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报纸编辑判断思维探讨

2018-03-27贾亚楠

传播与版权 2018年9期
关键词:报纸媒介受众

贾亚楠

在如今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等新兴媒介也应运而生。新媒体是依托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新兴的媒介形式。网络平台慢慢成为新闻发布的渠道之一,人们接收新闻讯息打破了时空的壁垒,许多受众群体更加倾向于用互联网设备接收新闻,这对于报纸编辑行业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新兴媒介技术手段也使得当今文化环境更加趋向多元化,品类繁多的信息接踵而至、云集而来,科技的发展,使得现有的技术环境变革巨大,媒介种类越发丰富,数量也开始大幅度的增加。在新的文化背景下,传统媒介要想生存,就应该直面挑战,顺应变化,进行变革。多种多样的媒介传播形式,正在倒逼报纸新闻编辑人员做出创新性的改变。提高创新型思维的同时,也要对品类繁杂的信息源做出正确判断,从而保证高质量、高水准的内容。

同时,压力的来临也伴随着对报纸编辑人员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创新判断思维的培养与应用实践。报纸所呈现的整体效果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归结于编辑人员意识的展现。因此,纸媒编辑更多地需要结合当今社会现状,创新编辑思维,符合发展方向,明确事实是非,提高判断意识,以此来吸引受众群体的关注。而纸媒处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在新媒体、自媒体等内容形式生动新颖的媒介影响下,需要实行一些思维创新举措来适应整体发展方向。因此,在新媒体、自媒体等多种新兴媒体平台的发展下创新判断思维是报纸编辑思维所不可或缺的一种。

一、报纸内容编辑的判断思维

新闻传递信息的内容,会给读者以导向作用,甚至会影响到读者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向。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无论是报纸还是新媒体,都要将内容的精进与改良作为主要工作方向。在现如今“快速阅读”“碎片化阅读”风气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读者喜欢更加平易近人、接地气、通俗易懂的文字,当然,通俗文学不代表低俗文学,而是便于更加广泛的受众来理解阅读。在内容上要选择有深度、紧随潮流的新闻热点,文字表达上贴近生活,形式上更加创新,从而吸引受众、满足受众需要。

例如《衡水日报》在2018年4月11日发表的一篇《外卖小哥雷海为何迅速蹿红》,这篇稿件紧紧把握住了受众关注的新闻热点,在《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的节目刚刚落下帷幕,尚有预热之际,选择了“外卖小哥”打败“北大才子”这一吸引眼球、引人讨论的话题,紧随微博热搜上的舆论浪潮,并通过优美而有力度的文字和有深度、有内涵的独到见解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与微博等其他新媒体平台下的部分评论不同的是,这篇文章语言凝练,见解深刻,极大的凸显了报纸作为传统媒介的优势所在,不失为一篇成功的佳作。再比如《衡水日报》于2018年4月5日刊登的一篇名为《深州“农田保姆”让农户安心当起“甩手掌柜”》,从生动形象的标题,再到言辞丰富细致而又接地气的表达,也可以称之为一篇优秀的稿件。

在如今的新媒体环境夏,部分新媒体的新闻报道过分追求流量和博取受众眼球,一些文章存在“标题党”和空洞乏味无内容等问题。网络对新媒体环境下文字的监管和审核仍存在部分漏洞,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这时报纸对于文字的严谨性、准确性和质量的高标准、高要求,质量过硬、内容充实的优势便凸显起来,同时也更加凸显了报纸以内容主打作为主要特征的一个重要性,对新闻内容的价值本身进行深度挖掘,对新闻内容的审核流程进行严格把关,从而更好地发挥报纸的舆论导向和社会宣传作用。纸媒起到一个正向的舆论引导作用,因此报纸编辑需要迅速准确地判断新闻事实的价值和报道能力,要靠正确的理论立足,并通过理性思维来判断新闻内容正确与否,所以判断思维同样重要。

