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秦皇岛市卢龙县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

2018-03-27

山西建筑 2018年17期
关键词:县城城区景观

王 宗 琦

(秦皇岛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0)

0 引言

制定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与开展城市整体空间设计是促进城市空间合理布局而采取的必要规划方法。为了突出卢龙县中心城区的城市特色,在中心城区规划区层面进行城市空间发展框架研究并采取总体城市设计的工作手段尤其必要,将城市及其周边环境整体作为研究对象,整合城市自然本底属性、突出城市特质和文化特征,凸显城市各功能片区、城市整体景观体系的有机联系,在总规阶段对城市形态进行把控研究,更有利于指导下一阶段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 总体城市设计研究范围及规模

本次总体城市设计范围是卢龙县中心城区,包括卢龙县城及下寨生活区、卢龙经济开发区。规划范围北至京哈铁路,南至津秦客运专线,西至卢龙县界,东至规划卢昌快速路(卢昌公路改线),总面积约117.36 km2。

城区现状建设用地面积为816 hm2。现状人口6.0万人,至2030年规划期末人口规模为22万人,建设用地46.91 km2。

2 现状要素分析

2.1 城市空间形态

卢龙县城用地布局较为松散,古城新城相映,村庄分布密集。城市依山傍水,城市骨架合理。教场河的软质景观轴线突出。

2.2 城市文化特征

卢龙县城历史悠久,古为永平府,古城及其周边地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卢龙县有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这些历史遗迹和遗存历经千百年。县城及周围人文景观较为丰富,卢龙县城附近现存文化遗存主要有4处,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1处,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2处,县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1处。

2.3 城市主要景观要素

卢龙县城南部、东部、北部均是延伸的浅丘陵,西部有青龙河迤逦而过,有观山临水之自然景观特色。

1)水体。

卢龙县城有青龙河、教场河穿过,东边有引青灌渠蜿蜒流过,形成一横两纵的联通水系。青龙河河道宽阔,易于塑造丰富的自然景观带。

2)地势、地貌。

卢龙县城处在青龙河滩冲积的平原区,用地平坦开阔;周边为浅丘陵环绕,地势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南部丘陵地形限制了县城向南发展,同时也为县城空间形态提供了较为丰富、富于变化的背景天际线。

2.4 城市景观综合评价

近几年,卢龙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大有改观,特别是在居住环境、城市道路广场建设等方面,城市建设的成绩有目共睹,但从城市高标准建设要求衡量,城市形象、绿化美化及环境建设等方面仍显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整体城市特色不突出,缺乏城市品牌形象。二是现有自然要素、人文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三是标志性建筑、建筑群及标志性地段不突出。四是城市绿化开放性空间系统不够完整,绿地水平较低。

3 目标与主题

3.1 总体目标

通过卢龙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整合城市整体空间环境资源,塑造具有鲜明卢龙特色和个性的中心城区形象;保护和加强城市格局,延续历史文化,强化其系统性和整体性,控制和引导建设开发,综合提升和优化环境品质。规划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通过疏理城镇脉络、整合景观要素、把握自然生态特征,赋予城镇充满生机的内涵,人造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充分地利用地形、水文和植被等资源,创造自然的开放空间和多功能的城镇景观。

3.2 设计理念

1)体现自然灵性——青龙河、教场河等天然水体,为城镇景观和人居环境增添灵性和活力,体现城市空间贴合自然的规划理念。

2)注重生态维护——利用阳山等周围山体和浅丘陵地貌培植中心城区生态本底,通过构建城区周边的防护林体系、农业生态区来提升整个生活和产业空间的生态涵养功能,表达“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设计理念。

3.3 设计任务

1)挖掘城市内涵,着重突出城市滨水面山特色,保护城市生态山水环境;

2)确定城市总体空间结构形态框架,形成鲜明的城市意象;

3)进行风貌特色分区,提出土地利用和空间处理原则;

4)构筑城市景观结构框架,塑造优美的城市环境;

5)进行城市建筑高度控制规划,引导有序的城市天际轮廓线的形成;

6)组织城市人文景观和公共活动空间,增强城市凝聚力和吸引力;

