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引发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浅析

2018-03-30王子义龙王学朋

青年时代 2018年6期
关键词:预防网络犯罪

王子义龙 王学朋

摘 要:正处于成长期的青少年生理、心理都未发育成熟,但青春期的猎奇、冲动、逆反等心理特征却时刻影响着他们。网络世界充满了未知、新奇与刺激,对青少年来说是无法抵御的诱惑,网络在当今已经成了青少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庞杂纷乱的网络信息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引发了侵权、诈骗、非法言论等一系列违法犯罪问题,社会各界应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网络;青少年;犯罪;预防

二十一世纪是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代,几年前家长们还在研究如何让孩子们不接触电脑,不接触网络,但短短几年的时间,这种作法已经成为不可能。网络成为了大众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成为了青少年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对于青少年的重要性,不是指它的必须性,而是影响力。网络丰富了知识,扩展了青少年的视野,但也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由于网络引发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也越来越多。青少年心智不成熟,对庞杂纷乱的网络信息缺乏判断力,对不良诱惑的抵抗力不强,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容易導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四种心理特征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对世界充满了渴望,对于新生事物他们敢于尝试,敢于冒险,又不计后果。青少年的四种心理特征最容易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好奇是青少年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正是由于好奇,青少年充满了活力,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但西方有句谚语“好奇心害死猫”,好奇也会为青少年带来危险。网络世界充满了未知,能够极大的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心理,也更容易让青少年迷失。比如:网络上有很多恶作剧的小视频,因为能博得观众一笑非常流行,其实这些视频中有许多是不当言行。如果青少年因为好奇而进行模仿,就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构成违法。

冲动是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典型特征。青春期的青少年因为情绪波动大,极易冲动,尤其是情绪高涨时,理性思维差,行为不考虑后果。通过网络青少年能够接触到色情、暴力等各种负面信息。面对这些不良信息,他们抵制力薄弱,行为上容易失控,产生冲动。而青少年知道接触这些不良信息是不允许的,所以他们往往背着父母。正是由于这种长时间的秘密接触,冲动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种不良习惯,为下一步的违法犯罪埋下了伏笔。[1]

逆反是容易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另一个主要心理特征。成长中的青少年渴望独立,他们想表现自我,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但思想上的不成熟使他们在面对自身变化时常常感到不知所措,从而产生了焦躁情绪和逆反心理。父母对孩子接触网络可谓畏之如虎,但青少年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如果父母的教育方法不当,就更容易激化矛盾。一位父亲为了不让儿子上网,一气之下把孩子的手机从窗户扔了出去,男孩冲动之下也跟着跳了下去,鲜活的生命凋零了。因为父母不允许上网而偷偷跑到网吧的孩子有很多,逆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盲从也是易导致青少年走向违法道路的一个主要心理特征。青少年的心智还未发育成熟,极易被蛊惑,产生从众心理。一些社会不良分子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制造假象,诱骗他人上当,青少年因此而步入歧途的不在少数。

二、网络世界的法律暗礁

与现实生活相比,网络世界中的道德约束、法制监管要差很多。这就更容易让青少年放纵自己,从而碰触法律的底线。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世界中的法律暗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不当言论。青少年法律意识不强,常常误解言论自由的真正含义,其不知言论自由也要受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有些青少年则认为自己用的是虚拟账号,反正别人也不知自己是谁,就纵容自己在网上宣泄负面情绪;有些青少年则是人云亦云,并不去探究自己传播的信息是否正确,是否侵害了他人合法的权益。这些不当言论一旦被扩散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给社会、他人带来严重的伤害,信息传播者也会付出惨重的代价。我国刑法中与此相关的罪名有很多,煽动分裂国家、煽动颠覆国家政权、宣扬恐怖主义、宣扬极端主义、诬告陷害、侮辱诽谤、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及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情节严重的都可能构成犯罪。

其次是不良游戏。沉迷网络游戏本身就给青少年的身心成长造成了伤害,不良游戏对青少年的毒害则更加严重,尤其是包含有暴力、赌博、色情的游戏,会把青少年推向违法犯罪的深渊。这也是家长们最担心的问题。

第三是网络诈骗。网络诈骗犯罪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也越来越趋于多样化。青少年的热情、冲动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不知不觉间成为“帮凶”,构成共同犯罪。

第四是不良网络群。如今的网络中“群”已经成了常态,几乎每人的手机中都会有几个群。群的种类可谓五花八门,正是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各种群中潜藏着对青少年的伤害。青少年的盲从心理极易被不法份子利用。

第五是网络购物。网络购物看似无害,其实不然。买卖国家禁止交易的枪支、爆炸物、危险物质、珍贵动植物制品等物品都有可能构成犯罪。例如:有些青少年出于对枪支的喜爱,从网上购买具有一定杀伤力的仿真枪而构成犯罪。

三、网络引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

网络引发青少年违法犯罪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隐蔽性,由于网络的特殊性,青少年的不当言行往往不被家长了解,违法犯罪行为一旦发生,就悔之晚矣。

其次是间接性,在许多网络引发的青少年犯罪中,青少年并不具备直接的主观故意,而是由于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但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间接故意心态引发的。

第三是渐进性,青少年对不良网站从无意中浏览,发展到经常访问,再到沉迷其中,不可自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2]

第四是模仿性,青少年把网络中的暴力、色情等不良行为模仿到现实生活中,引发犯罪。

四、网络引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

通过对网络引发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浅析,引导青少年正确上网,预防违法犯罪行为发生十分重要。预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培养、提高青少年的认知力,对有可能引发伤害的不良网络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

其次,多关注青少年的日常言行,发现不良苗头,比如:暴力倾向、追求消费、与校外人员联系过多、沉迷网络等及时找出源头,防范于未然;

第三,把家庭教育的重点转移到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养上来,家长不要只盯住孩子的学习而忽略了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3]

第四,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让孩子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避开、远离法律的暗礁。

网络引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不仅是家庭、学校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义务,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规范网络行为,举报、揭发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参考文献:

[1]杨冰.纠正孩子坏习惯[M].武汉.华中科技大家出版社.2017.

[2]章程.读懂青春期的男孩[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3]孙颢.你会管孩子吗[M].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预防网络犯罪
Televisions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什么是犯罪?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犯罪”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