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鼓室图对分泌性中耳炎转归的影响

2018-03-29刘光华

医学信息 2018年3期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

刘光华

摘 要:目的 探讨不同鼓室图对分泌性中耳炎转归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科2016年1月~12月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100例患者,根据其鼓室图及治疗后的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不同鼓室图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有着直接的影响。结论 对于“B”图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可以直接进行手术(鼓膜穿刺、切开、置管等)治疗,避免前期用药治疗无效而延误病情;对于病程小于3个月病情较轻的“C”型图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先予药物治疗,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尽早进行手术干预(鼓膜穿刺、切开、置管等),以避免出现鼓室粘连、硬化或胆固醇性肉芽肿等中耳并发症。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鼓室图;咽鼓管

中图分类号:R764.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8.03.035

文章编号:1006-1959(2018)03-0107-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ympanometry on the outcome of secretory otitis media.Methods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select 100 cases of patients diagnosed secretory otitis media in our hospital,analyse according to the tympanogram and treatment.Results Different tympanogram has a direct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secretory otitis media.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secretory otitis media with"B"graph can be treated directly by operation(tympanic membrane puncture,incision,tube insertion,etc.),so as to avoid the delay of the treatment.For patients with"C"type secretory otitis media,whose course of disease is less than 3 months,the patients may be treated with drugs first,and surgical intervention(tympanic membrane puncture,incision,tube insertion,etc.)may be carried out as early as possible when the effect of drug treatment is not good.To avoid tympanic adhesions, sclerosis or cholesterol granuloma and other middle ear complications.

Key words:Secretory otitis media;Tympanogram;Eustachian tube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中耳积液和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延误诊治,可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胆固醇肉芽肿等疾病,严重影响听力。我科统计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分泌性中耳炎100例患者,对于“B”型及“C”型图患者的治疗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的结论是“B”型图患者可以直接进行手术治疗,“C”型图患者可先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及时进行手术干预,这样可以提高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2016年1月~12月在我科诊治的分泌性中耳炎100例患者,年龄14~62岁,其中男性56例(64耳),女性例44(50耳)。检查患者单耳或双耳鼓膜浑浊、内陷、淡黄色或琥珀色等鼓室积液征象,声导抗检查为“B”型图或“C”型图,纯音听力检查存在气骨导差;鼻内镜检查除外鼻咽部占位。

1.2方法 对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声导抗“B”型图的直接进行鼓膜穿刺,“C”型图的第1 周先行药物治疗,如果效果不佳第2周则行鼓膜穿刺,“C”型图鼓膜穿刺前不灌注或口服糖皮质激素;实验组采用鼓膜穿刺抽液后曲安奈德鼓室灌注治疗;对照组采用鼓膜穿刺后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两组患者开始时均口服抗生素及氨溴索,治疗2周后复查声导抗及纯音测听, 1月后再复查根据鼓室图及纯音听阈变化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

1.3判断标准 疗效判定:治愈:患者耳鸣及耳闷胀感症状消失,听力基本恢复到正常,骨气导差经过测定为<10 dB,鼓室图转为A型;好转:患者耳鸣及耳闷胀感症状明显减轻,听力提高程度>15 dB,但是未恢复到正常水平,鼓室图转为As型;无效:患者耳鸣及耳闷胀感无明显好转,听力无明显改善,鼓室图无明显变化。治愈及好转记为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疗效的差异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50例60耳,其中“B”型图40耳:治愈30耳,好转6耳,无效4耳,“B”型圖有效率90.00%;“C”型图20耳:治愈15耳,好转3耳,无效2耳,“C”型图有效率90.00%。实验组总有效率90.00%,实验组治愈45耳,治愈率为75.00%。对照组50例54耳,其中“B”型图34耳:治愈18耳,好转11耳,无效5耳,“B”型图有效率85.29%;“C”型图20耳:治愈10耳,好转7耳,无效3耳,“C”型图有效率85.00%;对照组总有效率85.19%;对照组治愈28耳,对照组治愈率为51.85%。

