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媒介时代全媒体新闻人才素养分析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20期
关键词:网络新闻网络媒体传统媒体

黄 琴 校 宏

(1.汉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2.十堰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湖北 十堰 442000)

8月2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为6.63亿,网民使用比例为82.7%。其中,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到6.31亿,占手机网民的80.1%。从数据中可以看到,网络新闻信息的便捷、快速、高互动性吸引了更多用户,同时,传统新闻媒体和网络新闻媒体的融合更为深入,共同为用户提供更权威、更有价值、更全面的新闻资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也迎来了“互联网+”的新一轮融合浪潮。

纵观我国的媒体融合进程,经过了2014年的“顶层设计”和2015年的“媒介融合元年”之后,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成立“‘中央厨房’式全媒体报道平台”,或以集成报道领衔,或以“融媒体”实践见长,在转型为“新型主流媒体”进程中百舸争流,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网络新闻传播生态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I·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今天,打开任何一篇网络新闻内容界面,人们往往既能看到文本叙事,又能看到作为补充的图片和音视频内容——信息传播的一体化优势逐渐显现。仅仅在移动终端,在名目繁多的APP中就有许多来自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融媒体产品,而传统纸媒也正进军直播、短视频领域,以期在融合媒介领域分得一杯羹。媒介的高“一体化”融合趋势,带来了网络新闻传媒生态的巨变。

(一)网络新闻生产与传播主体的嬗变

随着自媒体和“公民记者”的大量涌现,采集和发布信息的方式已不再单一地受制于传统媒体平台。传统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一般由专业记者采集,发布在报纸、广播或电视等传统媒体平台。而在“处处皆记者”“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数字媒体时代,网络媒体推送的许多“劲爆”新闻信息往往来自于微博、朋友圈等自媒体“爆料”或个人发布在网络上的信息。最近网络上持续博得高关注度的“红黄蓝幼儿园事件”“崔永元爆料事件”“宝马龙哥砍人事件”最初都由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爆出,经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平台持续发酵引发网民高度关注。

网络新闻的生产不再依赖专业记者采集完成,其传播主体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网络新闻传播的生产方式由单一转向了多元,信息的接收者,也可能变为传播者。甚至在未来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参与主体都将不仅仅是“人”,机器乃至万物都可能成为信息的采集者,而机器也可能完成信息的智能化加工。2015年11月7日,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正式推出机器人写稿项目,机器人“记者”“快笔小新”正式上线。

(二)多元共生的传播形态

打开一个网络新闻页面,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往往不仅仅是文本,还有丰富的图片甚至详尽的视频及超链接内容。

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多种传播形式并行互补、多元共生成为媒体的主要传播形态。现在,传统媒体纷纷走上融合之路,成立“中央新闻厨房”,由同一记者同时撰写网络、广播、电视稿件,分别流入不同平台发布。如,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发生后,记者将采集到的新闻信息简单整理后,写成消息首先发布在网络平台,然后再详细撰写适合纸媒刊发的通讯或其他类稿件,编辑音、视频,将制作好的成品分送到报纸、广播与电视发布平台。

(三)数据化新闻的扩张

“数据新闻”作为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呈现出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从信息资源角度来看,除了可以发布的信息资源外,用户数据、物联网数据将成为新闻生产的另外两类重要资源。

用户在网络中发布的信息、意见以及其中蕴含的情绪,都是民意的表现方式之一,对这些用户数据进行有效收集和分析,可以为新闻信息传播提供新的报道纬度。同时,网络媒体可以在对用户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综合以后,推出个性化的信息生产与服务。发展势头迅猛的《今日头条》APP就是以垂直、精准的个性化推送服务成为了吸引受众、提高信息传播效率的“杀手锏”。例如,如果一位用户今天两次打开娱乐类新闻的链接,那么《今日头条》将连续为其推送娱乐方面相关信息。

在新闻生产中,物联网也将给未来的传媒行业带来一种全新的可能,而物联网中的传感器也将以一种特别的信息采集手段而存在。

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生态的改变,意味着扮演“把关人”角色的网络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应有相应变化。

二、融合媒介时代对全媒体人才媒介素养的要求

对于融合媒介而言,全媒体新闻人才应具备以下媒介素养:

(一)政治素养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虽然传播媒介变化了,但是“把关人”的要求依然存在。新闻信息的传播,内容常常会涉及国家的大政方针、路线政策等,如果全媒体新闻人才缺乏政治素养,发布新闻时可能会使舆论偏离方向,甚至走向社会和人民的反面,严重时会引起社会的动荡和人心的恐慌,这是应该避免的。

实践表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一样具有议程设置功能。首先,许多话题最初由网络媒体发起,持续的推送将会使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同时,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还具有能动作用,它可以扩大或削减传统媒体所设置的议程。如果传统媒体设置的议程能够博得用户的关注,那么,网络媒体可以发挥“放大器”的功能,通过网站、博客、微博等各种方式,将相关话题不断“病毒式传播”,逐步放大其社会影响。

全媒体新闻人才要将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加强政治素养,传播积极向上的新闻信息,正确引导舆论。

(二)融合媒介素养

媒介融合,既指传播内容和渠道的融合,也指媒介终端的融合。在媒介融合语境下,媒介产业需要的是具有全媒体技能的新型人才,而非只会单一技能者。作为一名全媒体新闻工作者,应该首先具备融合媒介素养,也即全媒体技能,成为“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人才,而不是单一的某项技能。如,既能拍摄图片,也能撰写文字,更能编辑和处理音视频文件。

其次,网络新闻人才也应具备整合新闻产品的能力。经过网络新闻编辑的整合,一件单一的新闻产品可以成为文字与图片、音视频多媒体融合报道的新型传播文本,也可以成为与相关话题形成合力的“新闻专题”,更好地实现精准传播。

同时,全媒体新闻人才还应具备与公民记者良性互动的能力。在社会化媒体时代,网络新闻人才应具备发掘公民新闻、整合与转化碎片信息的能力,只有媒体与公民记者、公民新闻进行良好互动与“对接”,才能实现对公民新闻能量的吸收与转化。

(三)数据与技术素养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网络媒介产业既需要新闻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同时也需要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其他学科的知识为后盾。

在“机器人新闻写作”成为现实的今天,大数据技术不仅使通过社会化媒体取得的数据成为新闻报道的资源,而且正在逐步形成新的新闻生产模式与机制;大数据分析对于新闻事件的精准分析及走势预测,远高于某些专家的主观预判;相较于人力完成的新闻作品,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使新闻产品更加高效、全面和科学,它使新闻产品具有令人信服的科技力量。

同时,大数据使我们可以换一种角度去看待和认识我们所处的世界。媒介融合时代的全媒体新闻人才应培养大数据思维,积极学习相关技术与技能,合理将机器的数据处理能力与人力完美结合。

(四)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本主义”和“人道主义”,即“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它包含着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媒体,作为新闻信息的采集与发布者,他们都肩负着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大责任。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以温暖的情怀去关注人、讴歌人、书写人,讲好有温度的中国故事。同时,把握好社会舆论的航向,做一名合格的社会航船“守望者”。

猜你喜欢

网络新闻网络媒体传统媒体
网络媒体记者走进山西农谷
网络新闻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及影响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新闻互动传播探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采写网络新闻要成为“多面手”
网络媒体在舆论管理中的作用及应用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网络媒体新闻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