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英语课堂交际意愿的促发策略研究

2018-03-26骆北刚朱琼

关键词:二语意愿学习者

骆北刚 朱琼

摘 要:以二语交际意愿相关理论为基础,根据Wen和Clement的理论模式,将影响英语交际意愿的因素之一教师支持行为(教师参与度与教师亲近行为)细化为资源、主动权、策略和方法四个方面,探讨教师如何促发初中生英语课堂的交际意愿,并借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查症方式进行具体说明,主要包括分析学生需求并提供生活化语料、组织课堂活动以转让课堂主动权、优化教师提问和反馈策略以及注重教授学生语言学习方法。

關键词:初中生;英语课堂;交际意愿;支持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05-0016-05

一、引言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教师中心”思想向“学生中心”思想的转变,英语教学重心已经从注重讲授语言技能本身过渡到注重语言及语言教学的本质,二语习得研究也随之由关注整体教学向关注学习者主体转移。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研究自上世纪70年代起便发现情感状态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1]。大部分研究表明,情感因素主要包括态度、动机、焦虑、抑制、自尊心、移情等,而自MacIntyre和Charos(1996)[2]将交际意愿概念引入二语习得领域以来,二语交际意愿作为情感因素的延伸便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发现,二语交际意愿直接影响到二语学习者是否参与语言交际及其在交际中的表现,促发学生的外语交际意愿是外语教学的首要目标,任何不能加强学生目的语交际意愿的教学都是无效的。[3]

对中国学生而言,英语是必修课程,但是纵观多年的英语教学现状与研究发现,我国英语教学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造成了英语课堂上的沉默和被动现象,学生英语课堂交际意愿普遍不高。学生英语课堂的交际意愿水平不仅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且直接影响其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4]因此,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教学主导作用,以促发学生的英语交际意愿。

二、研究理据

(一)二语交际意愿的内涵

二语交际意愿的概念源自McCroskey & Baer(1985)[5]的母语交际研究,母语交际意愿被定义为发起交际活动可能性的意愿,被看作一种基于性格的(personality-based)、类似特征的(trait-like)倾向,具有稳定性特征。但McCroskey & Richmond(1990)[6]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二语交际意愿有其特性,不一定具有稳定性特征。然而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真正开始关注学习者的二语交际意愿。MacIntyre & Charos(1996)[7]尝试把交际意愿概念由母语交际延伸到二语习得领域中,他们采用路径分析法,以母语交际意愿模型和Gardner的社会教育模型为基础,探讨了其在二语情境中的适用性。MacIntyre等人认为,影响学习者二语交际意愿的因素之间有着更为复杂的关系,并非是其母语交际意愿的简单迁移,应当看到,二语交际意愿除了具有稳定性特征,还受到诸如交际目的、交际对象、谈论话题等情境因素的影响。基于此,他们把交际意愿视为一种基于情境的(situation-based)变量,因而将二语交际意愿定义为:“在某一特定的时刻,个体发起同某人或某些人用二语交流的愿望”。[8]MacIntyre, Babin & Clement(1999)[9]在后来的研究中区分了特征性交际意愿和情境性交际意愿,前者决定交际者进入交流情境的可能性,后者决定进入情境之后交际的可能性。

自此,交际意愿从最初被看作类似性格特征的倾向发展到被看作兼具稳定性与情境可变性的社会心理因素,其研究领域得以拓展,概念内涵更加丰富,对二语教学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教师支持与二语交际意愿

教师支持的概念源自于Wen和Clement(2003)[10]的理论框架,他们认为,交际意愿概念的引入者MacIntyre等人建构的交际意愿“金字塔”模型是基于西方情境的理论建设,而中西方文化差异显著,中国环境下的英语学习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需要构建适合中国学习环境的交际意愿理论体系。因此,基于MacIntyre等人的理论成果,Wen和Clement构建了适用于中国英语课堂情境的交际意愿模式,该模式区分交际需求与交际意愿,并且有4个方面的8个变量干预着交际需求对交际意愿的影响,4个方面分别为社会情境、个性特征、动机倾向和情感感知,其中,社会情境包括群体凝聚力和教师支持两个变量。Wen和Clement认为,在中国这个教师具有权威性特征的学习环境之下,教师参与度和教师亲近行为对学生语言学习具有较大影响。

教师参与度指的是教师对学生情感和心理的关心程度,比如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情感、享受与学生的交流、为学生提供资源等。教师参与度越高,学生就具有更高的情绪安全感和参与热情。教师亲近行为指的是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亲密关系的沟通行为,比如使用第一人称、称呼学生的名、眼神接触、较近的身体距离等。教师亲近行为与学习动机正相关,可以促发较高的情感互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初中生英语课堂交际意愿的促发策略

