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专题拍摄中灯光的运用探讨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20期
关键词:专题片色调光源

(厦门市同安区广播电视台,福建 厦门 361000)

电视灯光,从舞台灯光和电影灯光发展而来,经过多年的发展,以其自身固有的艺术魅力以及独特的烘托效果,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和运用。电视专题拍摄中,灯光在社会真实生活背景下,能够进一步的烘托和创造环境,使真实环境在灯光渲染下更具艺术效果,使其与拍摄内容相符合,营造更具感染力的环境气氛感,最终将具备这种气氛感的拍摄成品,以摄像镜头的特殊光学效果在屏幕上表现出来,让观看者深深感受其艺术魅力,与专题片所表述的内容产生共鸣。现今,科技不断发展和进步,受众审美观也在不断变化,面对受众的实际需求,必须提升对灯光的运用能力,拍摄高质量的电视专题片。

一、电视专题拍摄技巧

电视专题片有明显的纪实风格,不同于电影和电视剧中的夸大虚假成分,一般为生活中真实场景、感人事件的再现,电视专题片如实再现事件的同时也要讲究镜头的艺术性,由此拍摄过程中拍摄镜头要准确定位,平、稳、匀。①拍摄专题片的运动镜头时,拍摄人员要做到眼明手快,根据专题片的内容和主题,将镜头定位于相应的全景、中景或特写等景别上,随着场景的变换,也要保障始终在画面相应的最佳位置上;②拍摄构图应该平衡稳定,构图的意境应该与灯光、色调、自然光线相协调;③考虑整部专题片的拍摄节奏,拍摄的视频素材色彩还原要真,拍摄工作人员要随时根据视频素材的色调调整灯光。

二、电视专题拍摄中灯光的运用

(一)主导光源的协调效果

电视专题拍摄中,主导光源必须与画面主调保持协调,主导光源即“主光”,是专题片整体画面感觉的重要决定因素,在摄影过程中,以专题片内容为主导,以拍摄场景为基础,以主光为核心进行。只有确定了主导光源,才能确定后续的背景光、辅助光、轮廓光等各类光源。电视专题拍摄中,主光的确定除了根据工作人员的经验,还要基于拍摄场景,拍摄内容的质感、造型、主体、背景等的融合情况、分离情况,以及明暗变化等因素决定,主导光源的强度和光性一旦确定,电视专题的拍摄主调也就基本确定。一般来说,主导光源必须高于被摄体,在以往的拍摄实践中,证实人体最为合理的感光角度就是在拍摄中模拟太阳的照射效果,若主导光源低于拍摄体,则很容易产生反常态的底光照明效果,相反若是主导光源过高,也会出现反常态的顶光效果,降低拍摄的质量。比如,我在《漆线雕》专题片的拍摄中,因为场地的限制,光线不足,再加上我们为了更加烘托漆线雕主体性,在布景时背景以黑色为主,我们选用白炽灯作为基础光源,为把漆线雕的艺术效果展现出来,在拍摄中用聚光灯直接照射在漆线雕的正面,形成镜头中的主光,从而使漆线雕主体成为视觉中心。

(二)以辅助光烘托专题场景效果

辅助光是基于主导光源随时变化和调整的光源,对烘托专题场景效果,营造拍摄主题背景有积极的作用。由于主导光源照射会让被摄体产生一定面积的阴影,由此拍摄中需要辅助光的介入,调整阴影,辅助光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画面的层次和光影效果。一般来说,电视专题拍摄的内容和主题不同,所选择的主导光源也不同,辅助光通常以柔光为主,并且要求拍摄人员严谨的控制光比,恰当的光比能够有效改变被摄体暗面与亮面之间协调度,提升整个场景的和谐感。如果专题拍摄的主体较为浅淡,则应该适当调节,降低光比的数值,并将其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相反,专题拍摄的主体较为深刻,则应该适当调节,上升光比的数值,并将其控制在较高的范围内。在《漆线雕》专题片的拍摄中,为了展现出漆线雕柔美的线条,丰富画面色彩,还利用多组辅助光源,来烘托漆线雕的轮廓,使漆线雕整体更加的立体感,从而让画面更加的丰富精彩。

