是利益相关、责任相接、命运相连的共同体关系。

对国家和社会而言,公民的生存与发展是在国家与社会这个背景下进行的,个体秉持何种价值观往往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奉行何种价值观,因而国家与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践行必须上升到责任主体的高度,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根本目标,尤其是涉及教育、医疗卫生、住房、食品安全、生态环境等民生领域的政府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相关人员,更应具备反求诸己、身体力行的担当与自觉,维护和保障公民的合法利益,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排除现实冲突和利益阻碍,激发公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动力、行动热情,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度与效度。对公民个人而言,尽管每个人在经历、社会角色、社会关系上各有差异,但国家公民身份是其最本质的文化属性和身份标签,蕴含国家身份的归属和对社会公利的尊重。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每个人都应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者、践行者、维护者、坚守者,因此,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而共同体意识缺位、共同体思维缺失,将国家、社会、公民的关系割裂开来,将人与人的关系对立起来,忽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的同源、同构、共生性,忽略国家治理、社会管理、个人社会生活的有机联系,忽略个人与他者的有机联系,往往会成为凝聚价值共识的阻力。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关系要由孤立、分散向共生、凝聚的共同体转化,应在共同奋斗目标的指引下,实现利益关系由对立向共建共享转化、价值取向由个体价值向共同体价值转化。

2. 落实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责任

落实主体责任,是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契合了社会和谐进步、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需要,也契合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繁荣发展的需要,从价值主旨到内涵要义,明确了公民、社会、国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身份。“抓落实”“抓兑现”历来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色,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落实主体责任。

从唯物主义历史观看,人是实践结构中的主体性要素。“对于具体的历史的人而言,如果他或自然不进入现实的实践—认识活动中,那么他们就不能成为现实的主体和客体。”[7]主体性作为主体的基本特性,集中体现在人是否事实上参与了实践—认识活动。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不在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为“无懈可击”的绝对意识,而是要把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符合最广大人民诉求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切实融入国家社会治理和人民的社会生活,使国家与社会、每一位公民都在自己的主体实践场域中合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地位确认、价值内容认同、价值实践展开、价值意义升华、价值行为落地。然而事实上,一些主体的身份自觉、自我体认、主动作为仍然处于虚浮、游离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社会主体眼中的公民是主体,公民主体眼中的他人是主体”等思想倾向阻碍着价值共识的形成和价值实践的深入,其根源在于主体责任不明、价值标准缺乏细化落实。

落实主体责任,实现“应然主体”向“事实主体”的过渡。一方面,要把“匿名主体”的责任与担当展现出来,突出主体意识,突破“我说,你未必听”的“独白”窘境,将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公众人物、社会各类组织与社会大众共同放置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框架内,解决主体缺位、责任推诿等突出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主体的异质性和角色的差异性,把市场经济主体、家庭教育主体、学校教育主体、舆论宣传主体、模范践行主体、政策执行主体、管理组织主体、理论研究主体的主体责任与行为规则细化落实,加强法制约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具象化表达的职业价值观、单位价值观、家庭价值观、教育价值观中,让价值观变得具体化、可分解、可执行、可评价,让主体在各领域、多空间的行为有丈量尺度,有效提升各主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力。同时,各主体因在社会生活中的分工角色不同又体现出辐射力大小和影响度深浅的差异,党员干部、公众人物、教育工作者、知识分子群体、企业家群体往往比普通群众具有更大的影响力、更强的引导力,因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既要全民行动,又要突出重点主体的责任担当。

三、 更加突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引领

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坚持认识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不断提升引领者的素质和教育引导话语的影响力。

1.认识与实践的有机统一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原则。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1]26认识是实践的先导,只有不断认识和总结规律,深化对价值观形成问题的规律性认识,才能推进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实践创新。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重要部署,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又作了进一步强调,这既是对价值观形成与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新成果,也是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指南。

价值观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深刻地反映着人的实践性。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个体社会化存在的精神表征,是个体与社会双向关联与互动的结果,是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自觉体认、积淀、建构的,是对个体的行为判断和选择具有定向、激励与约束效果的相对稳定的深层观念系统。“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4]135-136价值观的形成与人的生存样态、实践活动环境密不可分。价值观的形成是一项丰富生动的、与人及其所处的复杂社会环境深刻联系的实践活动。人的丰富个性与复杂性思维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在价值的认知、甄别、选择、认同、践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思维活动中,对价值观的关注离不开对作为价值信息源的整体社会环境的体认,社会现实、社会思潮、群体意识、传统文化、家庭环境、生存样态、利益诉求都是整体社会环境系统中的子系统,以鲜活、丰富而流动的特质或隐或显地影响着价值观的形成。