教师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脚手架”作用以促发学习者的交际意愿是本文的题中之义。基于此,本文借用中医四诊之法“望闻问切”来“对症下药”,拟将教师参与度和教师亲近行为细化为资源、主动权、策略和方法四个方面以探讨教师如何为英语学习者提供支持。

(一)促发策略之一“望”

“望”,即教师对学生的“观察”,这里的观察不局限于字面含义,而是融合了多方途径的学生需求分析,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利于语言学习的学习资源。学生因素是影响课程实施效果至关重要的“人的因素”,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现状、兴趣倾向、心理状态等都对课程实施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我们的首要任务是通过“观察”进行学生需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满足其需求的学习资源。

学习者需求包含多个方面,根据课程论的课程体系设定,学习者的需求分析主要包含六个方面,即学习者的课程观、学习者的学习目标、学习者的学习内容需求、学习者学习方式需求、学习者学习评价需求以及学习者学习条件需求。其中,学习者的学习内容需求将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在学习内容的呈现上,熟悉的事物往往能引发话题,因此,教师要善于发掘和利用生活化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贴近生活的真实语料。语言资料库能够帮助学生产生更多的思维图式。[11]因此,语料资源的选择对语言认知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英语教材第八课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的Section A部分为例,这部分主要呈现重点词汇、新的表达方式和聚焦语法,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课本上有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不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如对新疆的初中生而言,New York City、Beach等并不常见,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稍作调整,比如,可以将授课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的暑期生活照片融入其中,在进行“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的问题导入之后向学生展示这些图片并进行师生间互动: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I went to…/ I stayed at home.

——Where did (someone) go on vacation?

——She/ He went to…

随后呈现图片的附加说明和句型并进行Pair work的准备和展示。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贴近学生生活的元素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印象,更能缓解课堂紧张氛围,促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表现。

(二)促发策略之二“闻”

“闻”,即听,是教师对学生英语课堂语言表达的关注,目的在于转让课堂的主动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表达机会,提升其语言水平。“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动态的,是一种社会活动。它只有通过社会中的个人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实际使用,才能真正发挥其交际工具的作用。”[12]而作为外语的英语由于缺乏真实语言环境,学习者一般只有在语言课堂中才能得到语言训练的机会和指导,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提供更多语言表达的机会,而教师则充当听者和评价者。

语言表达机会可以通过多种课堂活动来实现。在课堂观察和学生访谈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还是习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注重语言知识的讲授,交际互动只是对课本内容的机械操练。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甚至不给学生机会进行会话练习,可见学生语言交际意愿并未受到教师的重视。鉴于此,我们认为,课堂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是不容忽视的教学环节,在教学任务紧张的情况下,课堂活动在提高课堂参与度上依然具有积极作用,如果教师不顾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规律,单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不仅会适得其反还会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磨刀不误砍柴工”,不断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才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的阅读课为例。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可以不用从学习新单词开始,而是进行自由问答活动,从提问开始:Did you see any robots on TV? If so, can you tell us what those robots look like? 这里,教师将使用语言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可以充分描述自己熟悉的机器人的外貌。在进入快速阅读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答:In the future, what do you think the robots can do for us? Can you list them down on your notebook?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不知不觉地思考阅读课文中的问题,对阅读材料可以提前预知,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提升。

(三)促发策略之三“问”

“问”,即提问与反馈,体现教师对课堂提问策略和反馈策略的重视程度,“问”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思考和进行情感激励。理论上,“就课堂教学的步骤而言,教师的课堂提问能够顺利衔接教学的各个环节,导入新授语言材料,进行控制性与半控制性练习,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整合新旧知识,引导学生输出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13]因此,教师的提问并非随意为之,而是有目的性和策略性。语言学习是一个不断受启发的过程,“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学习者思维能力的发展與对学习者高级层次的思维系统产生刺激的活动是直接相关的。”[14]

在如今的语言教学中,我们并不提倡使用过多的展示式提问,而应该更多地采用参阅式提问。展示式提问一般偏向封闭性,注重于对语言知识的检查,而参阅式提问既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开放的,注重于启发学生思维。除此之外,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馈也不容忽视,反馈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教师只有提供具体而明确的语言信息,才能真正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而诸如“well done”“good work”等流于表面的语言并不利于保持学习者的长期兴趣。[15]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英语教材第八课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的Section A部分为例,这部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概念以及关于制作食物的句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Whats your favorite drink类型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进行熟悉事物的表达,随后对学生提供的答案进行反馈,如I like ×××, too/ I think ××× is sweet/ Thats a good choice等,随后将banana milk shake作为自己的爱好引入对话中,并借此提出问题Do you know how to make banana milk shake?最后提供制作视频,学生就能了解到制作食物的步骤,教师就可以在展示关键词的基础上进行How to make…/ How much/ many…do we need的提问,从而进行可数与不可数名词的学习。这种循序渐进的提问方式和积极的反馈方式能够起到恰到好处的引导作用,促发学生的表达意愿。