二、报纸风格形式层面的创新和判断

与善于采用视频作为传播方式的新媒体不同的是,报纸大多只有黑白版面,彩图也并不常用,因此报纸版面的设计是视觉效果上主要的亮点所在,不仅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更会提升报纸的整体审美高度和艺术呈现。令人眼前一亮的排版和配图,往往是一篇图文并茂可以吸引读者的优秀稿件的开端。因此,版面的设计,图片和文字上的编排也是同样重要的。现如今市面上的报纸种类繁多,版式有所不同而内容上却是大致相同的。读者对观感层面的要求使得报纸编辑人员要在排版等形式方面多下功夫。所以想在众多报纸之中出奇制胜,有着新颖独特风格的版面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使得读者能够立刻被报纸的版面所吸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进而更好的阅读报纸内容。

拿《衡水日报》的排版来举例,版面设计内容翔实,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时而穿插彩图,使读者眼前一亮。在《衡水日报》2018年3月2日出版的一期报纸中,有一面名为《回眸过去铸辉煌,展望未来绘蓝图》的整版新闻,丰富多彩的内容,整齐分明的排版,配上九张醒目的彩图,引人注目,十分亮眼。

三、编辑人员创新判断意识的培养

要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种种浪潮的冲击,除了报纸内容编辑层面和风格形式层面的思维创新,报纸编辑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编辑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直接影响着报纸的整体形象。报纸编辑是报纸内容的创造者,是报纸整体形象的设计者,是各级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是从事采访写作的指挥员和顾问。报纸编辑部是报纸生产系统的设计和决策中心,是报纸生产系统的指挥调度中心。是单个新闻产品的加工和组装中心;还是报纸生产系统与报纸销售系统相互联系的重要枢纽。[1]

因此报纸编辑从业者本身的改变至关重要。报纸编辑思维的改变,最根本的还是要回归报纸编辑人员自身。只有报纸编辑自身意识的改变,自身的能力水平的提高,在前面所提到的内容和形式层面才能更加符合受众的要求,满足读者的需要。同样的,如果故步自封,闭门造车,完全不吸取符合当下阅读习惯和审美标准的大方向的要求,是无法适应多元文化背景下媒体发展的。同时,吸取新媒体创新的经验,不意味着失去自己的判断,编辑人员自身要有着清醒的判断意识,明确是非观念,不盲目追随受众需要,坚决反对内容低俗化,才能保证报纸的质量。

四、编辑工作方式层面的创新判断思维

进入新媒体时期以后,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和手段融入报纸编辑日常工作中,许多从业者也慢慢习惯在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App等平台上寻找新闻线索。这些新的技术手段和平台也相应地推广了报纸内容。由此可以看出,新媒体技术带动报纸行业进入了新的技术环境中,媒介手段走向逐步融合的趋势,报纸编辑工作中的环节和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当然,运用互联网技术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自身判断意识,网络上信息繁杂,无论是寻找线索还是推广内容,都要坚持原有的原则和底线。

同时,电子邮箱在慢慢取代传统的信件邮寄,极大地提高了报纸从业者的工作效率,大大方便了报纸编辑工作。许多报纸从业者通过电子邮件来传达信息,交流与互动,新闻热点的嗅觉也敏锐了许多。

五、报纸向媒体化转变的判断思维模式

如今的纸媒谈论最多的是将报纸编辑部向全媒体时代下的新媒体编辑方向整合,打破原来的编辑出版频率,通过包括用户app、H5等新的技术手段,形成一个全新的报业产业链模式。在创新方面,《衡水晚报》已经向新媒体发起了进军,不仅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而且不断地通过网络来提高报纸的影响力,把一份地方性都市报纸的影响辐射到全国范围,并开通了网络投稿等手段。[2]这一点充分地把握住了新媒体时效性的优势,取长补短,具有创新性。

总的来说,报纸编辑人员的思维方向和能力决定了撰稿能力,从而影响着报纸的整体内容呈现,因此,在如今多元文化浪潮和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冲击下,培养编辑工作者的思维创新意识和正确判断观念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之一,纸媒从业者仍应不忘初心,坚持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对文字的监管标准和价值思维的判断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不仅要根据当今文化背景的发展方向进行创新,设计新颖独特的排版,传递有价值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要以质量来获得读者的肯定,坚持判断的原则和标准,发挥传统纸媒的长处,并扩大这种优势,使得报纸能够在当今社会大环境下屹立不倒。

猜你喜欢

报纸媒介受众
报纸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