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

2018-03-27孙付伟胡相忠

求知导刊 2017年36期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就业大学生

孙付伟 胡相忠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及大众化,伴随而来的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一直是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之也出现了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并趋于不断的深化,尤其是就业核心竞争力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

一、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重要性

“核心竞争力”是美国经济学家普哈拉哈德和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的,就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虽然核心竞争力是针对经济活动提出的观点,但由于它具有深厚的哲学根基并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因此,可以将它的概念应用到个人核心竞争力上来。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是个体内在品质的表现和思维方式,是其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主要包含就业软实力、硬实力及身心健康素质三个层面内容。

就业乃民生之本,大学生作为宝贵的人才在就业当中能施展才华,奉献社会。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既是大学生个人价值的体现、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还是社会稳定繁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实现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现意义。

(1)培养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实现大学生人生理想与价值的阶梯。学生以学习为天职,大学生进入大学旨在学习理论知识,练就扎实过硬本领,以使成人成才、造福社会,而实现这一要旨的根本在就业软实力与硬实力在内的综合就业能力的练就与提升。

(2)培养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所指与学校的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目标在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建设服务。

(3)培养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社会稳定繁荣、和谐进步的需要。大学生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者、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和谐社会的构建者。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使大学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社会繁荣,维护好社会和谐稳定。

二、新时期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呈现出以下特征:

(1)客观因素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高校持续扩招后,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到2018年,预计超过800万大学生融入就业市场。

(2)社会对于毕业生层次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中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短缺,社会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呈现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层次重心上移的趋势。

(3)毕业生供需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不同专业、不同学历、不同地区的毕业生供需不平衡。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历的需求看,对重点院校、高学历的毕业生的需求量要大些;对地方学校、学历层次较低的毕业生的需求,相对前几年则明显减少。从地区之间看,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需求量相对大一些,而西北地区的部分省区需求量相对较少。

(4)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现在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和能力素质水平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更加看重人品和能力。不少单位对接收毕业生已经开始持“宁缺毋滥”的态度。

(5)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仍然是目前高校毕生就业工作中的主要难题。目前最需要毕业生的是那些边远地区、中小城市、艰苦行业的基层一线单位,这些地区和单位人才奇缺,非常希望能接收大学毕业生,但年年要人却年年要不到人,没有多少毕业生愿意到这些地方去,分配去的毕业生也容易流失。

(6)毕业生就业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目前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失真、失控、失责”的现象,缺乏科学系统的人才需求预测体系。

但是,在大學生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就业能力显现明显的不足。

(1)就业软实力欠缺。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或来到求职市场的高年级大学生,尤其是理科生在就业中,或多或少存在着言语表达能力、人际交往的不足,求职中对于用人单位“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和沟通能力”要求往往是望而却步;同时,也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入职后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与理解,只考虑收入,不考虑发展;只考虑个人利益,不考虑集体利益等现象。

(2)就业硬实力不足。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一贯偏重理论教育,轻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一贯重视应试能力,轻视整体素质教育,一些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课程开设不够合理,所学内容脱离社会实际,加上一部分学生求学目标不明确,理想不强烈,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对待专业知识、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学习的敷衍,直接导致这些大学生就业硬实力的不足;再则,地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经济条件和实践创新平台构建不足的系列限制,也造成学生在实践创新能力培育上的不足,知识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欠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硬实力的提升。

(3)就业身心健康素质与适应能力不强。本应富有生气和朝气的大学生由于各种压力和对我自我情绪的控制的弱化,身体素质过早进入亚健康状态,健康指标在下降、抗病能力在下降的同时肥胖率、瘦弱率、近视率、体能测试不达标率趋于明显上升的态势;心理层面焦虑、自卑、孤独、抑郁问题多发,并伴有休学、退学现象;加之就业心理准备不足,择业期望值过高,自我定位不准,盲目从众,过分看重工作单位、岗位、工作待遇、工作环境等条件,求职时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较差,应聘时不能运用相应的应聘技巧与策略,在求职过程中,一旦遇到挫折,即怨天尤人、萎靡不振,社会适应力明显不足,直接导致就业能力不强,在毕业离开校园之际很难快速融入社会。

三、新常态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

大学是青年大学生探索职业生涯的重要时期,在此阶段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好理论知识,逐步形成职业意识,探索职业特点,尝试职业选择和发掘、培养自身能就业能力。一旦该阶段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则直接影响其毕业时的就业竞争优势,也将会导致不能顺利走上社会。尤其是新时期,经济增长速度、增长方式都发上了重大转变,如何在认识自身条件基础上通过个人努力、学校培育、家庭与社会支持等途径着力提升就业核心能力实现顺利就业,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命题。

(1)深化认识,注重就业能力的提升。新常态下,整个经济结构在调整、在转型,经济增长方式也在发生着重大变革,无论是高校还是大学生都不能仅仅把它看作国家经济发展策略,还要看到与自身利益切身相关的一面,务必要提高意识,深化对新常态的理解和认识。高校要注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更要注重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如此才能顺应时代的需求。

