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学生心理资本,有效应对校园欺凌

2018-03-23吕晓琴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36期
关键词:心理资本校园欺凌

吕晓琴

〔摘要〕校园欺凌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每个校园中,发生在每一时刻的恶性事件,是影响学生心理安全的负面因素,是校园安全的一大隐患。本文尝试通过两例校园欺凌个案,以被欺凌者为对象,提出通过开发被欺凌者的心理资本,以提高受欺凌者应对校园欺凌的能力。主要包括四个策略:提倡目标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希望感;提倡赏识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价值感;提倡正面教育,引导学生运用正向思维;提倡支持教育,提升学生心理复原力。通过以上心理资本开发策略,一方面,帮助被欺凌者更好地应对校园欺凌;另一方面,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参与到反校园欺凌中,为学生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心理氛围。

〔关键词〕校园欺凌;心理资本;正面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6-0013-04

2018年两会期间,“校园暴力欺凌修法”登上微博热搜,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委员王胜明表示:“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时有发生,有的十分恶劣……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建议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定认真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该建议得到了全国网民的一致好评。校园欺凌事件经常通过媒体以“残忍”“血腥”“悲剧”等关键词进入人们的视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虽然有望针对校园欺凌立法,但其惩戒力度定不如危害程度。因为发生主体多为未成年群体,在法律上严惩不太现实,所以立法只能在宏观上控制校园欺凌的盛行,不能在微观上制止校园欺凌的发生。学校教育者作为校园欺凌事件中的重要管理人,有必要通过教育教学,从根本上制止或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一、问题提出

校园欺凌是在学校管控范围内,发生在力量不均衡的学生之间,以直接或间接的形式对他人进行故意的、持续性侵犯,对受害者造成身体、心理伤害或财产性损失的行为。它是一种普遍存在于每个校园中,发生在每一时刻的恶性事件,是校园安全的一大隐患。新时期的校园欺凌目前呈现出难发觉、难处理、难制止等特点。例如网络欺凌、言语侮辱等增多,女生之间的欺凌发生频繁,校园小团体、小帮派盛行等,这些都大大增加了校园欺凌的治理难度。

我在近年内接待了两名遭受校园欺凌的来访者,通过长期咨询,发现开发学生的心理资本,可通过心灵重建,增强他们应对校园欺凌的能力。有学者认为,欺凌行为的动机不是愤怒,而是蔑视,是一种将别人置于劣势而令自己获得凌驾于别人之上的快感。这说明欺凌行为不是短期促就,而是长期不良环境教育的产物。有研究者认为,对欺凌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制止欺凌行为,这些人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还是会表现出更多的反社会人格和犯罪行为。所以,关注受欺凌者,把他们作为心理资本的开发对象,比教育欺凌者更有效也更容易操作。我建议多关注极欺凌者身上的积极心理品质,帮助他们开发心理资本,强大自己的内心,以杜绝欺凌再次发生在自己身上。

这里所谈的心理资本,指的是路桑斯等人提出的,能引发个体积极组织行为的一切心理因素,包括希望(有努力有方向)、自我效能感(相信自己行)、乐观(积极思维)与韧性(抗挫与坚持)。本研究通过个案分析,将四方面的心理资本通俗化,主要是指希望感、价值感、正向思维、复原力。心理资本与核心素养健康生活中的健全人格、自我管理等基本要点相吻合。而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开发学生的心理资本,关注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能帮助学生形成自信向上、乐观开朗的心态,最终促进学生形成健全人格,从根本上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

二、案例介绍

案例一:Y,女,高一学生。升入高中时,因为膝盖有旧伤,不能长久站立,生活上需要靠他人帮忙,如排队买饭、爬高楼等;不参加升旗、跑操、体育课等正常活动,在班集体中是一个特例。开始,因为大家刚认识,班级同学对她非常热心,同桌帮她买饭长达一个多月。但在学期中期,同学们开始觉得她任性、自私、矫情,不懂得感恩,渐渐疏远她,不仅没人愿意帮她买饭,也没有人愿意和她交流,自此,Y同学被全班边缘化。此时的她遭受的是冷暴力欺凌,已近半年。在本学期初,Y拒绝上学,称害怕班级的这种氛围,压得她喘不过气,被其父母带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

案例二:H,男,高三学生。高二上学期开始,因为和班里一位优秀的男同学关系亲密,一直被同学嘲笑“同性恋”,而他来心理咨询室时,也向老师表明他是一名同性恋者,但并未告诉任何人。作为性取向少数群体,H有着一些女性特征,例如说话语音偏软、热爱皮肤护理、注重身材保养等,因此也一直被同学称为“娘”,他认同自己的“娘”,但并不代表能忍受他人的恶意评价。此时的他遭受着言语欺凌,时间长达一年半。在此期间,H经常来咨询室向心理老师寻求人际交往的方法。

三、开发心理资本,有效应对校园欺凌

基于以上两个案例,本文将从被欺凌者的角度,细谈如何开发学生的希望感、价值感、正向思维、复原力等四项心理资本,以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

