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传统与微博文学传播

2018-03-29

长治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媒介文学传统

杨 曙

(常州工学院 教育与人文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媒介更新带来文学的演变,一种新的媒介产生意味着新的文学形态诞生。整个文学传播史也是一部媒介发展史,文学经历了口头文学、书面文学、印刷文学、影视文学、网络文学几个传播阶段。当前的网络文学是媒介载体最丰富多彩的阶段,短信文学、博客文学、微博文学、微信文学等多种文学样式纷纷粉墨登场,其中微博文学是整个网络文学中字数最为精短、且具备较强反文学传统特性的一种文学传播样式。

一、微博文学的反传统传播概念

微博文学可以看做是一种反传统的表现形态。当智能手机在不断普及时,微博已经成为人们的交际与娱乐的重要工具,微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产生极强的黏性,它带给我们巨大的阅读变化,形成全新的生活模式。微博文学是以微博作为外在形式进行传播的新式文体,目前对微博文学并没有统一的学术定义。微博文学主要特点是字数精短、易于传播、便于制作。在内容的推介方面,微博文学网是互联网首个微博文学原创平台,由首捷(网络)工作室于2010年3月16日在北京创办,通过转发、分享、评论、推荐等用户行为推动微博文学作品向纸媒、互联网媒体、移动内容服务提供商等延伸,促进微博客写手与出版商、文字媒体零距离互动,创造更多的价值空间。微博文学作品主要表现为文本内容的字数极少,往往控制在140字以内,具有较强的即时性与交互性特点。之所以把字数设定为140字,是因为一条微博的最多字数为140字。当传统经典文学与微博文学发生碰撞时,微博文学恰好能展示网络虚拟世界的自由度,我们看到更多的新旧融合以及微博文学对于文学话语权的争夺。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背景下,诞生很多的审美泛化的现象,也是具有较强娱乐精神的大众文化,传统的“文学”内涵无法涵盖当今的微博文学。但微博文学已经成为当今十分瞩目的焦点,是当代文学中十分具有影响力的形式,并且是反传统的样目。微博让人们认识到新媒体在以一种新的方式进入到文学传播中,而最具体的表征即是体现在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极大缩短,传统微小说一般也不会少于140字,但是如今的微博文学则从新媒体语言、文类、叙事模式等方面呈现出反传统目的并做了新的突破。

传统文学具有较多的篇幅,能较为完整地去描述故事,但是微博文学属于快餐文学,对事物的描述仍然较多是带有概括性的,不去讲究对事物的细节描述。微博文学虽然文字较为简短,但是所要描述的内容却不完全很简单,往往能够善于去运用较少的文字去表达较多的传播内涵,完全依托的是以小见大。日常微博文学的阅读者所看到的不少微博文学都十分注重个人的日常生活体验,主要以描述日常琐事为主。很多人在依托微博文学进行个人表达时,就注重使用文学化的语言去加工个人的日常琐事,或者评论身边琐事,评论社会问题或阐释自己的哲理思维。

如杨一帆的微博《红烧肉》表达了对于母亲的怀念,

5岁“妈妈,烧红烧肉吧。”“行,烧。”/15岁“妈妈,别烧红烧肉了,换换味道。”“行,买别的菜。”/35岁“儿子,啥时候回家吃一顿啊?妈给做红烧肉。”“不行,最近忙。”/50岁“妈妈今天路过你家,给你带红烧肉。”“不行,今不在家。”/70 岁“妈,我想吃红烧肉。”那边,已经没有了妈妈的声音。

这段文字表达出虽然物是人非,但是仍然保留了母亲对女子女的爱和子女对于母亲深深的怀念与依恋,亲情往往是人们唯一不能割舍的情感。

再如嘉铭在微博文学网站上发表的微诗:

桃花,爆出一个春天/一朵,又一朵/掰开一只只小手/香气缭绕中/桃花们做出个决定/悄悄地对准春天的捻子/擦出火,点燃。

这首诗歌意象浓郁,将春天的景物塑造得十分美丽,文字抒情意味十分浓郁,而且给读者的感觉为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这些图像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审美的意蕴,在虚实结合中获得意义的广远性,使读者获得审美快感。

二、微博文学“反传统”传播中的呈现特点

微博文学在作为反传统的呈现方式进行传播时,其具有较强的去传统文化症候。第一,微博文学上的反传统方面具有较强的去批判特点,作者们个个充当起段子手,他们不以知识分子自居,不去承担原本的知识分子启蒙和批判功能,他们写的目的只有为了钱或为了乐趣,原本殚精竭虑的写作并不适合微博文学的生态环境,自然要被时代厌弃。微博文学写作提供了十分阔绰的自由,其具备较强的互动性,作为作者可以随意在新媒体上发布自身的作品,也可以对别人的作品进行点赞或发表评论,埋藏在众多人心中的作家梦得到实现,并且释放表达的欲望。新媒体时代的写作是一种人人即可参与的娱乐,点赞率、点击率是对作者的肯定,获得成就的重要衡量标准。另外一方面,从经济方面看,微博时代是注意力经济的表现时代,点击率即是经济效应。读者的选择成为微博文学世界中不言而喻的真理,点击率也成为微博文学创作者的最高梦想,微博文学的创作者们在运营商和读者点击率的影响下展示自身的锋芒,融入一定的话语体系。新媒体为人们的创作个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自由,但是又在话语强权的巨大魅力中消灭着自身的创作个性。