实验组和对照组中“C”型图各20耳第2 周进行了鼓膜穿刺的分别为18耳和17耳;未穿刺的实验组2耳最终治愈1耳,好转1耳;未穿刺对照组的3耳最后治愈1耳,好转2耳。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χ2=6.948,P=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其中听力障碍为大部分患者的首发症状,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咽鼓管功能障碍成为大多学者的共识。分泌性中耳炎早期或恢复期,因咽鼓管阻塞或功能不良时,中耳内气体被吸收形成负压,鼓膜内陷,鼓室压峰压点向负压侧偏移,形成“C”型图;如病变继续发展,鼓膜内陷进一步加重,峰压点更加偏向负值,鼓室负压增大至鼓室积液,传音结构质量增加使声导抗增加,鼓室导抗图则呈现“B”型曲线。不过成人与与婴儿的探测音有所不同,高频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用于婴儿中耳功能障碍的诊断已得到公认,而226 Hz鼓室声导抗在2岁以上儿童和成年人中则对中耳积液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性[1]。声导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快速评估儿童中耳功能的理想方法,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弥补耳镜和纯音测听诊断鼓室积液欠准确等方面的不足[2]。但对于婴幼儿声导抗检查具有其特殊性,周佳霖等的研究发现单纯226 Hz探测音声导抗测试不能准确反映0~10月龄婴幼儿的中耳功能,1000 Hz探测音声导抗测试能更好的评估0~10月龄婴幼儿的中耳功能,226 Hz探测音鼓室声导抗测试能客观反映11~36月龄婴幼儿的中耳功能[3],因而对于不同人群进行鼓室声导抗测试应当采取不同的探测音,如此才能提高准确率,避免和降低变异型鼓室图对医师的误导。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的疾病,其纯音听阈表现为以高频听力下降为主,伴有平坦型或轻度上升型曲线,故纯音听阈测试配合声导抗测试对诊断分泌性中耳炎十分重要[4]。声导抗对早期发现诊断诊断中耳积液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可作为评估中耳炎预后的手段[5],早期如能准确诊断出分泌性中耳炎,及时予以药物和手术治疗,绝大部分病人是可以完全康复的。虽然声导抗鼓室图对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价值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尽管单纯的鼓室图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病情具有较好的反应,但是敏感度还不够精确[6],故诊断鼓室是否有积液,不能单凭鼓室图就予以诊断,还需要结合病史、纯音听阈测定、声反射以及其他的听力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如此才可最低限度地减少误诊漏诊。

C型图鼓室负压>200 daPa大多示鼓室内有积液,声反射消失[7]。本研究也证实了C型鼓室图负压值越大患者鼓室积液的可能性越高,穿刺抽液后再进行治疗的效果远比单纯药物治疗的效果要好,本项目实验组和对照组的C型鼓室图病例最后大多进行了鼓膜穿刺;B型鼓室图大多具有鼓室积液,直接穿刺后再进行药物治疗,本研究表明鼓膜穿刺后曲安奈德鼓室灌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比鼓膜穿刺后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更好,治愈率更高,可能与曲安奈德为长效激素,药效相对持久有关,因鼓室局部灌注治疗增加了鼓室及咽鼓管内的药物浓度,减轻了其局部的炎症反应,抑制了其变态反应,从而减少了咽鼓管粘膜水肿,减轻了鼓室的负压状态,恢复了中耳压力平衡,减少渗出,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從根本上解除了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发生的机理,故而提高了其疗效。

声导抗对早期发现诊断分泌性中耳炎及中耳积液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可作为预后的手段[8]。对于“B”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效果较差,而对于“C”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尚可以[9]。有研究表明,“B”型曲线抽液阳性率为83%,“B”型曲线对鼓室积液的阳性率判断敏感于“C”型和异型曲线[10]。故而“C”型图患者可先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再手术干预,“B”型图患者则直接进行手术干预,这样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是十分有益的。在诊断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时,鼓室压图与纯音测听结果一致时可得出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而遇到鼓室压与纯音测听结果出现矛盾时,选择其他更多的相关检查,如颞骨CT、ABR等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尽可能正确的结论[11]。对于“C”型鼓室图患者,要根据其生理状况结合临床表现判断其有无病理意义,因为在一部分正常人群中,如咽鼓管功能不良,也可造成鼓室负压,测试结果为“C”型鼓室图,但其鼓室内并无积液出现,有资料表明,在“C”型鼓室图患者中,以-140 daPa为界,鼓室负压高于此界限,得液率较低,如低于此界限,且伴振幅减小者,则得液率较高,鼓室存在积液可能性越大[12]。有对B、C型曲线图恢复差异性进行比较研究,发现C型图患儿的短期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型图患儿,说明在早期、积液明显之前进行积极治疗,效果会更好[13]。

