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探析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20期
关键词:传播方式传统媒体期刊

(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70)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互相交融已经成为传媒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习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第四次会议上明确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媒体的融合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行业可持续发展,已经转变成为一种国家对于媒体行业的战略政策。

一、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中面临的挑战

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方式已经完全改变了,已经脱离了传统的单纯的读书、看报、读期刊来获取信息的渠道。现在获取信息更加注重的是开放、快捷,更加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只有满足这些要求的媒体才能够被广大群众所认可。现在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通过互联网,所以一大批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媒体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传统媒体相对于新媒体而言,有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不足之处,所以想要谋发展就不得不做出变革,这也是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

(一)传统媒体在载体上面临的问题

传统媒体对信息传播的途径单一,传播效率也受到影响,信息的承载量也受到了限制,最终导致信息的传播范围变小,覆盖性和信息搜索都受到很大的影响。反观当下的新兴媒体的传播方式,能够对文字、视频、音乐等信息进行高速有效地传播,传播的范围几乎是全面覆盖,搜索也是非常的便利。比如像期刊类信息,传统的期刊载体是纸质的,使得期刊内容只能通过纸张体现出来,这就会导致内容信息的时效性变差,做不到信息的及时传递。其覆盖的面积也受到了限制,例如在湖北出版的期刊几乎很难在新疆读到;但是通过新兴媒体的承载,期刊内容可以在网络上快速传播,人们通过手机、电脑、电视能够快速地接收信息,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对信息传播的覆盖面积也几乎是全面覆盖,从而实现了媒体传播的全面共享。

(二)传统媒体出版周期面临的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变得成熟,媒体的传播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信息的传播不再只有依靠物理载体,消除了物理载体对信息传播的阻碍,能够使广大老百姓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信息。传统的媒体传播一般都是按照一定周期进行发行,例如期刊、报纸,需要时间进行对文字图像进行编排、印刷、装订,信息的传播速度快慢不一,很难保证信息传递的时效性,这方面是远不如新媒体的。

(三)传统媒体的信息承载和呈现方式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全面覆盖和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设备也已经不只限于打电话、发短信一类的简单信息传递,技术的成熟使得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和阅读方式得到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伴随通信技术而出现的新的信息传递方式,如移动阅读、微阅读、浅阅读等等,这一系列新的阅读方式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这些新兴传播方式使得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进行多元化的阅读和信息查阅,在进行信息查阅和多元化阅读时还能够进行互动,使得阅读变得更有乐趣。当下的终端式阅读已经成为了社会主流阅读,它体现了当下可视化新兴传媒方式的便捷性,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捷。在进行阅读时可以有更多的资料供选择,符合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信息获取的期待。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相比于这种新的媒体传播方式在对信息的呈现模式上显得过于单一,只能够在纸质期刊上呈现,人们对信息的获取也变得十分被动,读者在对信息的获取和搜索上远没有新兴媒体带来的体验感觉好。

(四)传统媒体内容生产方式的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普及能够对信息快速准确地进行传播,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于信息的需求,能够实现分类传播,这让人们对信息的接收有选择性。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现在已经可以做到对信息的精确分类细化,可以根据读者的个性化要求对所推送的内容进行定制,使得媒体能够更加精确体贴地服务人们,改变了传统媒体传播的那种对用户提供相同信息的大众化传播方式,提高了媒体传播对社会整体的实际效益。智能化搜索使得新媒体能够根据用户平时的搜索内容进行一些相关内容的推送,利用海量的信息库对用户阅读习惯和阅读偏好进行追踪,使得所推送的信息内容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传统的信息传递受到承载信息载体的限制,对于用户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化要求很难予以满足,所以传统媒体内容的生产方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五)传统媒体固有体制的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媒体传播的媒介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其媒介界限边界不断扩大,但是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由一个固定体制进行系统传播,对资源和业务没有办法做到全方面定位,这对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融合是不利的,对其今后的发展和创新都有所阻碍。想要完成传统媒体的转型和改革,就必须从消除体制对于行业发展的限制,开创出符合媒体融合发展的全新体制,为传统媒体的转型打开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二、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路径分析

“互联网+”就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使用互联网通信技术,使得互联网将各个行业连接在一起,打造出一个全新的信息生态圈,使得圈内的信息可以快速地进行传播。在媒体传播领域就是通过对媒体传播性质的改变,使得媒体传播能够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开拓出新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结合发展。

(一)要强化“互联网+”思维

传统媒体想要与新兴媒体互相融合发展,首先要在发展理念与思路上进行转变,对传统期刊等信息内容与新兴传媒资源在产生和传播上要进行全方位整合,这种整合是取长补短,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合并。在互相融合的过程中要注重内容、技术、平台、人才的共享,通过互相融合最终形成一体化的传播体系。在融合过程中要强化“互联网+”的思维,要注重用户的体验,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寻求发展。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适应当下人们对信息传播的需求和特点,同时要对传统期刊的运行机制进行改革创新,从而进一步推动融合发展。

(二)媒体融合要以内容为中心

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在进行传播时都是坚持以内容为主的原则,传播的内容是根本所在。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首要的是注重内容品质、质量、权威性,需要期刊编辑部门具有专业的编辑人才、出版流程。其次就是要求信息的传递要追求更加快捷的渠道,通过结合网络媒体对信息进行快速发布,实现期刊、图像、音乐等信息的网络化。还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信息内容。

(三)要以个性化定制为抓手

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不只是内容的数字化,也不只是向基于新技术支撑的新媒体平台转移,而是必须将内容生产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当然,社会需求是千差万别的,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可供衡量。但这恰恰是媒体融合发展的难得机遇。通过与社会实体的合作,可以真实而精准地了解到他们的需求,传统媒体因此获得具有个性化定制的机会和舞台。这也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形式之一。在这个方面,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旗下的《中国故事》杂志进行了成功实践,给我们以很大启示。2018年,《中国故事》杂志先后与企业、党政机关、大型活动合作,成功地推出商务专刊、政务专刊和会务专刊,不仅产生明显的宣传效果,也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而且产生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内容和成果,对当前媒体融合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时代下的媒体传播发展依然处于探索时期,虽然相应的发展机制不够完善,但发展的必要性已经完全体现出来了,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方向也已经成为必然。

猜你喜欢

传播方式传统媒体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左维泽:肝炎的分类、传播方式及预防
期刊问答
节日宣传,让传统传播方式换“新颜”
“自媒体”与“把关人”——微博作为一种传播方式的法律问题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