第二,当微博文学成为消费品时,资本的力量在极大地发挥着作用,而不是拘泥于正统文化。随着媒介产业的发展,微博等媒介产品不是稀有物,而是充斥各处,犹如来源于上层建筑,同时又深入到经济基础,微博的营销、社交等功能开始涉及对经济与日常生活的管理。当传统的媒介文化与新式的媒介文化相遇,文化的运行不是完全遵循传统上层建筑的运作形态,也不是以霸权式样的符号或表征出现,[1]当人们使用手机在刷新微博时,作为表征的媒介文化开始统治整个经济与日常生活,文化被新媒体物化。在当前传统文学遭遇空前危机时,资本的力量在发挥独特的作用,而不少文化产业企业就会利用文学的终端载体价值来考虑其资本运作,转而投资一些微博文学读物。当迎合用户的微博文学随着时代的兴起来到读者面前,就会受到资本的青睐。在文学已经不再成为精英知识分子专利的今天,微博文学的播撒,更进一步使得精英知识分子不再对文学的媒介手段进行垄断性占有,使得文学的价值贬值了,微博文学使得传统文学完全去精英化,也成为反传统的重要表征。

第三,微博文学短小精悍,倾向手机终端进行发布,并融入了多种媒介。在媒介融合的时代,图片、声音混合文字,使得微博文学的创作者也是作品的成功营销者,省去了原本的中间流通环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精英式的微博文学创作者不会因为微博的准入门槛低就降低自己所发布的温馨作品的品味,而是会在品味和社会责任方面对自己要求更严格。精彩的微博文学不是依靠懒汉或随意书写即能实现的,精英式的微博仍然需要良好的文辞表达、深邃的社会思想以及强烈的人文关怀,不然也无法实现社会的共鸣与认同。

三、微博文学“反传统”传播的意义

微博文学“反传统”的第一大意义为极大地在多元共生的社会话语体系下建立了个人表达愿望,打破精英知识分子对于媒体的垄断。微博文学的传播完全属于零门槛,微博中的原创文学的传播极其凸显个人的主体地位,作者在其微博的个人领地中进行即兴创作,随意挥洒,并在为自己营造的镜像中去象征自我,正如有学者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自由的浏览信息和发布信息,从而形成一种非线性的信息传播模式。”[2]曾经一度,人们只是使用完全二元对立的观点去审视问题,认为非真即假、非美即丑,在自然经济以及精英或贵族控制真理的时候,这是唯一可能,个体时常被集体主义及个人崇拜所丢弃,个体无法成为独立的存在而被虐待。个人作为微博文学作者的主体身份,是一种社会制度,一旦得到确立,就获得一种特权,将以作者意图来作为唯一的解释。微博文学的作者是特定与唯一的,这不但是社会分工对个人主体性的肯定与尊重,也为文本的思索提供了一种先在的霸权考虑形式。在这个方面,作者身份的确定显得很重要。

人具有较强的主体性,在使用微博等新媒体时,他们的一切活动都有着较强的文化机理。新媒体时代,微博文学的发展与积累在拓展着这些媒介空间,微博等新媒体属于全新的人类文化空间,其发展的过程也是为了盈利,但是微博文学作为媒介产业的发展违背原始的人类经典文学空间,是反传统范畴的。使用微博等新媒体决定了其存在必然会压缩原始的文学文化空间,因为原始的文化空间只会去承认传统文学。媒介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反传统的反传统现象,这种反传统现象也足以体现盈利和传统媒介空间之间的矛盾并成为阻碍媒介产业继续发展的困境。和社会本身的发展一样,文化和反传统碰撞、交汇构成了社会的发展常态。社会就是在文化与反传统的反复矛盾交错之下继续往前发展的,反传统构成了与传统文化相互并存的历史事实。微博文学传播反传统具有其必然性,其必然性和不可消解性也决定了研究对整体媒介产业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新媒体作为反传统的呈现,如果说要作为个体宣泄的平台的话,微博文学是绝对不错的选择。微博文学的诞生并不需要传统的正规期刊进行刊载,也不需要相关的领导进行审查或批准,微博文学也不需要传统文学的博大精深,个体只要便捷地使用智能手机,就能十分顺利地实现文学活动。“大众媒介的平民话语和世俗化特性,在促进传统社会向市民社会转变,肯定人的欲望和日常生活诉求的同时,将媒介话语从单一的意识形态与政治教条中解脱出来,打破了传媒一体化的时代,使媒介话语走上一条日趋多元化的发展道路。”[3]当识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普及,文盲数量锐减时,有能力的识读者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打破精英知识分子的垄断。微博交际的出现,本身就给予一种十分宽松的平民环境,作为反传统话语的微博文学能够同原本高贵、世袭的话语圈并行,在点击率和排行榜上更是显示微博的魅力趋势,微博在机会上创造了人人平等的机遇,使得大众能随时进行自我的表现。便携的智能手机的出现,微博文学的普及,更使得精英知识分子对文学的垄断被打破,微博成为大众的娱乐手段。使用微博,他可以在任何时间与地点进行写作,文学发表的余地不需要门槛,显得自由。

