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中数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意识养成和创新能力培养

2018-03-23刘霞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解题意识

刘霞

【摘要】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当今社会要求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养之一。从高中数学教育出发,探讨了在数学教学中养成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并针对影响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的要素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然到来,只有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够满足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需要,并且实现人的社会价值。而数学是许多应用科学的基础,可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

一、高中数学中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养成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数学是一门以研究数量、结构、空间等概念的综合性学科。它是现代多项应用科学的基础和必要工具。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指出,当前的高中数学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并进行探索和研究。而这些的基础条件就是要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相较于小学、初中阶段,学生应该能够更加自觉和主动进行数学思维的拓展和创新,并能够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和谐统一,发挥自身的优势去进行实践和探索。数学层面的创新意识就是指学生遇到新的信息问题时,可以结合已经学习的数学知识、方法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找寻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手段,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而创新能力就是实践创新意识的途径。根据中国的国情来看,我国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需要大量的人才投入到建设之中,那么如果学生能够创新意识和能力,并加以发散和运用,不仅能够提升数学学科自身的学习效果,还将为其他学科以及未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二、影响学生创新意识养成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第一,文化理念的影响。中国历来崇尚儒家文化,并数千年以来受“中庸”的影响,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寻求“安全感”,不敢于进行冒险和尝试。并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规范和约束。片面的将读书认为是求取仕途和发展的唯一手段,而忽略了在读书过程中的思维拓展和创新能力培养。

第二,现代教育体制的影响。自新课改推行以来,各个学科都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举措。但是在高考的重压下,学生往往需要在两个学年内完成三个学年的知识,并进入高强度的复习和训练之中,且均以高考为出发点。教师也更加注重使学生掌握记忆和模仿的能力,,少有启发,这使得学生形成了固化的思维,认为数学知识的学习只是为了考试,而忽略了其对自身成长的作用,久而久之,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另外,现代教育中倾向于使用试卷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办法,不能够展现学生的创造性,从而抹杀学生的创造能动性。

第三,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教学中,学生占有主要地位,其主观意识决定了其是否愿意参与到课堂中,并进行创造性的学习。长久以来,学生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思维模式,并受到来自家长和学校的压力,不愿意进行尝试。当缺乏主观能动性时,创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为空谈。

三、高中数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策略

1.对学生进行鼓励,引导其进行发现和探索

创新的基础来自于问题的发现,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够分析并解决问题。以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涵养和基础,并拥有判别能力。但长久以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带上“尊师重道”的“枷锁”,认为老师所讲就是权威的。而不敢去提问,那么教师就应该为学生创造质疑和提问的条件,鼓励学生去发现。当学生提出质疑时,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表扬,并尊重其想法,若所提出的质疑和问题是不正确的,那么就要采取方法引导其进行正确的探究。

2.形成互动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提供平等创新平台

除了对学生进行鼓励外,为学创造互动和谐的课堂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坚定创造意志,引发情感上的共鸣。那么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扭转教学观念,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减少硬性灌输,而将自己置于启发引导者的地位上,不固化学生的思维观念。同时,要求教师采取多种形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意志被尊重。也可以通过课堂小组协作的形式,在团体和个人的思维碰撞中,建立个人的创新意识。

四、高中数学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1.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做好数学课堂导入

对于高中数学课堂而言,教师往往是将数学知识直面的灌输给学生,而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且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很难激起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就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导入是最好的兴趣激发办法,能够使学生全程的学习带着问题参与到其中,也更易引发学生自行进行猜想和探究。以多媒体课件导入来说,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二《空间几何体》的教学十分适用。可以在课件中插入动态的空间几何体,尤其是一些不适用课堂直接展示的物体,如金字塔、世博会场馆等,并进行正面、侧面、俯视等视角的展示。这些几何体或者常见或者被同学所熟知,那么就会使学生形成空间几何体的概念,立体动画会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使学生充满探知的欲望和兴趣。

2.转换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会受教学大纲和课本的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受到限制。那么在进行教学时,首先要从教師开始打破传统的固化思维,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能力。以高中数学的一次函数问题为例。

例:y=(3-k)x-2k+8是一次函数,求k值的取值范围。这是一道十分常见的一次函数问题,学生根据学习已经能够掌握解题的方法。那么此时可以利用高中生所具备的好胜心理,开展小组竞争的方式,让各小组对这一数学问题进行变形,组间相互出题。A组:k为何值时,一次函数y=(3-k)x-2k+8的图像经过一、二、三象限。B组则提出:k为何值,y=(3-k)x-2k+8经过图像原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对过往的知识进行总结,还需要进行思维发散和拓展,并要对自己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验证。

而一题多解,则是对学生解题思路的开拓,不要求学生采取一致的解题方法,对于学生提出的解题思路进行鼓励,让学生学会逆向思维的思维方式。从而寻找更加优化的解题方法。

3.做好课堂延伸,创新评价方法

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有效的引导,那么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建立课堂的拓展,将课上指导延伸至课下。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数学教师可以针对课堂中的重点、难点制作微课视频。微课不限制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路径,而以一种导向性的方式,让学生重新思考问题,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十分有益。除此之外,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试卷评价格局。在设计考试题型中,增加开放性的题型,并跳脱高考的固化模式,以更加生活化的问题设计问题。并且注重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的评价,形成过程考核和终期考核相结合的办法。

五、结束语

高中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对学生的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创造和谐互动的课堂,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质疑和提问,并利用课堂导入、小组合作式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意识,培养其能力。另外,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做好课堂延伸,并完善评价策略,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萍.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12).

[2]陈萍.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12).

[3]白建宾.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J].学周刊,2017,(12).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解题意识
用“同样多”解题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设而不求巧解题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用“同样多”解题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