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背景下动态设计课程改革探析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20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背景动态

(宁波财经学院,浙江 宁波 315175)

融媒体背景使得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也发生着与时俱进的变化,而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构建新型教学生态来培养学生,使其成为融媒体、复合型人才,更好地将自己所学知识转化为社会价值,已经成为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育的主要趋向之一,也是教学改革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

一、融媒体背景下对媒体人才的新要求

融媒体主要涉及不同媒介重组,使得数字媒体业务流程再造,从而推进视觉传达设计行业更高效率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我国艺术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从行业需求的角度来看,通过视传行业学者对不同地区、不同设计单位以及相关大中专院校抽样调研,通过数据分析整合,发现当前我国设计教学教育存在诸多弊端,需要予以正视。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设计行业发展急需宽口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而这一需求缺口不断加大。要解决这一问题,从教学角度来看,必须要进行课程教学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教学任务与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相结合。本文将结合动态设计课程,分析在融媒体背景下的课程改革议题。

二、动态设计课程改革动向

本文将围绕动态设计课程教学,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实验教学平台、提升实践教学手段、构建校媒教学实践机制、转变学生固态学习思维、模拟开展实践教学产品等方面具体展开。

(一)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动态设计课程是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在这门课程传统的开设过程中,很容易使得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全处于填鸭式的被动学习中。因此,在融媒体背景下,要培养学生成为综合性人才就必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突出以能力构建为主要导向,积极挖掘学生在动态设计课程中的创造性和创新性,不能一味地用单一的考试成绩作为考核学生的标准。针对课程设计中,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进行把握,宏观方面从顶层设计出发,巧妙地实现以课程实训、创新实践于一体,使得课程体系层次明晰、环节上紧紧相扣;微观层面上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积极鼓励学生将课程理论知识外延到实践中去,例如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设计大赛等。

(二)优化实验教学平台

应用型设计人才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富有实践性。为顺应融媒体背景发展,学生要掌握好这门课程,必须要为教学创建实验教学平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的更新换代层出不穷,使得相应的实验教学平台面临着随时过时的可能性。因此,在实验教学平台优化上,要紧紧围绕并紧随融媒体自身发展的步伐,让学生最大限度认识和掌握相应的动态课程设计的意义所在,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带着不断创新、敢于发问和质疑的态度去学习和实践,才能够培养出适应融媒体背景下的优秀设计人才。优化实验教学平台具体需要通过构建动态交互实验室和设计工作室为主要数段,整合网络媒体、手机媒介以及移动媒体等相关课动态课程的设计,使得学生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在实践平台得到锻炼,从而提升动态课程设计改革的成效。

(三)提升实践教学手段

围绕动态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就必须不断提升实践教学手段,使得形成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具体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做好动态课程的模块教学。在模块教学中要注意实验教学层次划分,将融媒体涵盖的纸质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移动媒体以及网络媒体进行模块化教学,并将每一模块分为基础应用、综合设计以及创新实验等三个层次展开,利用模块系统化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动态课程设计中要体现突出重点、实施分类教学的方法,综合性的实验是整合融媒体资源,将多种媒介形态实验资源综合考查,要求学生在每一种媒介形态实践过程中必须根据自己的爱好、能力有主次地选取学习内容,深化在选择领域的熟悉度和牢固程度,进而带动其相对薄弱环节内容的学习和掌握;第三,努力实现教学方法多元化。在动态课程设计中,不能以传统的方式来灌输给学生,而是以翻转课堂等创新的形式植入课堂教学中,例如以生动形象的实际案例分析、分角色的模拟教学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能够加大限度地调动课堂气氛,从而使得教学成果得以最大限度提升。

(四)转变学生固态学习思维

融媒体背景下所需要的人才是综合性的复合人才,这要求在实际动态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将学生固态思维转变作为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在传统意义上,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好该门课程,而在融媒体背景下,要传递给学生提升自己综合能力的思维。既需要设计者对素材有甄选、整合、分析、加工与利用的能力,还需要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因此,在动态课程设计改革中,要突出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在课程设计、技能培养等方面要着重向这一方面倾斜。例如,邀请出色的设计师进校园开论坛,用鲜活的案例鼓舞和激发学生转变固态思维,以全新的思维去迎合融媒体背景下对人才的需求,并不断学习好的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五)构建校媒教学实践机制

在动态课程设计改革中要切实做好“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理念。把社会上成熟的设计企业引入学校和课堂,让学生有机会去到成熟的设计企业中去实习锻炼。为此,除在校内打造教学实践平台的基础上,更要走出去,与社会上成熟的企业构建良性的实践教学机制,尽可能为学生在正式踏入社会之前,就能够设身处地地了解行业动向和行业需求。因此,在动态设计课程改革中,要拓宽渠道,尽最大限度为学生争取“走出去”实习实训的机会,加大校外实习基地的构建,从而走出一条有益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教学实践,将课堂外延到实际的企业中去,将实践教学环节切实落实好。

(六)打造实践教学产品

在动态设计课程改革过程中,要体现出创新性。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更要实现传统的教学机制向实践教学模式转变,以顺应社会发展、顺应学生兴趣点的教学模式为导向,逐步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从而把学校的主体地位赋予给学生自己,努力打造出以学生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教学实践模式。例如在校园为学生打造动态课程设计的成果展示,借助校园媒体平台,为学生量身打造具有鲜明特质的品牌传媒栏目,最大限度执行“产学研”,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知识,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转化到实践中去,从而加深学生对课程认识和掌握。

三、小结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这就客观要求在该背景下动态设计课程改革必须要体现实践性与创造性的结合,通过全方位的课程改革,最大限度地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宽领域、技能强、素质高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学生踏入社会后,能够将在学校学习的知识转化为实践价值。在融媒体背景下,动态课程设计的改革,紧紧围绕六方面展开,能够从全面推进改革成效实现,为培养出适应融媒体时代的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融媒体技术不断革新,课程改革并非一蹴而就,其应该当被看成是一个连续性的工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争取走出一条有效的人才培养之路。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背景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动态
中秋明月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