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电视节目剪辑制作中的美学运用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20期
关键词:电视节目节奏美学

(都江堰市广播电视台,四川 成都 61183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电视节目的审美追求不断提升,这就对电视节目的剪辑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从美学艺术视角出发,综合运用现代剪辑技术,努力提升电视节目质量,充分体现电视节目蕴含的思想价值和艺术美感,满足和契合新时代社会大众的审美趋向。

一、美学艺术对于电视节目剪辑制作的意义

电视节目剪辑中的美学艺术集中表现为影片剪辑的效果规律,即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组合影片细节,把色彩、画面、质感、内容、思想等不同层次的影片资源高度融合,淋漓尽致地表现空间层次、体现节奏张力、丰富主旨主题。随着社会大众精神追求的提高,运用美学艺术对电视节目进行剪辑组合,对于提升节目剪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在电视节目剪辑制作中运用美学艺术,能够优化和提升电视节目的画面表现能力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但人们对于信息的认知能力不尽相同。如何才能向观众准确传达电视节目的思想内涵,帮助观众深刻理解和品悟节目内容?针对这一难题,我们可以借助美学艺术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电视节目的节点、时间、镜头、内容等元素进行排列组合和删减编辑,在提升画质体验的同时,增强节目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促使观众在逼真畅快的情感体验中领略到节目内容的艺术美感与深刻内涵,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产生情感共鸣。

(二)在电视节目剪辑制作中运用美学艺术,能够丰富和充实电视节目的整体构思

构思和创意是电视节目的灵魂所在,决定着电视节目的质量层级和价值指向,对电视节目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立足美学艺术的理论方法,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电视剪辑技术,能够向观众充分展现电视节目的类型类别、主要内容、叙事方式、基本旨趣等元素,有效、完整、全面、迅捷地传递节目编导的精神追求和艺术构思,帮助观众在观看节目之际,体会到一场独特、丰富、雅致的视听盛宴,增加和深化对电视节目思想价值与艺术魅力的认知理解。

(三)在电视节目剪辑制作中运用美学艺术,能够强化观众的观感体验,增加电视节目的受众黏性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电视节目只有经常而持续地为观众提供精致入微的观感体验才能真正赢得观众的喜爱、信任与支持。结合美学艺术视角,运用电视剪辑技术,才能不断优化和努力呈现电视节目的良好视效,才能发掘和定位节目素材同观众情感理念、审美追求相吻合的共鸣点、契合处,才能实现节目内容旨趣与受众审美情感的融合共通,从而拉近电视节目与广大观众的心理距离,促使观众在强烈的情感共鸣体验中增加节目黏性,提升电视节目的影响力和受众面。

二、电视节目剪辑制作中美学的运用原则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在电视节目剪辑制作过程中运用美学艺术,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合理规划电视节目的画面拼接、镜头组合,有效烘托电视节目的整体节奏,提升节目的艺术效果和观众的视听感受。

(一)统一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即剪辑节奏必须围绕和服务于节目主题,做到剪辑节奏和节目主旨相统一、节奏美感和主题取向相一致。譬如,针对新闻类节目主题,就更多强调真实性和时效性,多采用直击新闻现场的形式,尽快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代入感;针对愉悦清新的寓教类节目主题,可以采用欢快明亮的剪辑节奏,甚至加入一些调侃悠闲的桥段;针对厚重严肃的纪实类节目主题,就要采用缓慢深沉的剪辑节奏,唤起观众对历史的回顾和对社会的思考。在剪辑和编辑具体画面时,要根据快进相宜、动静相合的美学原理,实现快镜头和慢镜头、长镜头和短镜头的结合,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促使观众的情绪随同节目节奏而变化。

(二)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即灵活变换剪辑节奏。“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电视节目的剪辑制作既要根据既定主题确定整体节奏,还要根据内容的变化和镜头的衔接而灵活变换。单一的节奏会令观众感到沉闷和困乏,只有适当的起伏跌宕才能调节观众的情绪,激发求知的渴望,保持观赏的兴趣。因而,在需要变换节奏的地方必须适时插入片花短片、切换场景等多种方式,果断更换节奏,防止视觉疲劳,铺设若干悬念,进而将节目情节推向高潮,调动观众的注意力。

