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前景下新闻传播的转变思考与阐述

2018-03-28

传媒论坛 2018年20期
关键词:媒介民众融合

(南京日报社,江苏 南京 210000)

科技的发展促使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的诞生,这些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的模式。当前媒介融合是媒体发展的趋势,而传统媒体要想尽快地适应这一节奏并维持传媒行业的主导地位,就要针对当前的发展情况对新闻传播的转变进行深入探究,如此才能更好地拓宽新闻传播的途径,提升新闻传播的效率。

一、媒介融合的相关概论分析

媒介融合这一理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普尔教授创作的《自由的科技》中首次提出,其认为电子技术推动了各类媒介传播形态的有效融合,可将不同媒介具备的功能综合应用。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教授迈克·麦金认为媒介融合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社会关系、新闻传播模式、经济运营效益。在2005年我国媒介初步融合,中国人民大学的蔡雯教授及喻国明教授在此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蔡雯认为媒介融合涉及三个方面:传播渠道、媒介内容、媒介平台;喻国明则认为媒介融合就是承载报纸、杂志、广播、电视、APP等媒介方式逐渐统一,信息技术是新闻传播的核心驱动力,而卫星是新闻传播的重要渠道,在同一平台承载不同的媒体,促使各类媒介能够融为一体。

信息技术催生了很多新型的媒体传播平台,并开始与传统的媒体平台进行融合,促使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必须要迎合新的发展背景。媒介融合是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介进行相互弥补、取长补短的过程,基于此为新闻传播的发展奠定基础,并逐渐能够激发民众的兴趣,并成为忠实的观众。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并在媒介融合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的各种媒介形态开始大规模融合并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然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对于新闻传播的方方面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为了促进我国媒体发展能够紧跟时代的脚步,就要针对这一变革进行深入思考,并针对变革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应对。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方式的转变分析

(一)新闻渠道的变化

传统新闻传播模式是单向的,主要将新闻内容通过灌输式的模式呈现给观众,而后者无任何的参与权利可言。而现如今微博、微信等信息工具的诞生,促使民众可以按照个人的意愿构建属于自己的社交网络,继而对感兴趣的新闻进行发布、转发、评论等操作。新媒体技术的促使了新闻传播的速度更快、传播的范围更广,而且用户还可针对新闻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对某一用户的观点进行讨论。而将新媒体融合到传统媒介中不仅拓宽了新闻传播的渠道,还增加了信息获取的途径,并通过各种方式将新闻发布出去,从而为民众获取信息提供了方便。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的时效性得到了显著提升,而在这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就是新闻直播模式。在2009年中旬CCTV对内部资源进行重组,不仅对采编中心进行合并,还构建了新闻交互通道,能够对新闻栏目进行直播,进一步实现了新闻事件的实时传播。同时媒介融合还促使新闻播放功能得到了强化,以往那种单向新闻传播模式开始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新型的新闻传播方式不仅可以自主选择播放时间、播放地点,还能对播放顺序及播放时段进行调节,同时还可对观众发表的言论进行引导。在保留新闻深刻性、权威性的基础上,对于新闻的内容及语言的表达进行改变,不再追求语言逻辑性和严谨性,取而代之的是表达的清晰性和直接性,甚至还可以容易一些幽默感和娱乐性。当前人民群众更关心民生新闻,在意身边发生的一些生活问题,通过对民生新闻的细化和通俗化,能够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随着媒体相关技术的不断开发与应用,进一步推动了媒介融合不断深入,在未来新闻传播模式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三)采编方式的变化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中,主要依靠新闻工作者进行实地采访、拍摄等方式获取资料,然后经过编辑人员进行整理、筛选、编辑制作而成,在此过程中采编人员不仅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还要耗费更多的精力和体力,但是这种新闻的生产模式根本无法保障其应有的时效性,继而慢慢失去新闻播报的主导地位。而当前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资源能够实现有效的共享,各大媒体都能确保重大新闻事件能够同步更新,确保新闻传播的效率更快、传播范围更广,不仅节省了采编工作所要消耗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还能够确保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此外,新闻媒体还可将普通网络用户发展成新闻资料的提供者,确保能够第一时间获得最真实、最快捷的事件真相。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的应对策略

(一)树立先进的思维观念

在过去民众获取信息主要依靠报纸,然后出现了广播、电视、电脑、笔记本、智能手机,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还拓宽了新闻传播的渠道。人类的社会在发展、人类的社会在进步,我们今天即使足不出户也可通过随身携带的手机知晓天下大事。当前进入市场经济、商业社会,人们在社会生产中更加注重效率、便捷性,为此在媒介融合前景下,对于新闻的传播必须要迎合社会发展的需求、顺应时代的变迁,通过先进的媒体平台为国民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新闻信息,这也是现代化新闻传播应该具备的思维观念,同时新闻媒体要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明确新闻传播的重要性,并能够能发挥出社会价值导向的作用。

(二)创新新闻的表现形式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客观的报道新闻已无法满足民众的主观认知需求,民众有权利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来解读新闻,并对新闻事件进行主观或客观的观点表达。所以以往的有严密逻辑的陈述或严谨的表达已无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相关媒体需要对新闻的表现形式进行优化与创新。例如:在民间新闻播报中,主持人可通过视频连线新闻当事人,与其针对新闻事件进行问答,能够第一时间向观众呈现原汁原味的身边事,同时还可与网友连接线针对提出的观点进行评论,或对网友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强新闻的趣味性,还可进一步还原新闻的真实性,从而吸引更多观众的好感度与信任度,使其收视率得到显著提升。

(三)强化新闻记者的水平

当前社会步入信息时代,经济全球化、信息共享化成为这个社会的象征,作为一个现代化新闻记者,不仅要具备专业的采访能力、采编能力、主持能力,还要通晓英语、礼仪等常识,既要熟练地应用各种信息传播工具,还要具备新闻事件的识别能力、时间的把控能力等等。如果是一名跨国记者需要具备的能力就更多了,既要了解国外文化、语言、传统、礼仪,还要能够挖掘出生动、有趣、真实的新闻内容,同时作为一名中国记者还要代表中国的形象,不会做出有损我国形象的行为,也要学会处理有损我国的言论和不敬的行为,这是在媒介融合下,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应该具备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

(四)培养民众的媒介素养

在媒介融合前景下,各大信息传播平台都拥有庞大的用户或会员,例如:微博平台、微信平台等信息传播工具,爱奇艺、优酷、腾讯等视频播放工具相对而言具有较高的开放性和共享性,民众在参与新闻事件的发布、评论过程中,需要时刻谨记自己是一名中国公民,不可传播有辱国家、人民的言论,也不可造谣生事,同时也要明确自身的权利,可以发表符合法律、道德规定内的任何想要表达的观点。然而当前微博已成为讨伐他人的工具,就如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搜索》,很多民众不明所以便进行集体攻击,这是一种错误行为,避免悲剧发生就要提升民众的媒介素养,使其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总之,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媒介融合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传统新闻传播模式的颠覆,也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如果不想被社会、市场所淘汰,就要秉持先进的思维观念,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想法,从而通过科学的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确保新闻的传播能够发挥出应有的社会职能。

猜你喜欢

媒介民众融合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