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材策划编辑应具备的能力与自我提升

2018-03-27吴庆庆

传播与版权 2018年9期
关键词:选题策划教材

席 慧 吴庆庆

高校教材策划编辑的主要客户是高校教师和学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教材市场中,教材策划编辑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完成好的选题策划到成书出版,才能使自己的产品脱颖而出,这就要求策划编辑不断地自我学习,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华丽转身。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教材策划编辑应具备的能力及自我提升。

一、应具备的能力

选题策划是出版社的重中之重,好的策划编辑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背景,还要有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这样才能有新的思路和创新,策划更适合市场的选题。

(一)专业学习能力

教材策划编辑具有专业学科背景,虽然大多具备研究生学历,但主要的沟通客户是高校教师,这类人群承担着科研和教学的双重任务,站在学术的最前沿,这就要求策划编辑要持续关注学科发展动向和最新事件,关注交叉领域的动态等,这样才能从专业层面与客户对话,迅速拉近和客户的距离,让客户有亲切感和信任感,同时专业知识也是选题策划的灵感和来源。以生命科学教材类的策划编辑为例,这类编辑要对生命科学领域的相关事件有高度的敏感性,比如诺奖的评选、克隆猴的诞生、人工智能、脑科学、大医疗,甚至是当下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网红现象、综艺节目、微信公众号等等,如《最强大脑》节目,果壳网、知乎、得到APP等。只有专业知识掌握得越扎实,知识面越广阔,才能有新的想法以及与用户沟通的共同关注点。

除了本身学科专业知识要继续学习以外,作为教材策划编辑还要积极学习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政策和文件,正确解读,并及时和相关老师沟通,根据文件要求对选题进行调整和完善,协助老师申报各类奖项,这样既能体现教材策划编辑的业务专业性,又可以提高出版物和主编的知名度,为今后良好的合作和教材营销做好铺垫。

(二)市场调研能力

用户的购买是图书实现销售的唯一途径,教材的用户大多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如何抓住用户的购买心理,是策划编辑在做选题策划前一定要做的功课。编辑在做选题策划前一定要了解该学科领域的市场空间有多大、市场同类书及编写特色、主编知名度等。这就要求策划编辑具备一定的调研能力,会利用网络查询和办公软件统计高校该专业的学科排名、教师梯队、教师已出版教材和研究领域,分析现有教材的利弊,是否有配套资源等信息,做好分类与总结,通过调研制定最优的选题策划方案,做到胸有成竹、如数家珍。

(三)人际沟通能力

无论组稿还是营销,都需要与人打交道,高校教材的用户特殊又单一,教材策划编辑在和教师沟通的技巧上也要讲究方式方法。首先,在沟通进行前一定要做好功课,如果是邀请教师编写教材,就事先要了解该教师在该教学领域的知名度、获奖情况、已出版教材、研究领域和团队建设等情况,同时将教材立意、编写特色和后期营销计划等进行充分准备,这样在和老师沟通时才能做到有的谈,谈得好;如果做教材营销工作,首先要将教材的特色和卖点充分总结到位,抓住用户的关注点,如有配套教案、教师用书、视频、课件等等。其次,也要对学校背景、教师团队,以及当下教育大环境和教学手段等等有所涉猎,为沟通提供良好的素材。

除了搜集资料和素材,在业余时间要多观看和阅读有关演讲的节目和书籍,如近期比较热门的《朗读者》《超级演说家》等节目,并要经常参加论坛活动或读书会,不断尝试和各类人群沟通,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二、自我提升

随着微博、微信、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习惯,包括阅读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各种形式的阅读体验让人们眼花缭乱。在这种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学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翻转课堂、MOOC、SPOC等形式的出现,为教材策划编辑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新的挑战:如何结合新形式出版教材?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营销?这就要求策划编辑不能故步自封,要求新、求变。

(一)新形态出版物的思考

高校教学形式已经发生变化,课堂上的照本宣科以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作为教材策划编辑应该结合当下背景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做出更好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教材和教学资源,比如将相关视频、音频、动画、课件、微课等嵌入纸质图书中,利用二维码或者增强现实技术结合移动设备(如手机、平板等)进行课堂实时展示,使教师的授课形式丰富起来,既可以在课堂上合理利用手机等设备,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与教材更好地结合,完成课程互动和课后练习,将班级社区搬到课本上,使整个课堂避免单一传授而变得多样起来。

市场调研标明,教学资源包、教案、课件等独立的产品已逐渐成为用户新的关注点和出版社新的增长点,这就要求教材策划编辑多接触各类教学资讯和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及平台,提高信息化素养,了解更多的教育信息化产品,尝试与相关机构合作,在教材形式和产品种类上有所创新和突破。比如,出版社与相关公司合作开发教材配套的数据库、构建素材3D模型、搭建考试平台,等等。

(二)新媒体营销的探索

在“好酒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如何让好的教材与更多的读者见面,这不仅仅是销售部和市场部的业务范围,策划编辑更要全程参与。在智能手机已经全面普及的今天,利用新媒体做好营销,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材的客户群体较为单一和集中,如何短期积累特定的用户量,进一步展开营销工作,是策划编辑当下要关注的事情。编辑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增加粉丝,比如借助线下活动引流,在相关专业会议上,用户相对集中,这时进行互动营销,关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免费赠送用户样书、礼品,迅速积累粉丝。有了一定的粉丝量后,定期利用有吸引度的软文将新书推荐给用户,特别注意标题是亮点,内容不宜过多,图片要丰富,文后可根据情况赠送福利、开展互动等。而软文也尽量多利用事件进行营销,即利用有新闻价值、社会影响及名人效应的事件和人物,吸引粉丝关注。比如关于今年六七月份的世界杯、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等,都可以和相关教材内容关联起来,在标题上做文章,吸引粉丝阅读。

此外,短视频平台当下异军突起,已经迅速成为可以借鉴的一种新的营销方式。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成为年轻人更喜欢的信息载体,注册用户量已经接近7亿,完全具备营销的环境。据悉,通过抖音短视频平台播放的图书的点击量最高已经达到百万级别。虽然高校教材与畅销书不同,但策划编辑仍然可以选择一些有特色的教材或数字产品,如通识课教材、新形态教材、资格考试教辅、考研教辅,甚至教学资源包等进行营销尝试,吸引用户,提升品牌转化率。目前已有多家出版社在相关短视频平台引入官方号,尝试这块新蛋糕。

(三)新技术的掌握

新时代背景下的策划编辑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编辑,需要成为一个跨界融合的多面手,因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策划编辑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编辑已经不仅仅和作者及出版界的人士打交道,还需要经常和数字媒体、制作公司、互联网公司等等的技术人员沟通,这就要求策划编辑必须了解图书排版、照片处理、公众号维护、小程序开发等等相关知识,逐渐开启跨界学习和跨界思维的模式。绘图、修图软件,如美图秀秀、Photoshop、Mix等;剪辑软件,如爱剪辑、会声会色、Windows MovieMaker等;网站、公众号、APP原型制作软件,如POP、PencilProject、Axure等。这些软件的学习和掌握会让策划编辑的视野更加开阔,更具有话语权,提高业务专业度,更快地完成自我提升。

三、结语

“互联网+”大背景下的教育出版形式日新月异,大量媒体平台纷纷介入教育板块,将市场越分越细,使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少。在人口红利已经逐渐消失的今天,传统出版社的教材策划编辑必须重新审视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整合已有资源,接触新鲜事物,扩大知识领域,才能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完成自我提升。

猜你喜欢

选题策划教材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