(三)拍摄背景的灯光渲染

在电视专题拍摄中,背景是拍摄的重要内容,其作用在于烘托摄影主题,同时渲染气氛,提升摄影的质量。因此,电视专题拍摄过程中选择背景光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既要求背景光与重画面的和谐,同时要求呈现出一定的对比效果,电视专题拍摄往往有多个场景,对被摄体和背景光的严格控制,通常要考虑合适的角度、光照范围、光照距离等各项因素,处理好每一项要素,才能合理地控制背景光。在拍摄过程中,为了保障背景光的效果,可以适当采用各类不透明的遮光雾、半透明的漫射体等,将背景光控制在合适的亮度范围。若拍摄体和实际拍摄背景之间距离较远,但对拍摄体的镜头较近,可以单独设置背景布光,如此就可以避免与背景光与主导光源的冲突,同时还能扩展背景光的覆盖面、角度、亮度以及均匀程度。需要注意的是,拍摄人员在把握背景光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电视专题的基调、颜色、氛围,若背景光与电视专题拍摄的内容不符,那么在协调的背景布光也难以达到好的效果。由于电视专题的纪实性较强,一般拍摄的场景很真实、很普通,在拍摄过程中,除了对各项光源的控制,也要注重被摄体的情感态度,当被摄体进入最佳阶段,应该获取更多的精彩镜头,抓取其呈现的最佳表现力,如此不仅能够获取良好的摄影效果,同时能够极佳地表现情感。

(四)灯光与色彩的搭配

光源控制是电视专题拍摄的主要基调,在实际拍摄过程中,注重光源和色彩的搭配,能够获取不一样的效果。色彩与灯光的搭配,除了能赋予画面引人注目,还能制造出额外的纵深效果。正所谓“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色彩感觉离不开光,灯光的炫丽依托于色彩的选择而进行,若色彩与灯光的搭配处理不当,则很容易使拍摄效果呈现出原始、粗俗、不安定、不协调的效果。色彩能够烘托气氛,是情绪的载体,更是极赋感染力的视觉语言,灯光与色彩的搭配由于拍摄内容、拍摄场景的不同,而有多种不同的选择。①火热氛围的专题拍摄,例如大型红歌专题晚会的拍摄,在确定主导光源、背景光以及辅助光的同时,通常会搭配红色这一主色调,以黄色、金色等华贵、艳丽、火热的暖色调作为辅色加以修饰,呈现斗志激昂的视觉冲击感,同时又表达出人们内心的欢快感受,给观看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②清新感的专题拍摄,例如诗朗诵专题晚会、保护环境专题片等,则需要营造一种希望清新的感觉,一般以绿色、蓝色为主色调,绿色是自然生命中最生意盎然的色彩,代表着平静、稳定、希望,而蓝色则是海洋、天空的色彩,与灯光协调搭配,能够有效表现出拍摄的主题思想,向受众传达专题的内容、意愿、意境,让受众产生共鸣的同时进行反思,思考自身的行为、思想是否存在缺陷和问题。③庄严、沉重氛围的专题拍摄,例如赈灾、抗灾、慈善等相关专题的拍摄,结合拍摄的主题,灯光与色彩的搭配都要呈现出一种庄严、严谨、严肃的感觉,一般以黑、白、蓝等相对静谧的颜色为主色调。例如2008年汶川赈灾专题晚会《爱的奉献》,以蓝色为主色调,搭配柔和的灯光,给人以冷峻、静谧、萧瑟、理智、平静的感受。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专题片拍摄是一项技巧性工作,需要拍摄者具备专业的拍摄技术水平,能够根据专题片的内容、情感以及所要表达的寓意在各个拍摄细节调整和运用灯光,烘托出专题片应该具有的氛围。专题片拍摄的灯光运用,不仅要提前进行统筹的设计,在拍摄过程中也不要忽略色彩的中重要性,拍摄者必须懂得不同的灯光色调在不同的专题片题材中都有倾向性。在拍摄中以一个色调为主,以其他色调调整和烘托,才能体现场与场之间微妙的色彩变化,为专题片的主体拍摄内容烘托氛围,提供背景。在专题片拍摄中,尽量避免灯光太过繁复,只要灯光方面与专题片有内在联系,能够相互衬托,就能形成一种既有变化又无违和感的灯光效果。

猜你喜欢

专题片色调光源
中国梦 (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插曲)
湖光水色调
色调会说话
梦想阳光(大型专题片《必由之路》主题歌)
分离色调与色调曲线
浅析对电视专题片节奏的把握
绿色光源
两种LED光源作为拟南芥生长光源的应用探究
浅谈新闻及专题片中的同期声采访拍摄
In Spring!春之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