声导抗对鼓室和咽鼓管的功能评价及对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声导抗曲线的恢复反映了分泌性中耳炎病情的好转。分泌性中耳炎早期鼓室图可以从“C”型发展到“B”型;治疗好转后则鼓室图又从“B”型转为“C”型最终可以恢复到“A”型正常鼓室图,临床上根据鼓室图的动态变化则可判断出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及预后,为是否更改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对于“B”型曲线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可以直接进行手术(鼓膜穿刺、切开、置管等)治疗,避免前期用药治疗无效而延误病情,对于病程小于3个月病情较轻的“C”型图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可先予药物治疗,当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尽早进行手术干预(鼓膜穿刺、切开、置管等),以避免出现鼓室粘连、硬化或胆固醇性肉芽肿等中耳并发症。鼓室图的变化预示了分泌性中耳炎不同的发展阶段,也提示了我们治疗是否有效,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发展、转归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

不过由于本组病例研究对象为14岁以上且鼻咽部无占位患者,样本数量有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有鼻咽部疾患及婴幼儿和儿童患者,分泌性中耳炎其鼓室图的类型与其治疗和转归的关系如何是我们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商莹莹,倪道凤,徐春晓,等.0至24月龄儿童鼓室声导抗测试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3,7(15):6869-6874.

[2]杨丽,艾文彬,罗琴.儿童急性中耳炎声导抗随访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9):1516-1518.

[3]周佳霖,黄振云,钟建文.36个月内婴幼儿1000Hz和226Hz探测音声导抗的特点和意义[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4,12(3):455-459.

[4]丁军,刘艳慧,王春利,等.120例声导抗结果分析[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6,16(1):16-20.

[5]Helenius KK,Laine MK,Tahtinen PA,et al.Tympanometry in discrimination of otoscopic diagnoses in young ambulatory children[J].Pediatr Infect Dis J,2012,31(10):1003-1006.

[6]廖剑绚,周芝芳,李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听力学检查结果分析及意义探讨[J].中华耳科学杂志,2015,13(3):433-435.

[7]陈杰,朱丽明,迮景媛.声导抗测试对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农村卫生,2017,01:54-55.

[8]姚秀.不同鼓室图形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及转归的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5,28(3):616-618.

[9]曾志江,黃孝华,徐嘉,等.不同鼓室图形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及转归的临床分析[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5,29(1):57-58.

[10]赖丹,刘世喜.中耳共振频率对鼓室积液的诊断价值[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22(7):298-300.

[11] Friedel V,Zilora S,Bogaard D,et al.Five year prospective study of paediatric acute otitis media in Rochester[J].Epidemiology and infection,2014,142(10):2186-2194.

[12]董楠楠,钱林荣,姚丁嫣.声导抗检查在分泌性中耳炎诊断中的意义[J].医药前沿,2013(11):170-171.

[13]张燕妮,陈建强,邹坚定,等.白三烯拮抗剂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声导抗曲线恢复的作用[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6,16(1):21-22.

收稿日期:217-8-31;修回日期:2017-9-13

编辑/成森

猜你喜欢

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
咽鼓管-鼓室气流动态图法与音响法检测咽鼓管开放功能比较*
保持“耳朵呼吸顺畅”
咽鼓管功能研究进展
Valsalvas闭气加压MRI在评价咽鼓管功能中的价值研究
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肥大、变应性鼻炎的相关性分析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咽鼓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评价
婴幼儿中耳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初探
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33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