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广播记者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20期
关键词:被采访者电台听众

(黔西南广播电视台,贵州 兴义 562400)

一、引言

众所周知,网络技术具有信息传递的即时性和高效性,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完成传输和交互,而新媒体即是在互联网、数字化等现代化技术的支持下诞生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传播手段,广播电台记者应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发挥新媒体技术在采访工作中的强大优势,从而提升其工作质量和效率,为听众带来更为优质便捷的服务。

二、新媒体时代下广播记者面临的问题

广播记者在新时期谋求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虽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后综合了二者的优势,但是有利就有弊,新增的规则对记者采访起到了约束作用,很多创造力的想法都难以落实,工作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当前的工作重点在于如何确保审批环节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为新时期电台采访的创新性发展保驾护航。

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的渗透和发展对电台记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传统的知识架构已经无法满足新媒体时代的需求,所以记者要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使新技术为采访工作服务,确保工作的实效性。但是传统工作观念根深蒂固,很多记者缺少主动学习和提升自我的意识,致使采访工作很难取得成效。

三、新媒体时代下广播记者采访的特点

首先,和谐性。新媒体的诞生无疑加大了传统媒体的压力,群众也会从以往的被动获取信息转变为按照自己的喜好主动获取信息,而新媒体也作为首选渠道获得人们的广泛应用。电台记者可以抓住听众的心理,利用新媒体技术根据其反馈内容改进采访细节,与听众之间面对面互动,增加交流的实效性。而电台记者也会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不断完善自我,与听众之间建立和谐的采访关系。

其次,实效性。新媒体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喜欢的内容,传播形式也更为多元化。但是新媒体的弊端在于获取的大量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而新闻采访信息本身要具有权威性和准确性,这就为传统媒体提供了有利条件,电台记者可以采用传统的采访形式获取真实可信的内容,通过强大的辨识能力筛选准确优质的信息,确保新闻内容的可信度和实效性。

最后,多元性。新媒体时代为电台记者提供了更为多元的采访形式,当听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激发后,采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就有所提升,与此同时,电台记者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获取大量听众提供的信息,打破了传统采访的局限性,使采访形式更为丰富。

四、新媒体时代下广播记者做好新闻采访工作的方法

(一)完善准备工作

新媒体环境下,电台采访要从完善准备工作开始,确保信息的即时性和实用性,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引发积极舆论,帮助受众群体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第一手新闻是采访中的重中之重,记者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推断力,要求及时掌握突发新闻的来龙去脉,为播报提供有利条件。需要注意的是,新闻报道要客观具体、言简意赅,能考虑到听众的情绪和心理,所以准备工作要考虑周全。广播记者要掌握现阶段的时事热点,对于非突发新闻要通过互联网了解相关内容,从网友评论中获取受众对该事件的看法,再搜集有关资料,做好功课,最后落实采访工作,在与被采访者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获取有效信息。对于突发新闻,应提前制定采访预案,具备随机应变和新闻获取的能力,使采访过程更为清晰流畅。

除此之外,电台记者还要针对采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应对方案,一旦出现突发情况要及时解决,避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达不到采访的最佳效果。记者要明确与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增强自身亲和力,提前沟通时要尊重被采访者的意愿,为采访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一般来讲,记者可以在征求被采访者配合的情况下再公开采访,但是对于特殊的新闻采访,如不法分子扰乱社会和谐的行为,记者可以隐瞒身份,采用非正常采访,但需要注意不能违背公共利益原则。

(二)丰富采访形式

首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丰富了采访工具,平板电脑、手机、录音笔都可以作为采访的主要工具,信息的传播也由传统广播转化为新媒体与传统广播并存的形式,可以将新闻内容发布到网络平台或手机终端上,例如官方微博、官方网站、手机APP等,还可以利用微信的强大功能将内容推送到公众平台,每日更新并提醒用户点击收听,用户可以将所感所想评论在下方,其他听众也可以针对其评论发表言论,形成群众之间的交流互动,引起新闻舆论。记者也可以根据听众的真实反馈改进采访方法,创新采访形式,完善采访工作。

其次,传统采访稿件多以文字为主,形式上过于单一,新媒体环境下的稿件编制可以更为丰富多样,既能图文并茂,也能录制音频视频,采访更为规范合理,为播报奠定良好的基础。后期剪辑过程较为复杂,若采访手段创新性强,内容合理明确,能为后期剪辑提供有利条件,则对电台的工作效率也有积极影响。所以记者要不断创新,开拓思维,确保采访稿件的实效性,充实电台广播内容,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

最后,新媒体环境下,采访形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状态。常见的形式就有等候性、追踪性、预约性、调查性、隐蔽性、电话采访等。等候性即是提前得到新闻消息,前往发生地等待,记者要利用网络信息传递的快捷性提前察觉新闻;追踪性即是对新闻持续追踪,完善采访内容,可以通过互联网与被采访者保持联系,便于继续追踪;预约性即是先与被采访者沟通,确定了时间地点后开始采访工作;调查性是为了发现事情真相用调查的方式完成采访任务;隐蔽性是不公开身份,需要小型录音笔、手机等设备辅助采访;电话采访顾名思义即是通过电话采访,等等。

(三)鼓励公众参与

电台采访工作的有效推进,需要记者与被采访对象之间有效沟通,提炼题材中的关键点,在前期准备之时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保证采访质量。尤其是新媒体时代,记者更要利用先进手段加强与群众之间的互动,鼓励公众参与其中。以实际工作为例,记者需要通过语言将新闻现场“搬到”听众面前,使其置身其中引起舆论,所以要将采访素材第一时间通过互联网传递到电台,发挥网络技术的即时性和准确性,使听众能及时获取到周边咨询和热点新闻。除此之外,记者在采访时要合理利用网络中的语音功能,将采访内容经剪辑处理后发送到网络平台或微信公众账号上,提高采访的效率和质量。记者在采集新闻信息时要具有敏锐的嗅觉,寻找有价值和意义的新闻线索,经过消化和理解并结合受众群体的喜好和特点加工新闻,满足听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确保新闻真实有效,对受众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起到教育的作用。

(四)提升专业素质

新媒体要求记者要具备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除了要熟练掌握并运用采访技能,还要学会独立采访、提取关键信息、完成后期编辑制作等。现阶段,市场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就电台记者而言,要集新闻采集、信息编辑、信息发送于一体,增强采访能力、交互能力和文字敏感性,对新闻的分解和加工要有独立的观点和认知。电台也要加大记者教育培训的投入力度,教育内容以专业技能、新闻业相关知识、采访方法、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为主,使记者能受益匪浅,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与此同时,电台记者要注重创新发展,用原创来征服听众,吸引更多受众群体。为了满足群众的喜好,记者应深入听众群体中听取其意见和建议,以此为参考标准确保采访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五、结论

总而言之,电台记者应转变以往守旧的工作观念,利用现代化手段丰富采访内容,完善准备工作,还要积极鼓励听众参与其中,增强广播的互动性和开放性,在未来的工作中要不断充实自我,提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虚心借鉴其他电台的成功经验,了解群众、迎合群众、深入群众,提升电台的收听率,在新媒体时期获得完美转型。

猜你喜欢

被采访者电台听众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鹿先生的年味电台
你有过急切的等待吗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做好电台新闻的采访之我见
分析新闻采访中的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