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地方文化软实力培养研究

2018-03-29张朝阳

长治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跨文化交际

张朝阳

(长治学院 外语系,山西 长治 046011)

一、引言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构想的核心内容,其中“语言相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等院校就需要培养符合“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应用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于本地区,与生俱来了解当地文化,对于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具有天然优势。然而,目前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片面注重西方文化的输入,严重缺失中国地方文化,这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也不利于展示并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这就给地方本科院校提出了新的课题,大学英语地方文化软实力如何培养?

二、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向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体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中的重要地位[1]。然而,就目前情况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进入地方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中,相反教材过于重视西方文化,尤其是英语口语课程缺少了中国文化素质。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也不脱离文化而存在”(束定芳1997)[2]。因此,无论是英语国家文化还是中国文化,大学英语课堂中缺一不可,二者同等重要。鉴于此,国内学者就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进行了相关研究。

吴鼎民(2010)认为,大学英语课程建设的核心是教学内容的改革。尹康敏(2011)指出,大学英语教师一方面要传授外语知识,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广泛、深层次的文化渗透教育。刘明东,何晓斓(2012)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加强西方优秀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的输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用英语语言的输入。孙晓(2013)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应是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孙太群(2014)强调,高校必须培养出真正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优秀英语人才,为推动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做出贡献。罗向阳、吴军政(2016)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张平梅、李亚妮、张燕(2016)探讨了“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何东(2017)认为,现行的英语教学从教材到考试都更多的关注西方文化的输入,忽略了对中国文化表达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了文化交流的不对等和中国文化的失语。

以上研究表明,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存在文化逆差,中国传统文化严重缺失;“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英语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改革。地方本科院校应确立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目标,对比分析地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逐步提高地方文化软实力,使学生成为能够用英语向世界介绍、传承和发展地方文化的应用型英语人才,即,“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英语地方文化软实力培养研究。

三、地方文化软实力培养理论基础

Joseph提出“一个国家的实力,不仅仅涵盖资源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科技实力等硬实力,而且还要将软实力包括在内。硬实力和软实力共同构成国家的综合国力,两者缺一不可。”[3]知识不仅包括文化,还涉及到中西方思维方式、认知行为、价值观念、言语表达方式以及交际关系等方面,即语言得体性意识。

吴鼎民教授提出,“大学英语“三套车”课程内容构架,旨在把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融为一体作为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从而把大学英语课程改造成英语学习和技能训练、跨文化交际以及通过英语获取多学科基础知识的一门综合性的、多功能的课程。”[4]

第一套车是语言,既包括目标语(英语)还包括母语(主要指汉语),母语水平的高低对外语学习有着重要影响;第二套车是文化,即英语语言国家文化和中国文化,两种文化的学习和对比有利于语言交流的正迁移。大学英语教学离不开英语国家文化的输入,更不可能没有中国文化社会大环境而独立存在,而且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习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准确、全面了解本民族文化的英语释义,帮助他们恰当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使外国人能够准确地了解中国文化,提高交际效率。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中增加中国文化内容,学习中国文化的英语介绍,帮助学生树立平等、宽容和有深度的文化价值观,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更有助于他们全面准确地宣传中国,提升自身的国际形象。第三套车是多学科知识,即,英语学习者所接受的知识应该包括文、理科和社会发展等通识性知识,而不是仅仅局限在某个学科。

“一带一路”背景下,吴鼎民教授提出的大学英语“三套车”课程内容构架合理的处理了语言、文化、交际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即,突出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地位,为当前时代背景下英语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

四、“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文化软实力的培养策略

简而言之,大学英语课程中的“三套车”,即,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知识。高效、合理、系统地将他们融入大学英语课堂之中,使大学英语成为英语语言学习和技能训练、跨文化交际以及通过英语获取多学科基础知识的一种综合行为,使大学英语课程成为三方面均包含在内,又相互作用的综合课程(吴鼎民 2000)[5]。

首先,英语语言学习是大学英语的“基本任务”;其次,跨文化交际和多学科知识是大学英语可以兼顾的“职能”。因此,高等院校需要改变目前大学英语课程、教材编写仍以系统的语言知识传授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为最终目标的现状。

(一)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地方文化输入

“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需要把地方文化推介和传播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能够用地道的英语传播自己的当地文化。

按照大学英语课程的需要和文化的不同性质,由易入难、由简到繁,课程编排地方文化分为四个层级:民俗文化层,包括节日礼节、饮食习惯等;事实文化层,包括历史典故、名胜古迹等;成就文化层,包括科技、文学等;精神文化层,包括神话传说、宗教信仰等。对于地方文化知识的排列,需要基于学生对自身文化的清楚了解,只有他们深入了解了文化内涵,才能真正具有跨文化意识。以山西省地方本科院校为例,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可以加入山西当地文化:民间社火、面食等;长平之战、晋祠、洪洞大槐树、晋商大院等;太原卫星发射站、“山药蛋”派等。

总之,在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和教材中增加地方文化的内容,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对自身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形成系统、合理的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培养体系,以适应全球化的要求。

(二)大学英语课程中的多学科知识

“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拓宽专业口径,打破学科课程之间的壁垒,找到个人的兴趣爱好。如果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包含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

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当地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本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鉴于此,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从三个方面将外语教学、跨文化交流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休闲娱乐话题,校园生活、流行时尚、观光旅游、音乐、美术、体育运动等;相关的学科知识,法律、经济、教育学、心理学、生命科学等;社会热点问题,环境保护、预防艾滋病等。以《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为例,Fresh Start与校园生活话题相结合、Winning is not Everything与体育运动相结合;Digital Campus计算机知识相结合;Human Rights VS Animal Rights与生物学科相结合;War and Peace与社会热点相结合等等。将英语与多学科知识相结合,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对其他科目知识正确理解,另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将学科知识与英语语言相融合,促进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

五、结语

“一带一路”背景下,吴鼎民教授提出的“三套车”大学英语课程内容构架既符合“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符合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中国地方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有利于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准确、广泛传播,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既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又要注重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及专业英语水平;同时,地方本科院校需要顺应国家战略及时做出调整,课程设置中突出听说、中西文化并重,树立平等且有深度的文化价值观、掌握多学科知识。

地方本科院校应立足现实,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保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这既符合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对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要求,也对传承和发扬地方文化、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有着极大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著.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

[2]束定芳.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界,1997,(1):11-17.

[3]Joseph S.Nye,Jr:“Soft Power”,Foreign Policy[J].Issue 80,Fall 1990,153-171.

[4]吴鼎民.大学英语教学的“三套车”构想与高素质人才培养[J].教学研究,2005,(3):65-67.

[5]吴鼎民.新世纪大学英语教程《阅读大观1-4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5.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跨文化交际
情景交际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