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竞赛在化工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实践

2018-03-31仝海娟赵金和范方方左卫元

山东化工 2018年13期
关键词:竞赛意识学科

仝海娟,赵金和,范方方,左卫元

(百色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原始驱动力。作为创新的主阵地,高校在技术发明和革新、技术传播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创新制高点的竞争归根结底脱离不了人才的竞争。时代快速发展,知识大爆炸也更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对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国家十分重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2-3]。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进一步加快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等教育也顺应时代潮流,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然而,由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惰性及固化,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培养的人才与新时代创新性人才需求的脱节[4-5]。因此,在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上,很多高校进行了很多极有意义的探索,以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6-7]。

学科竞赛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增进学生对专业知识深化的重要实践平台,在人才培养方面意义重大[8]。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大环境下,各种级别的一系列学科竞赛在全国各地高校广泛开展,具有较大影响力。一般而言,学科竞赛可以看做是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延伸却有别于一般的教学活动。通俗地说,课堂教学更侧重于已有理论、原理的传播,增强学生对科学原理的认同感,而实践教学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科竞赛,能有力的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知识体系的系统化,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化为对知识的主动追求,起着事半功倍的功效[9]。此外,通过学科竞赛,也能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和团结协作能力,促进学生更容易融入社会。然而,地方性高校由于教学资源配置较为薄弱,在学科竞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明显不足。

其一,意识观念相对落后。地方性高校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信息相对闭塞,人们抱残守缺思想相对较为浓厚,这在某些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传统的就业意识对创新意识的传播存在较大的禁锢效果。'学优而仕'的传统思想依然大有市场,不利于创新观念在大众中传播及接受。其二,传统的教学内容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力度较弱。传统教学中,'满堂灌'思想极其严重,不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热情,造成课堂质量较为低下,自然,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热度也会随之下降[10]。其三,地方性院校支撑学科竞赛的平台条件较为薄弱。化工专业是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工程专业,所以涉及化工专业领域的学科竞赛一般都依赖于较为良好的实验室平台。限于财力资源和场所限制,地方性高校在学科竞赛平台的搭建上相比发达地区的院校严重不足。此外,学科竞赛指导老师的缺乏也造成了学科竞赛在化工人才培养上的促进作用效果减弱[11]。为此,我们针对上述一系列问题,开展了大量的探索,以提升学科竞赛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 大力动员和参与,提升教师和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意识和积极性

一方面在学生群体中加大对学科竞赛的宣传。如利用班会、学生协会、网络等方式对化工类专业各类学科竞赛进行宣传,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和树立参与意识;加强对正能量的宣传,调整出发点,让学生意识到参与竞赛更多的是锻炼自己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兴趣,让学生明白各种学科竞赛的内容,需要的知识储备,让学生早作准备,对自己的兴趣进行培养。制定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政策,根据参赛的级别,给予参赛学生一定的奖励和相应的创新学分。另一方面,也加大对老师的宣传力度,让老师思想发生转变。在评优、课时补贴、竞赛获奖奖励、职称评定等方面进行倾斜,将老师重视科研而轻视教学(包括学科竞赛指导)的思想进行扭转。建立一对一对应指导机制,即每个学科竞赛团队均安排有对应的老师指导,加强对竞赛团队的管理和协调,这些措施显著地鼓励了学生以及老师参加学科赛事的积极性。

2 借助学科竞赛对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

新技术的发展,呼唤教学内容跟紧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的出现,使得老师的教学内容也需要引入新的元素。在实验等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有目的的引入创新性实验内容,将创新实验内容、创新创新项目、大学生创新项目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做既可以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也能适时让学生了解竞赛流程,为学科竞赛打下基础,也能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2]。这种参与式教学,必然能促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在实践教学环节,也可以将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关联,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大力促进学科竞赛平台建设

竞赛平台的构筑,是开展学科竞赛的基本保障条件。在此过程中,我们加强了资源的整合力度,使资源得到集约化利用。首先,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将学科竞赛进一步融入其中。通过创新创业团队的组建,进一步为有发展前景项目团队提供孕育基地和提供资金保障。其次,将学生的学科竞赛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通过老师的一对一指导,学生的科研素养得到了锻炼,也激发了学生对创新以及学科竞赛的热情。另外,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进一步促进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企业和学校进行人才的联合培养,一方面,可以借助于企业已有的实践平台(如设备、仪器、资金等)开展实践,也可以聘请企业中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为学生的竞赛提供指导;另一方面,学生去企业进行实践,也可以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解决企业人才较为短缺的问题。

猜你喜欢

竞赛意识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意识不会死
“超学科”来啦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