(一)提倡目标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希望感

目标教育,即注重学生已有的短期目标或长期目标,帮助TA澄清目标的价值,确定努力的方向,让他们对学习生活有希望感。H在我的引导下,结合兴趣爱好,确定目前想学习唱歌,只有唱歌的时候他才觉得像自己。我用求助者中心疗法鼓励他朝目标努力,于是在高二暑期,他参加了声乐培训,并赴广州参加了某歌手海选,见到了歌星,他觉得有目标的生活很有意义,能让自己开心起来,有努力感,生活充实。暑假结束后开启高三生活,面对同班同学的偶尔嘲讽,他觉得没有之前那么难受,因为他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与之前相比,他对生活的希望感逐渐浓烈。

Y的目標是“站在人生的顶峰,你才能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我指出她的目标非常有指向性,如果能分解为各个小目标,将实现得更快。在多次一起探讨后,她确立了一个小目标,因为高二上学期就要学考,她的物理需要恶补,不然很有可能通不过学考,不能顺利毕业,她觉得会被同学嘲笑。于是,她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多做物理练习,又报名校外辅导班进行补习。这个月里,她的注意力渐渐集中在物理学习上,班里的学生对她的态度有所改善,因为她看起来已不再是“大小姐”模样。

Y说:“我们班里的人现在看不惯我,但我相信只要用成绩来证明自己,就能让他们打脸。”目标感让她的内心有了新的希望,注意力也让她敏感的思绪不再着眼于“被边缘化”的事情上,所以对欺凌的感受也逐渐减弱。欺凌事件中的被欺凌者,都是正常就学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愿景和期待,作为教师,要多关注他们的目标和理想,实施目标教育,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抱有希望。

(二)提倡赏识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价值感

被欺凌者往往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因为他们被群体边缘化,自我价值感低,容易自我否定。Y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招同学们讨厌,自己的台湾腔和做作改不了。H觉得自己是个热心肠,但不懂得人际关系的处理技巧,同伴关系一团糟。这种被边缘化的现状,导致这些个体自卑、自怨自艾、缺乏自信心。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多肯定学生,进行赏识教育。

第一,根据学生特点,给他们设立专门的岗位,发挥他们的价值。如H的班主任鼓励他竞聘学生会的助理岗位。虽然H在本班不受欢迎,但由于他为人慷慨,心地善良,在群体中处于听从的地位,而“娘娘腔”的特点在女生群体容易获得好感,所以这个助理岗位可以让他发挥自身的价值,帮助学生会主管处理一些琐事。

第二,从少数认同者入手,通过他人进行自我肯定。虽然全班都不喜欢Y,无人跟她主动交流,但有一个非常乖的男孩子,很听老师的话,也只有他愿意和Y对话。班主任发现后,安排这位同学跟Y同桌,希望能让Y在人际上不至于绝望,通过这位男同学对她的肯定,让她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Y在咨询室和老师分享时提到,有次她发现这位同桌没有吃早饭,她鼓起勇气问同桌要不要分一半她的早餐,得到同桌的肯定回应后她高兴了一天,因为她觉得原来自己也有机会关心别人,有“帮助到人”的价值。

第三,着眼被欺凌者的微小进步,合理夸大。例如Y在高一下学期初已经不愿意来校,后来在心理老师的鼓励下到校,但第一天仅待了四节课,下午又开始回避,想回家。对Y在班里忍耐四节课这件事,可以合理夸大。从最开始的不敢踏入班级一步,到后来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再到后来待了四节课,共三个小时的时间,这是极大的进步。班主任、心理老师、家长,三方联合肯定她,并给予了高度评价。第二天,Y待了七节课(一整天),我们继续给予极大肯定;第三天,Y在教室待到晚自习结束。

(三)提倡正面教育,引导学生运用正向思维

这里所指的正向思维是积极乐观的思考问题的模式。校园欺凌的特性之一是对被欺凌者造成长期的持续性的伤害,在这一时间段内,足以改变一个人的认知。即原本思考问题多元化的学生,思维会变得单一,在长期被欺凌过程中滋生负向思维,看不到问题的积极面,对一切持消极态度。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正向思考问题,加强正面教育。

第一,提炼消极认知,尝试多角度改变错误认知。大多数被欺凌者较多愁善感,自怨自艾,表现出各种消极认知。H作为同性恋群体,在最开始,他并不认为同性恋是一种错,但在长期被辱骂的过程中,他也经常责问自己,为什么这么多人都不是同性恋,而我偏偏就是,产生了“我是同性恋我有错”的认知,面对同学的嘲讽和质问,他只能默默忍受,崩溃大哭。我帮助他分析了同性恋的形成原因,大多和后天环境有关,同性恋和他本身的性格特点相关性不大,主要与他父母不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相关,通过有利证据来帮助他改变“我是同性恋我有错”这个认知,建立正向认知,即“我虽然是同性恋,但存在即合理,并不是只有我一人属于这个群体”。这样的认知让H开始以积极的视角看问题。