(三)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即把握和调适剪辑节奏的整体画面感。在信息化时代,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节奏明显加快,对丰富、高品质影视作品的需求也有了更高要求,有节奏明快、画面清新的娱乐综艺节目,有节奏舒缓、画面古朴的文化艺术电视节目,有挑战极限、真人互动的益智科普节目等等,从各大卫视频道的创新节目调整和改版,不难发现当今社会人们审美标准和精神追求的新变化,对电视节目的选择会更艺术化、更个性化。因此电视节目的当今时代背景下,通过创新的表现形式培养审美习惯,合理调控节目剪辑的节奏感,保持整体节奏的鲜明基调,科学设计剪辑的镜头长度,既要有序推进情节的发展,也要形象刻画节目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四)综合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即注意剪辑手法的交互配合与相得益彰。在电视节目剪辑制作过程中,需要综合使用多种艺术手法和表现方式。一是变速,针对一些节奏较慢的场景运用场景加速的编辑技巧,通过速度的快慢转变来调节观众的情感体验;二是叠化,以不同的叠化方式表现空间的转换和时间的过渡,营造流动的氛围,刻画柔和协调的画面,减少节目场景的突兀,保持观众心理和情感的合理有序;三是抠像,根据电视节目的内容而替换背景颜色,保持节目人物与周边环境的明显差异,突显人物的性格和节目的内容;四是合成,协调节目画面中的光线和色温,保持节目素材在光线强度和对比度等方面的同一与协调,增加和烘托画面氛围的协调感与亲切感。

三、电视节目剪辑制作中美学的运用技巧

剪辑是电视节目的深度创作,是制作电视节目的重要环节。我们要以美学艺术的手法和原则对拍摄的影像片段进行新的组合衔接,编辑制成电视节目。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运用以下美学剪辑技巧。

(一)灵活选用剪辑风格

剪辑风格体现着形式结构、主旨内容和创作思想,具体表现为剪辑提纲。电视节目类型多样,电视剧、纪录片、综艺片、专题片、文艺片都是常见的节目体裁,而编导的创作风格亦各有千秋,这就要求不同形式和主旨的电视节目必须适用不同风格的剪辑方式。我们要根据节目体裁与主题内容而确定剪辑风格,依据相应的审美规律而应用美学剪辑技巧,理顺节目结构层次,做到段落衔接自然,实现剪辑风格、主题内容、形式结构的一致和整合。譬如,在抒情叙述之处就要运用舒缓有致的镜头突显情感的凝聚,在紧张激烈之处就要运用紧凑简短的镜头突出动感的强烈。

(二)科学选取剪辑方式

电视节目的剪辑制作是一项系统化的烦琐工程,需要在每个细节当中运用美学技巧进行处理和优化。镜头组接必须符合逻辑,特别是符合事物规律、生活体验、思维习惯;镜头调度要遵循轴线规律,保持画面当中人物位置和运动方向的一致,符合人们的观察体验;镜头场景要合理切换,通过以动接动、以静接静的方式保持相邻镜头的衔接顺畅,防止画面的跳跃和视效的突兀;镜头光线要自然过渡,尽量保持相邻镜头的光感、影调与色彩的一致,明暗对比过于强烈的镜头往往会显得生硬不合,破坏画面美感与情节衔接。

(三)整体把握剪辑节奏和节目结构

电视节目的节奏包括摄拍速度、剪辑速率、音效体验等外部节奏与情节发展、人物心绪等内部节奏,而内外节奏要保持整体性的基调和统一性的节律。也就是说,在后期的剪辑制作中,我们要根据前期拍摄过程中确定的总体基调,结合节目当中的情节冲突、人物心理变化等内部节奏,形成起落有序、张弛有度的剪辑节奏。在剪辑制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和保持节目内部构造的完整,维护和体现情节的层次关系与内容的先后顺序,做到结构连贯、形式统一、整体和谐、搭配适当,防止前后割裂和风格落差的情况。

四、结语

电视节目的剪辑制作是一项技术性与艺术性并重的工作。我们必须结合美学艺术的视角、原则和技巧,完整把握节目内容结构,确定剪辑风格,控制剪辑节奏,才能制作出自然流畅、为人喜爱的优秀电视节目。

猜你喜欢

电视节目节奏美学
盘中的意式美学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节奏学习也可以变得很有趣
外婆的美学
YOUNG·节奏
纯白美学
周五广播电视
电视节目
关于电视节目创新的几点思考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