从实践的观点出发,认识价值观及其形成规律,就不能用固化、僵硬、静态、切割式的分析方式进行模式化和程序化的解读,而要尊重价值观形成的实践性、社会性、复杂性、动态性。传统知识传播使用的是理性化的、程序清晰的分析范型,在价值观传播中简单移植这种范型,不仅会在认识上产生对价值观生成的误读,还会在实践上导致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错位。现实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往往容易忽视价值观形成的实践性,出现知行脱节,导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低效甚至无效,其症结就在于没有从实践出发来看待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缺乏与实践环境的有效互动。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42的重要部署,是充分尊重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性本质,坚持实践性并以实践思维、实践原则、实践要求、实践规格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充分体现,是对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坚持认识与实践有机统一的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动态地形成,是主体在思维活动中对来自社会环境的多样价值信息进行比较甄别、加工选择、判断抉择后,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自身价值结构并用来规范自身行为的复杂成果。因此,要提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就必须与价值观形成的实践环境展开真对话与真沟通。只有突破孤立、静态、原子式思维的局限,将视野拓展到广阔的社会空间中,走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性的融入与型铸,才能实现“日用而不觉”的理想效果。

2.提升引领者的素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1]42,“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1]41,“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41,“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1]42,对新时代的价值引领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对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就一般意义而言,人人都是价值观的践行者和引领者,而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党员干部、公众人物、教育工作者、知识分子群体、企业家群体尤其要发挥好作为价值引领者的作用,更加积极主动自觉地提升自身作为引领者的素质。

引领者要掌握思想利器,学懂弄通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做好做强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要在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2]做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者,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水平,更要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自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能力。

引领者还要有理性客观的态度、实事求是的品质。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斗争,新时代的价值引领者既要具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知能力,还要具备披荆斩棘的勇气,更要具备实事求是的品质。各类社会思潮往往挟裹着群体的利益诉求和社会心态,以温情的隐喻、忧伤的讽刺或是暴风骤雨式的批判煽动人和影响人;通过扩大队伍阵营和加大发声力度,获取和谋求其群体的利益诉求。因此研究和回应社会思潮,必须要弄清楚它代表谁、想达到什么目的,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区别对待,既要理性看待、妥善解决各类社会思潮所反映的合理诉求,在答疑释惑、解决问题和理解接纳中谋求最大社会共识,扩大主流阵营;对于其所包含的不合理甚至具有危害性的成分,必须善于辨别、及时判清、有力回击,旗帜鲜明地予以批判和抵制。

引领者要有广阔的视野,善于捕捉现象,谨慎判断风向。在价值观培育中,我们必须面对看似无意识、潜意识的各类社会思潮的影响和改变,这种不可捉摸的、相对隐性的价值观影响与相对显性的价值观培育之间形成了价值观传播、接受、认同中的张力与冲突。各类社会思潮的传播渠道十分广泛,网络空间、高校课堂、影视娱乐作品、文学出版物都充斥着各类价值主张。新时代的价值引领者要善于在网络空间、文学艺术作品中发现以碎片化、非理性、零散形式呈现出来的各类价值主张,辨识网络“大V”、知识分子代表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1]42。

3.提升教育引导话语的影响力

一种价值观能获得多少人的情感认同、转化为多少人的日常行为习惯,深刻反映了价值观培育话语的影响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42,重申教育引导在价值观培育中的基础性作用,强调观念认知、理念认同层面的价值观培育需要更进一步实现向情感认同、行为习惯的更深层次的转化。关注对象实际、契合对象需求是话语获得影响力的关键。教育引导人们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唯有贴近人民生活、契合人民需求才能使价值观话语获得人民赋予的影响力,才能取得根本实效。

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更加注重价值观话语影响力的提升,在教育引导的话语姿态上从“隔空喊话”转向“亲切对话”。如果一味用政治话语(如标语或口号)和学术话语对大众“隔空喊话”,极易筑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大众的对话鸿沟,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的心理融入,甚至使社会大众出现倦怠或反感情绪。因此,要注意和改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式认同—形式遵循”以及误解甚至矮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的现象,在同频共振中提升话语影响力,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教育引导还要实现“亲切对话”。一要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言说方式,畅通表达渠道,推动载体融合,善用社交网络资源,有效利用图像、行为、器物、人物等叙事方式,在贴近人民生活、便于人民理解和传播的话语言说中增进价值观共鸣。二要充实话语内容,激活话语所蕴含的情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思想力和审美性充分结合起来,唤醒人们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涵育其对国家、民族、人民的深沉之爱。三要全面开发体验式资源,将观念形态的“德之理解”与实践形态的“德之感悟”结合起来,让人们深切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与鲜活。

猜你喜欢

培育价值观主体
我的价值观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