第二,明确积极自我暗示,鼓励学生早晚坚持。积极暗示是锻炼正向思维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虽然方法普通,但如果时机合适,不断重复,暗示适当,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被欺凌者的消极认知往往都是因他人对其长期压迫形成,所以需要自我长期积极暗示才能得以纠正。我鼓励H同学每天照镜子的时候(因为他注重皮肤保养,所以经常照镜子),在心里默念“我是一个热心善良的人,我值得好朋友真诚对待我”,这是针对他的人际现状设计的暗示语。虽然他在班里受言语侮辱,但其他班还有学生会的人,都愿意和他打交道;因为他“善良”,所以会赢得若干朋友,他可以通过这些朋友来肯定自我,建立正向的自我评价。在长期正向的自我激励后,H的人际形象有了很大改善。

(四)提倡支持教育,提升学生心理复原力

本文所指的复原力,是个体在经历挫折或创伤后,仍能回复到良好适应状况的心理发展现象,它是一种个体潜能。被欺凌者在欺凌事件后,往往表现出抑郁、焦虑、恐惧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那些复原力较好的学生,会暂时脱离事件本身,摆脱这些心理问题,而那些复原力差的学生,则演变为抑郁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等心理疾病,最后出现自残、自虐或自杀等危害生命的行为。有研究者提出,学校系统的支持,如同伴支持、成人支持甚至学习上的支持,可帮助学生建立对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这些都是减少校园欺凌的有效方法。所以,学校可结合“支持教育”,通过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学生潜在的心理复原力。

第一,给予情感上的支持。教师作为学生的重要他人,其鼓励和引导比其他人更有效。Y的班主任对她膝盖的旧伤一直很关注。军训期间,每天背她上四楼,也经常嘱咐其他同学照顾她。后来,遭遇班级排斥后,班主任也经常打电话联系家长询问情况。寒假里进行家访的时候,班主任发现Y表面柔弱娇气,但内心不甘落后,所以他鼓励Y在她擅长的语文和英语学科上有所突破。班主任对她成绩的肯定,让Y感到自信又温暖,所以在开学第一次随堂测试中,在她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压抑的环境下,语文考了全班第二。教师对她的情感支持,让她在逆境中有了努力的资本,面对同班同学的不理不睬,她仍能逆流而上。

第二,给予人际上的支持。这里主要是指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往。被欺凌者也有自己的人际交往法则,但他们在遭遇人际挫败时总是怀疑,“我这样做得罪人吗”,“我为什么不能这样做”等。H同学每次来咨询室,都和人际交往失败有关。他崇拜蔡康永,在人际交往中奉行蔡的金句,如“镜子很脏的时候,我们并不会误以为是自己的脸脏;那为什么别人随口说出糟糕的话时,我们要觉得糟糕的是我们自己。”他觉得在人际交往中认清自我是最重要的。在此基础上,我向H介绍了人际交往法则“黄金法则”“白金法则”等,他说以后在建立关系、维持关系、冲突解决等方面,他需要更多的“鸡汤”来帮助自己度过难关。给予被欺凌者以人际关系交往技巧的支持,会让他们在失败的人际现状中找到关键点,从而有效地应对人际欺凌,尽快复原正常的人际关系。

第三,给予规范上的支持。这里指的是学校建立校园欺凌规范体制。2018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张国新称,应加强校园欺凌综合治理,设立两级欺凌治理委员会,一为校级,二为县区级或市级;并建议通过立法把教育惩戒权赋予学校和教师。2016年4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中小学校针对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整治。所以,学校应响应国家的要求,针对校园欺凌制定严格的规范,并设立校园欺凌治理委员会,监督防范校园欺凌。浙江省义乌市第二中学在2017年成立的学生委员会中,纪检部门的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进行整治。通过严格执行学校规范,让受欺凌者有强大的后盾,这样,他们在遭遇欺凌的时候才会有反抗的后备支撑,才能让他们有说“不”的勇气,也才能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我“复原”的力量。

校园欺凌,对于欺凌者,鉴于目前的法制,学校和家长往往只以批评教育的形式解决,无法采取其他法律措施,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欺凌者的性格特征以制止下一次欺凌的發生。受欺凌者往往选择忍气吞声,如果没有明显的身体伤痕,教师和家长几乎难以察觉。即使后期终于察觉,也只能用言语安慰他们,以“以暴制暴”的方式报复或者“以后会变好的”等无力的安慰来暂停这场欺凌,难以在根本上对受欺凌者起到真正的心理疏导和心理重建作用。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校园欺凌的危害,为维护校园安全,建立和谐的校园心理氛围,从开发学生希望感、价值感、正向思维、复原力等心理资本着手,通过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实现立德树人的最终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第二中学,义乌,322000)

编辑/于 洪 终校/肖亦华

猜你喜欢

心理资本校园欺凌
在职支教经历教师之专家引领、心理资本、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提升策略研究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问题探析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专项治理“校园欺凌”
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