作为高校而言,在认识新常态的基础上把握地方经济的转型与发展特色,从而更新育人观念,合理设置学科专业,走在时代的前沿,掌握就业方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同时,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下,要着力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学生做好合理职业规划,注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力争使培养的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所需求的人才,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支撑,也为学校自身的发展注添新的动力。

作为地方高校的大学生而言,一方面不能自高自大,仗着地方小、城市小、环境的竞争压力小而不思进取;另一方面也不能自暴自弃、自惭形秽,感伤于就业能力平台的不足,而应结合学校教育与自身学习,积极深化对新常态的认识,明确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而寻求资源弥补自身不足,注重自身就业能力的提升,形成就业竞争优势。

(2)内修外练,积极塑造就业软实力。无论是学校的供需见面会还是社会上的人才招聘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的时候,主要着眼点在于应聘者是否具备做好一个普通员工的素质,专业基础知识、正确的工作态度、道德修养和责任心是最重要的考核指标。这就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指明了方向,一定要内修外炼,注重就业软实力的塑造养成。

其一,在个人层面,大学生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素质,力求综合发展。一方面积极学习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则应积极参加大学第二课堂活动,参加各级学生会、社团组织、志愿者协会活动,将理论付诸实践,有意识地增强自我组织能力、交往能力、团队能力等基础能力素质。

其二,作为高校,一要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中人文类课程的设置,增加专业实践的比重,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历练基础能力与品格,在团队中领悟合作精神,不断地增强人际沟通与人文技能;二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作用,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人文情怀与人文精神,进一步促进学生的道德、信念、理想与人格养成;三要积极占领网络育人阵地,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对学生人文情怀的感染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四要加强教师的人文素养培训,以行化育,切身示范,教育引领学生能力素质、道德品行的提升。

(3)精准发力,着力打造就业硬实力。就业硬实力是大学生实现自我理想与价值的根本保证,也是高效实现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名片,还是社会繁荣稳定的重要支撑,故而大学生就业硬实力的打造就成了大学生个体、高校、社会等各种力量、资源共同发力之事了,尤其对于地方高校而言,更是如此。

首先,就地方高校大学生个体而言,其一要能充分认识自我,认识自我学习、实践能力素质、认识就业环境、就业所需,进而准确定位,找到自己最能发力的点;其二是努力学好专业理论知识,打牢理论基础;其三是付诸实践,切不可只学不用,或重学轻用,理论与实际相脱节,诚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投身实践才能获取真知。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术或科技创新活动,利用好学校现有平台,参加学科竞赛、学术讲座、科技创新、科研课题等活动,切实提升科学思维能力、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

其次,作为地方高校而言,一方面要把特色、优势学科与专业做强、做大、做精,付诸更多的精力力求占得一席之地;另一方面要把大众学科、专业做足、做实、做专,着重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育,力求服务地方。为此,新形势下高校应在三个方面精准发力:一是研究新常态,适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力求使其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二是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发展资金、实践基地缺陷进行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积极培育实践基地,拓宽学生实践路徑;三是大力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搭建平台支持扶助大学生创新创业,着力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

最后,作为地方政府、企业而言,新常态要关注地方高校在地方人力资源、智力之源支撑上的重大作用,政府要做好就业政策的制定与宣传发布,就业服务要能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心中,做好就业服务保障工作,加大经济结构调整下的高校学科与专业设置的扶植力度和牵线搭桥培育实践基地和产学研研究基地;企业要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能力,要能为大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习岗位并从中发现人才着力培养,鼓励支持大学生创新、扶植创业。

(4)夯实基础,增强身心健康与适应力。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身体素质是其他一切素质的物质基础,而要获得健康的身体,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非常重要。前教育部周济部长曾说过:“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对今天的大学生而言仍不过时。对健康心理,要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观察社会、了解国情;学会用发展的、联系的和全面的观点来看待世界、看待问题、看待他人;学会尊重、理解和宽容别人,不断地调适,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当然保持身心健康还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自己,培养自我社会适应能力。既要保持开放自我的心态,主动与周围的同学、老师交往,并以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反馈为镜子来省视自己的言行;也要学会与别人作比较,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工作方法,通过自己的工作和活动成果来认识自己;还要通过社会实践,积极锻炼适应社会的能力。

对高校而言,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生活自然环境与物质条件,做好就业指导,做好学生身心健康的保障工作。社会则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同时要降低标准接纳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给予他们机会,鼓励支持上进,要相信富有朝气与活力的青年大学生的创造力。各方协力,夯实大学生就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新秤.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高教探索,2009(4):124-127.

[2]刘  峥,王  建,刘思麟,等.农科类院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调查分析—— 以天津农学院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3):87.

[3]仇志熠.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z2):81.

[4]徐吉贵.新常态背景下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5):7-9.

猜你喜欢

核心竞争力就业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影响跨境外贸电子商务的企业竞争力因素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