(四)促发策略之四“切”

“切”,即教师对学生学习困境的整体把握,体现了教师对教学核心“学”的关注,语言的教学,虽然强调“教”的重要性,但关键在于“学”。“时至今日,‘以学定教正在发展为普遍的价值取向和主导的实践诉求。”[16]因此,教师应该站在学习者的角度为学习者提供语言学习的方法,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课堂观察和学生访谈中,我们发现,许多英语学习者之所以不愿意用英语表达就是因为他们觉得随着英语学习层次的提高英语学习越来越困难,而他们还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鉴于此,英语教师应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困境,在提升自己语言知识传授技能的同时多进行语言学习方法的总结和传授。在学生访谈中,有的学生表示根本记不住英语单词的意思,对此,教师可以提供一个较为具体的学习方法,既能提升其单词记忆水平又能监督其执行,比如用所学单词编故事等,创设语言情境,激活学生脑中的图式。而具体的执行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而定,对于英语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前期提供指导。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英语教材第二课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的10个单词为例,分别是housework、hardly ever、once、twice、Internet、program、full、television、maybe、health,经过编辑后的文章如下:

I like doing housework, but my sister hardly ever does. She likes surfing the Internet once or twice a week. And she also likes watching television a full day because the program is interesting. Maybe its not good for her health.

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单词的掌握,也有利于学生对句型和语篇的学习,更能启发学生思维,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英语水平和英语交际自信,从某种程度来说利于促发学生的英语交际意愿。

四、结束语

英语教学是历来备受研究者关注的研究主题,而二语交际意愿的研究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真正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崭露头角,我国有关二语交际意愿的研究起步较晚,还有很大的空间。本文以二语交际意愿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教师的角度分析了教师支持行为对学生英语课堂交际意愿的作用,根据Wen和Clement的理论模式,教师支持行为包括教师参与度和教师亲近行为,本文试图将教师参与度与教师亲近行为细化为资源、主动权、策略和方法四个方面以探讨教师如何为英语学习者提供支持。本文主要借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查症方式提出促发中学英语课堂交际意愿的策略,即分析学生需求并提供生活化的语料、组织课堂活动以转让课堂主动权、提升教师提问策略和反馈策略以及注重教授学生语言学习方法。本研究旨在抛砖引玉,将中学英语课堂交际意愿促发策略研究置于研究者的视野之中,为提升初中生第二语言交际意愿的研究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Arnold,J.情感与语言学习[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7]MacIntyre, P. D., & Charos, C. Personality,attitudes,and affect as predictors of secondlanguage communication[J].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15,(1):3~26.

[3][8]MacIntyre, P.D., Clément, R., Dornyei, Z., et al. Conceptualizing will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a L2: A situational model of L2 confidence and affiliation[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98,82,(4):545-562.

[4]李 红.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英语课堂交际意愿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7):57~58.

[5]McCroskey, J. C., & Baer, J. E.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The construct and its measurement[P].Paper Presented at the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convention, Denver, CO, 1985.

[6]McCroskey, J. C., & Richmond, V. P.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differing culturalperspectives [J] . Southern Communication Journal,1990,56,(1):72~77.

[9]MacIntyre, P.D., Babin, P.A., &Clement;, R.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antecedents & consequences[J]. Communication Quarterly,1999,47,(2):215~229.

[10]Wen, W.P., &Clement;, R. A Chinese conceptualisation of willingness to communicate in ESL[J]. Language, Culture and Curriculum,2003,16,(1):18~38.

[11]赵 艳.认知语言学下的语言课堂互动教学研究[J].语文建设,2016,5,(14):25~26.

[12]王本華.听读说写中的动态语言训练[J].课程·教材·教法,1993,(8):25~30.

[13]侯 松.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策略比较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1,(2):127~130.

[14]骆北刚.如何在中学英语阅读课堂上提问[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6,(7):18~20.

[15]张海燕.如何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强化学习者的动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10):54~56.

[16]曾文婕,许素美.我国学习理论研究三十年[J].电化教育研究,2012,(10):34~40.

猜你喜欢

二语意愿学习者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An Analysis Study of how social school differs from cognitive school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 from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in English Teaching Classroom
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行为”转化路径及其机理研究
The Role of Native Languag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