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调好试卷讲评过程中的三对关系

2018-03-27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一中张家杰

中学数学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试卷解题函数

☉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一中 张家杰

对于试卷讲评课的组织和教学,教师中一直都存在着争议:有的教师认为,试卷讲解应该全面深入,不留死角;也有教师强调试卷评讲不能只讲答案,而应该引导学生分析错因;还有教师指出评讲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应该让学生自主讲评和纠错……我们很难辨析以上观点的对错,因为试卷讲评课并不是单一的习题课或复习课,它是结合学生的练习情况或考试情况,进行分析和点评的过程,应该是一种特殊的课型.在这种课型上,学生将对知识进行再次整理、综合、运用,他们将与老师一起深度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寻求解题规律,提升解题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经验,认为要上好数学试卷讲评课,我们应协调好以下三对关系.

一、协调好“讲解”与“讨论”的关系

毫无疑问,讲评课肯定需要教师精心地讲解和分析,但是这个讲解一定要有限度,切不可一讲到底.否则,沦为“满堂灌”的课堂将显得无趣而低效.在当前的教学理念指引下,我们应该确认学生在试卷讲评课上的主体地位,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合作讨论的优势,要让学生将自己的积极性发挥出来,让“教师启发,学生讨论,合作探讨”成为试卷讲评课的主旋律.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勇于质疑,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围绕同学的疑问展开探讨;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启发学生在思考中积极创新,支持学生以个性化的方式和方法来研究问题,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发现已有解法中的不足和缺陷,由此来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案例】教师讲解的和学生讨论的举例

讲解预设:上述问题的分析一般要用到“拆角”的方法,即将把2α和2β拆成2α=α+β+(α-β),2β=α+β-(αβ),然后再运用两角和差公式进行展开即可完成求解.考试过程中,很少有学生能想到该方法,他们大多是直接展开cos(α+β)=,cos(α-β)=-,然后通过方程组 求解出sinα,cosα,sinβ,cosβ.但是这样的操作明显增大了计算量,而且还涉及有关正负号的研究,学生很难顺利得到答案.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就否定这一方法的合理性,但同样要让学生明确上述方法的缺陷,然后再将拆角的方法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以此来加深他们的印象.

在实际教学过程,笔者先和学生对题意进行了分析,然后指导他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探讨,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比较反思自己解法中的失当之处,为“拆角”方法的引入打下基础.但是学生在讨论中却发现了一种更加巧妙的处理方法.讨论的收获:问题所给α+β和α-β两个角的余弦值互为相反数,且一个角位于第四象限,一个角位于第二象限,结合对余弦函数图像的分析,如图1,可以确认这两个角应该存在互补的关系,即α+β=π+α-β,因此可据此解得β=,也就有cos2β=-1.将β=代入cos(α+β)=,可以进一步解得sinα=-,则cos2α=1-2sin2α=-.

图1

在试卷的评讲过程中,教师要协调好“讲解”与“讨论”的关系,既要通过讲解让学生发现问题的本质,更要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激活思维,明确发生错误的关键,并主动进行纠正.当工作做到这一步时,教师也就没有必要再进行反复讲解,而应该将主动权让给学生,期待学生更加精妙的处理.

二、协调好“知识”和“方法”的关系

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问题所涉及的知识评价到位,更要引导学生对题目中所蕴含的条件进行发掘和研究,并由此探究出解题的一般思路,进而总结解题方法,提炼数学思想.讲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读题、审题,从中把握探索的方向;并且要指导学生规划好解题步骤,凸显规范化和条理性;指导学生进行方法的选择,提高解题效率.

【教学案例】方法提炼的举例

问题呈现:设向量a、b、c满足|a|=|b|=1,a·b=-,<a-c,b-c>=60°,则|c|的最大值等于( ).

问题分析:在如图2所示的单位圆中,A,B两点都在圆周上,且A为单位圆和x轴的交点,设 O—→A=a, O—→B=b, 且 ∠AOB=120°.设O—→C=c,又根据〈a-c,bc〉=60°,因此A,O,B,C四点共圆,点C在四边形AOBC的外接圆上运动,因此可得这个圆的半径等于1.所以当OC恰好是这个外接圆直径时,|c|取到最大值2.

提炼方法:在学生的已有知识体系中,单位向量所对应的几何对象就是单位圆,因此在上述问题的处理中,我们使用单位圆就能起到化繁为简的效果.学生在此类问题的处理中,还将认识到如果将平面向量作为分析数学问题的强力武器,那么单位圆则为此类问题的研究搭建了更加扎实的平台.学生若能以动态的视角来研究向量的运动轨迹,则此类问题的处理也将水到渠成.

在协调知识与方法的关系时,教师要淡化技巧,要将重心落在数学思想的提炼上,促使学生知识与方法的融会贯通.

图2

三、协调好“纠错”与“反思”的关系

学生往往是带着纠错的目的走进课堂的,但教师不能将教学目的限定为解题方法和技巧的讲解,这只是试卷讲评课最为基础的层次,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反思,并以此来促进学生的提升.“经验+反思=成长”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启发他们对已学内容进行反刍和消化,并反复推敲,从中提炼实质,厘清知识脉络,把握基本要点,在比较中明确知识和方法上的差别.这样的讲评课可以让学生对解题经验进行反复锤炼,由此让他们的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的高度,学习效率也将因此而提升.相关知识经过消化和处理后,学生在使用时将更加得心应手.此外,教师也必须认识到,学生之所以不会科学地进行反思,一个关键点就在于他们没有一个合适的反思载体,笔者认为纠错笔记应该成为试卷讲评课的反思载体.每一次试卷讲评之后,笔者都会安排学生整理笔记,要求他们不仅要有解题过程,更要加入解题反思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错误发生的原因,也可以是问题处理中所涉及的思想与方法等等.

【教学案例】学生纠错和反思的举例

问题呈现:现有一等差数列n项和为Sn,且S5=S10,求S15.

方法2:S5,S10-S5,S15-S10也存在等差关系,则2(S10-S5)=S15-S10+S5,可得S15=0.

方法3:从函数角度来研究,可将等差数列n项和Sn视为二次函数,由S5=S10可确定该函数的对称轴x=所以二次函数的零点应该是x=0和x=15,可得S15=0.

反思:在老师评价这个问题之前,我还挺自满的,因为在我看来,我的解题方法是最简单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有关数列问题的处理,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将基本量代入,并利用解方程的方法来处理,但是这种操作的计算量很大,而且还相当麻烦.如果能够结合数列的性质,多角度地展开研究,就能形成更多的处理方法.上述方法1和方法2都比较直接,但方法3更加巧妙,以函数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确更加合理、方便.数列是一类非常特殊的函数,就等差数列而言,其通项公式对应一次函数,而求和公式则对应二次函数,在具体问题分析时,可以采用有关函数的特性来处理,这一点务必要记住.

在试卷讲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意识到纠错和反思其实也是一个创新和突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产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并由此构建其内在的关联,进而向着更深层次来发展自己的目标,促成能力的飞跃.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的试卷讲评不是一个简单的答案核对过程,它应该是一项系统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管齐下,寻得多方助力,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大的收获.H

猜你喜欢

试卷解题函数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二次函数
第3讲 “函数”复习精讲
用“同样多”解题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