7)发掘卢龙城市旅游的潜力。

3.4 设计主题

主题即城市的特征和特色,因城市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卢龙的山水特质及相应的人文资源构成了城市特色的基础。因此,卢龙城市设计的主题和目标是“山水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以“山、水、田、城”为代表的多元连续的城市要素是卢龙中心城区城市形象的精华所在。卢龙中心城区城市设计构思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就是突出和强化“山、水、田、城”这四个城市特色景观的构成要素。在主城区的城市景观环境引导中将以此为主线,打造以山田水城为特色的景观。

山:“纳阳山、山留凝翠”——做好县城南部的阳山绿化,吸纳南部的山体绿化成为中心城区的绿化背景。

水:“依三水、水岸增色”——依托穿城水系,将青龙河、教场河和引青灌渠打造成城市特色生态景观带。

田:“融田景、翠意盎然”——将高速北大片农业开敞空间融进城区,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拓展生态基底。

城:“润古城、古韵添香”——丰富绿化,为卢龙古城增添韵味,展现古城新貌。

3.5 城市形象定位

3.5.1 总体风貌特色

山背景——县城东部、北部为丘陵,南部是阳山,最高峰达到352 m。由于阳山位于县城城南,距卢龙县城仅4 km左右,阳山已经成为县城景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料显示,2007年,韩、杜二人南下,以2000万元拿下了常州延申90%的股份,将其改组成为江苏延申,韩刚君担任董事长。两年后,延申生物涉伪劣狂犬疫苗案,次年被惩处,总经理被判刑,董事长韩刚君毫发未伤。

水廊道——卢龙县城是三水穿城。西部有青龙河由北向南流过,中部有教场河自东向西贯穿,东部有引青灌渠由北向南蜿蜒流过。依托“两水一渠”,卢龙中心城区内融入了天然的水系景观,最易打造绿色生态空间和形成自己的景观特色。

路网络——现有的道路网和道路绿化已经形成通道景观的重要内容。道路网将形成绿化骨架联系生态背景、点状绿地空间和带状绿廊。

3.5.2 历史文化特色

千年古县——卢龙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早在3600年前的殷商时期,孤竹国都就设在卢龙。卢龙夙为“畿辅重地”,历为郡州路府治所。明清鼎盛,景象繁荣,有“京东第一府”美誉。

孤竹文化——孤竹国第九世君墨胎氏子朝的两个儿子伯夷、叔齐的思想行为是儒家思想的主要渊源之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在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上,孤竹文化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东方德源——卢龙被誉为“东方德源”,被孔孟、历代帝王尊崇的伯夷、叔齐生长在卢龙,他们的事迹受到朝鲜、日本等国人士的赞扬。

“三山不显,四门不对”——古城建筑格局不拘古制,格局独特。

文物荟萃、古迹众多——全县现已发现有价值的文物古迹20余处,目前已有13处已分别被列为国家级、省、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卢龙民间艺术活动丰富,秧歌、剪纸、唢呐等民间艺术广为流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卢龙有浓重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文化。成语典故里“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和“老马识途”的故事发生在卢龙。卢龙民间活跃着大批田园诗人。

3.5.4 城市形象定位

卢龙中心城区总体城市形象定位为:东方灵韵,山水卢龙。

“东方灵韵”——总体形象上展现卢龙千年古县的历史底蕴和东方德源的文化积淀,城市建设上体现对原有文化内容的宣扬,建筑设计上更多吸取原有建筑的元素,总体设计上延续原有的地区肌理特征。

“山水卢龙”——城市设计上凸显卢龙依山傍水的自然特征和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并融入到城市空间的设计之中,引发自豪感与认同性。

4 结语

城市空间发展框架是在城市空间形态全局层面上,构造整个城市大空间发展形态,为城市各类性质和形态的空间建立起易于识别感知、富有特色的有序联系。卢龙县中心城区的城市空间发展框架将展现“山、水、田、城”四大城市景观特色,由“五大特色景观区、三条重要景观轴线、四条特色景观带、多个景观节点”形成框架来组织城市总体机能及风貌,共同架构起卢龙的整体性空间框架,成为认知卢龙的结构性要素。

猜你喜欢

县城城区景观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新田:红六军团西征攻克的第一座县城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金霞早油蟠在保定满城区的表现及栽培技术
追赶超越的“基础支撑”——数说陕西70年之“县城经济”
九寨沟县城(外二首)
依纲扣本,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