第二,微博文学的反传统传播在一定程度是对文化的补充,带来新媒体时代文学的繁荣。近几年,新媒体文学研究者提出了“新民间文学”,新媒体文学有别于传统文学,虽然其带有较强的反传统特质,但是其兴盛在一定程度也是网络虚拟自由与文学回归大众的表征。尤其在这方面,较为表现明显的是网络文学的语言、大众化的文学空间、“粗口秀”的叙事方式和抵制崇高的精神姿态。[4]新媒体的微博文学则尤其体现了话语权的自由,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精神的回归与民间的回归。这种文学回归民间的精神正是一种娱乐泛化与文学泛化的表现。

在新媒体文学微化的进程中,微化是新媒体文学的重要逻辑,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文学达到泛化的目的。如果忽视这点,就很难理解一个矛盾:一方面,诸多微博文学写手与运营商认为微博文学就是文学,即原初文学的一种;另一方面,有些学者认为不能用最传统方式去审视微博文学,微博文学是一种新型文化。新媒体文学微化正是让人们去了解和认识新媒体以一种独特方式介入原本的文化,微博文学凭借其反传统的透明度使得新媒体文学回到原本文学所属的民间阵地中。在微博文学的创作过程中,对于各种反传统特质的微语言的出现,其实是一种语言的借贷。“词的借贷现象是和文化的借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5]同时,对于那些原本属于印刷文学中的“经典”之作,是文学经历漫长的更迭所形成的精华。

微博文学“不像传统写作那样依靠作品的出版和发行实现社会的最终认可,因而不仅摆脱了资金和物质基础的困扰,更重要的是……署名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使写作者实现了真正的畅所欲言。”[6]正是在此基础上,微博文学的创作者可以任由自身的想象力飞跃,因此为微博文学提供了一个较为宽阔的空间。在整个文化快餐化要求的今天,微博文学短小性以及快捷性,使其精彩文本能被快速分享。微博的群体化特征推动互动式的交流诞生。每个个体都希望看到现实生活中另一个自己,而微博文学的记录功能塑造一个镜像式自我。从技术方面而言,微博文学所接纳的新媒体所有文化的特征而不只是延伸,这是对于微博文学的发展探索。

第三,微博文学传播带来读者角色的重新定位与读者的功能变化。传统纸媒的文学观念是比较稳定的,人们对印刷的文字有着天然的信任与崇拜,印刷的文字象征着权威、真实与不可复制。在一定程度上,传统文本的接收过程是单向度的,也就是由作者指向读者,而在整个文本的接收过程中,读者也是极为被动的,即使对文本有什么特别的解读、对文本的写法存在异意,也不会对文本的客观存在产生影响。虽然读者可能会利用各种方式和作者进行交流,交流的意见会诞生于作家对作品的修改中,但这种修改是和作家的本身的认可度绑定在一起的。如果一篇文章写出来,发布至相关的电子平台后,作者的内涵是无法准确界定的,但是在新媒体时代,当一篇文章写出发布在微博中,该文章会被转载并不断被修改,以至于最后是面目全非的。在微博文学的世界里,作者与读者是没有界限的,也没有所谓的“原文”的概念。任何微博作品一旦诞生就能进入传播的领域,在传播过程中,每一个读者都会对微博文本进行重新加工,读者在微博时代获得了很强的主动权。微博读者与文本的关系不是传统的传输与接收的关系,只要读者一有兴趣,就能随时改变读者的自身身份,这是传统媒体中根本不能做到的。

微博文学与传统经典文学从矛盾到沟通到化解,这是在新旧文化冲突时代寻求趋利避害的不二法门。目前的微博文学发展虽然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其传播中的内容与形式中所展现的反传统特征,也实现了文学的承继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微博文学的发展也为传统文学找到在新媒体时代发展的突破之处,为后继的其他样式的新媒体微文学找到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文学发展之路。微博文学作为一种新兴文学类别,正在凭借自身的丰富实践去充实文学园地,推动文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斯科特·拉什(Scott Lash),西莉亚·卢瑞(Lury.C).全球文化工业:物的媒介化[M],费新乐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6-7.

[2]王会,田士威,乔相军.数字媒体与纸质媒体博弈的原则、策略及意义[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93-98.

[3]王洁,罗以澄.论新时期中国媒介的话语变迁[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74-80.

[4]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03-113.

[5]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6.

[6]赵宪章.网络写作及其文本载体[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51.

猜你喜欢

媒介文学传统
我们需要文学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老传统当传承
书,最优雅的媒介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